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调查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山区丘陵、山前平原、低平原和滨海平原)表征村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几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平原地带的庭院面积大于丘陵山区,主要是由于地形及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2.庭院经济收入取决于庭院面积与经营程度;3.村落规模、密度的变化与农田生产力变化一致;4.适当增加村落密度,控制村落规模,有利于缩短耕作半径,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农林办公室为首,有关综合部门参加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作组,确立了协作的宗旨和任务。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分折和战略对策研究,将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分为三个部分:1.市区和市区周围为城市生态系统;2.郊区平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生态系统;3.山区,以林、果生产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开展了重点和试点生态工程建设:1.开展水源涵养林重点工程建设和水流域综合治理;2.营造防风固沙林,开展治沙试验工程;3.开展畜禽粪便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4.扩大农业生态工程试点;5.推广生物防治,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退化的重要指示器之一。基于2000—2010年NPP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叠加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京津冀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并分析其人为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NPP多年均值(以C计)集中在400~700 g·m~(-2)·a~(-1),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及太行山山脉东麓山前平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冀西北草原区、研究区东部沿海地带和冀东平原盐碱地地区。(2)11 a间京津冀植被NPP呈减少趋势的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9.214%,其中,显著和极显著减少区域面积占10.050%,研究区局部区域植被发生明显退化;京津冀区域植被退化总面积为21 545.07km~2,其中,重度退化面积为5 775.66 km~2,中度退化面积为8 168.18 km~2,轻度退化面积为7 601.23 km~2;研究区植被退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一是太行山东麓呈条带状连片区域,二是京津唐都市圈呈环状区域。(3)京津冀区域植被退化格局主要人文驱动因素有3个:一是城市(镇)蔓延式扩张,研究区城市新增建成区面积与重度、中度、轻度退化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 9、0.783 5和0.686 9(P0.05);二是区域交通路网密度影响区域植被退化格局和程度,以重要交通线为核心,从核心到两翼,植被退化程度逐渐降低;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直接影响区域植被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锡林郭勒地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及年代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81-2007年锡林郭勒盟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数据为基础,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图形代数、空间建模、图层叠加等方法,以植被指数的消长规律人手.分析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状况的总体分布状况及年代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状况总体上呈现图斑镶嵌交错、带状递变、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总体来讲.20世纪8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的整体退化趋势一直在延续.荒漠草原区与典型草原区的生态地理界线都发生了明显的东移,21世纪初,相当于草原化荒漠状况的稀覆盖植被区的面积比20世纪80-90年代扩展了4~5倍,尽管低覆盖植被区的面积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东部界线向东推移了1个经度的范围,密覆盖植被区面积极度萎缩,同时向东收缩了一个经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荒漠地区,是指干燥度大于4的地区。它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阿拉善高原和鄂尔多斯台地西缘,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热量资源充足,在水利资源丰沛地段成为古今农业开发的重要基地。但是,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积盐范围和强度大,多风沙,生态平衡十分脆弱,给农业利用带来不少困难。解放后,相继进行了大规模农垦和人为经济活动的干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干旱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没有灌  相似文献   

6.
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变化对盐分环境梯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分是影响干旱区荒漠植物群落动态的决定因素之一。基于2012年5月和10月在艾比湿地调查的植物样方和实验得出的土壤表层盐分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39个土壤表层盐分数据划分为3个盐分梯度0.03%~0.73%(S1)、0.81%~1.73%(S2)和2.40%~3.12%(S3),分析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变化对土壤盐分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距湖15 km和距湖5 km采样点大部分处于第1个盐分梯度,属于轻度盐渍化;鸟岛、博河、鸭子湾、奎屯河、和距湖10 km处均处于第2个盐分梯度,盐渍化程度达到中-重度;湖边采样点,在3个盐分梯度各有分布。(2)3个盐分梯度上的主要植被类型不同:S1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为主,并且出现的植被种类较多(37种);S2以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盐节木(Haloenemum strobilaceum)为主,出现的植被种类相对较少(11种);S3以盐节木(Haloenemum strobilaceum)、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主,出现的植被种类较少(7种),随土壤盐含量的升高,植被种类减少、群落生活型结构有所改变,草本比例减少,灌木和乔木比例有所增加。(3)植物Simpo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在中盐梯度下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0.84、2.28、3.82。(4)Pielow 指数则是随着盐分梯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在低盐梯度下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1.26。(5)多样性指数在S3梯度下整体显著降低,即土壤盐分含量为2.40%~3.12%时对艾比湖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广东红壤坡地的农业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广东红壤坡地的自然条件、土壤性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其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其对策有如下几方面:(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2)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3)改良坡耕地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4)发挥地域优势,注重质量效益,推进坡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光新  杨建锋  刘强 《生态环境》2004,13(2):290-292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退化严重,直接表现为“三化”(即土地盐碱化、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盐碱地面积已增至160.69104 hm2,与50年代相比,盐碱地面积增加52.79104 hm2,平均每年增加1.35104 hm2,年递增率1.3%;建国初期,嫩平原吉林省西部草地面积252.9104 hm2,到了1999年,草地面积仅为122.3104 hm2,年递减率约2.6%,而且草原的质量也在下降。目前,沙地面积68.6104 hm2,土地沙化局面已基本控制。文章系统分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和驱动机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鲁北滨海盐土草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渤海湾和莱州湾沿岸的无棣、沾化、垦利、广饶、寿光等县以及东营市河口区境内,面积约250万田。 山东省是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的省份,平原地区大部分土地都已垦为农田,滨海盐土草场是最大的未被开垦的连片荒地,过去没有大规模的畜牧业活动。为了迅速发展畜牧业,加快改变城乡和油田区居民的食物构成,近来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新闻     
《产业与环境》2000,22(1):38-40
国家简介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地区的中心 .波罗的海以 5 0 0多公里海岸线形成其西部边界 .拉脱维亚北与爱沙尼亚接壤 ,东邻俄罗斯和白俄罗斯 ,南邻立陶宛 .土地总体上是低洼的 ,有丰富的森林、沼泽和地表水 .森林覆盖土地总面积的 44 .6% ,而农业用途占 3 9% .近几十年来 ,农业土地利用一直在稳步减少 .1 960年以来 ,已有 1 0 0多万公顷耕地回复成森林 .这个土地面积中只有1 .4%是 1 996年增加的 .人口——1 997年约 2 5 0万——是高度城市化的 ,3 5 %以上集中在里加大都市区 .拉脱维亚于 1 91 8年首次获得独立 ,但 1 940年被苏联…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特征,对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2005、2010、2020年分别为1 610.43亿、2 357.86亿、4 328.89亿元.贵州省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单价顺序为湿地>水体>森林>草地>农田>荒漠,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是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149.31倍.2005~2020年贵州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以森林生态系统占绝对优势,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顺序为森林>农田>草地>水体>荒漠>湿地,各类型生态系统面积大小顺序为森林>农田>荒漠>草地>水体>湿地.2005、2010、2020年贵州省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9 142、13 385、24 573元/hm2.根据至2020年的土地利用规划,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学基本原理出发,对河西走廓灌丛植被以群落建群种为基础进行了分类研究,将灌丛植被划分为8个类型,分别对灌丛群落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意义以及各类灌丛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灌丛植被在改善河西走廓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干旱荒漠系统的防风固沙、建立荒漠草场以及防治荒漠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就河西走廓荒漠系统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灌丛植被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生态学基本原理出发 ,对河西走廊灌丛植被以群落建群种为基础进行了分类研究 ,将灌丛植被划分为 8个类型 ,分别对灌丛群落的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意义以及各类灌丛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对灌丛植被在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干旱荒漠系统的防风固沙、建立荒漠草场以及防治荒漠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就河西走廊荒漠系统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过程中荒漠河岸林活力恢复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5年来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的监测数据,分析了生态输水后植物活力的恢复状况.结果显示:应急生态输水增加了塔里木河下游的生物多样性,使原本面临死亡的荒漠河岸植被重新复活,而且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胡杨群落的自然更新;在近河道50 m的范围内均出现了少量的胡杨、柽柳实生苗,并且在离河道150 m的范围内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胡杨次生苗,在离河道400 m范围内大约有25%的胡杨均有不同程度的基部新枝萌蘖.通过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的逐步抬升,河道两岸的低阶地发育着一定面积的草甸植被,形成了由胡杨、柽柳和草本植物所组成的干旱区非地带性河岸稀疏植被群落,说明应急生态输水对于胡杨为建群种的荒漠河岸林植被的恢复和自然更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土地退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善忠  王涛  封建民 《生态环境》2003,12(4):427-430
黑河流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区。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的土地退化,已成为黑河流域一个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是该流域最典型和最严重的土地退化形式。对该流域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特点、退化面积等方面还没有较为详细的研究,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2000年),在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初步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退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土地退化主要有5种类型,即:水土流失、干旱化、植被退化、盐渍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面积达29971.91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23.06%;其中,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的南部山区,面积为5747.68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19.18%,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而导致的干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山前部分冲、洪积平原的河流沿岸附近,其面积为1369.96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4.57%;盐渍化土地是该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面积为10591.82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35.34%,分布在流域的低地、冲积扇的边缘等位置,主要是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造成的;沙化土地,包括流动沙丘(地),是研究区土地退化面积最大的类型,为10771.97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35.94%,这其中也包括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和现代形成的大部分沙地;植被退化土地面积为1490.48km^2,只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4.97%。通过分析可知,黑河流域土地退化严重,特别是在下游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对该流域内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该地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哀牢山西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与物种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云南哀牢山西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生态特征,结果如下: 1)物种多样性在低山季风常阔叶林中最高; 2)乔木径级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最大,而乔木密度则在山顶苔藓矮林最大; 3)当取样面积达1 500m2后,各植被类型物种增加速度变得缓和. 图 4表 3参 32  相似文献   

17.
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及其生态调控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入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 status response,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时间序列预测、模糊综合评判、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流域2010、2015、2020年的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与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沱江流域各区段在2010、2015、2020年3个时段内,整体上呈现全流域生态安全跃升的趋势,生态安全状态逐步好转;(2)纵观2010-2020年期间流域内各区段的生态安全变化,上游区段的生态安全状态明显好于中下游区段,其次为中游区段,下游区段的生态安全状态最为令人担忧.因此,沱江下游是流域内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3)沱江流域2010-2020年生态安全预警分为3类:安全区域、持续危险区域和退化区域.安全区域包括沱江上、中、下游的21个市县区;持续危险区域涵盖了中、下游的8个县区;退化区域为中游的2个县;(4)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的主要预警因子可以归纳为植被覆盖与农业灾害因子、人口素质因子、土地承载力因子、景观格局因子、面源污染因子、水土流失因子6大类.针对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因子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生态调控对策:(1)积极修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2)增强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4)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承载力;(5)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景观多样性;(6)提倡生物防治,控制面源污染;(7)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研究矿区土地退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1990—2010年内蒙古乌海矿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多个经济社会以及空间距离因子,利用Logistic模型对研究区域1990—2000和2000—2010年2个不同时间段土地退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乌海矿区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集中表现在草地大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和荒漠面积大幅度增加;荒漠和建设用地增长最快,主要源于草地和耕地的转化,土地退化主要表现在沙地等荒漠面积的增长;对土地退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土地退化在第1阶段(1990—2000年)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到最近采矿点距离、到最近乡镇距离和坡度Ⅱ(5~15°);第2阶段(2000—2010年)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到最近水域距离、高程和到最近道路距离。  相似文献   

19.
以干旱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为目的,对新疆和田地区土地荒漠化时空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和田地区MODIS13Q1-NDVI遥感数据,以植被覆盖度作为荒漠化评价指标,对和田地区2000—2018年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减少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0.38%,其中极显著减少区域面积占0.10%,显著减少区域面积占0.28%;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的区域面积占12.88%,其中极显著增长区域面积仅占1.10%,显著增长区域面积占11.78%。(2)2006—2012年重度荒漠化区面积呈减少趋势,2012—2018年呈增加趋势,总体以年均0.59%的速率递增;中度荒漠化区面积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以1.43%的速率减少,而轻度和非荒漠化区面积一直保持增加趋势,年均增速分别为2.19%和3.70%。(3)由面积转移矩阵可知,近20 a来,研究区土地类型未发生变化的面积为19.841×10~4 km~2,非荒漠化区转移面积最少,中度荒漠化区转移面积相对较多。由于气温、降水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近20 a来和田地区重度荒漠化区面积略有增长,轻度和非荒漠化区面积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种植业需水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面积定额法估算泾河流域31个县的农作物需水量,从农作物需水结构着手,探讨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作物需水量总计740 543.20万m3,农作物需水占总需水量的比例较高,为41.58%。粮食作物需水定额较经济作物高;就具体作物而言,菜、瓜类、水稻、棉花等需水定额较高,向日葵、薯类、胡麻等较低。各县(区)单位面积需水量差异较大,平均值为4 583 m3.hm-2;泾阳县最高,为5 682 m3.hm-2,定边县最低,为4 022 m3.hm-2。由于事先设定大多数作物的需水定额不随县(区)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需水量与作物结构密切相关。农业用水浪费严重,使泾河流域农作物实际用水量远高于需水量的理论计算值。为此,提出合理利用泾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的4项对策:调整种植业结构;多角度实施农业节水;完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定量方法;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林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