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开展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与其结构信息间的内在定量关系(M-QSPR)研究。以332个不同组成和配比的二元互溶可燃混合液体闪点试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体系中各纯组分的结构信息,计算相应的混合物描述符(SiRMS,Simplex Representation of Molecular Structure),应用遗传-多元线性回归(GA-MLR)算法从中优化筛选出一组与该体系闪点最密切相关的原子碎片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理论预测模型,并将其与文献已有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LR和SVM对测试集样本的平均绝对误差(AAE)分别为4.142 K、1.551 K,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4.911 K、2.220 K,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962。研究表明,影响二元混合液体闪点的主要SiRMS结构因素是■和■,并且随体系中■、■、■四原子碎片增多,闪点升高;随体系中■、■、■四原子碎片增多,闪点降低。同时,与内部交互作用和分子间非加和作用相比,分子间的可加和作用对该体系闪点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原子的局部电荷相比,原子类型对该体系闪点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煤矿环境对矿工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文献研究法,建立了3个维度个体因素与7个维度环境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编制了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构建了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拟合数据,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中环境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个体行为态度受安全氛围、物理因素正向影响效果较大,受生活事件、工作性质负向影响效果较大;主观规范受教育培训、安全氛围正向影响效果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受安全氛围、教育培训及安全监管正向影响效果较大.3类个体因素共同作用于矿工意向,从而影响其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核电厂操纵员的行为影响因素(PIFs)以及它们间的关联关系,通过文献分析,从组织视角建立比较全面具体的PIFs分类体系。统计分析核电厂大量人因事件,识别影响操纵员人因失误的重要因素。基于人因事件样本数据,对PIFs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PIFs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影响核电厂操纵员的主要因素为个体因素中的心理状态、素质和能力,情境环境因素中的规程、培训和组织管理等因素;个体因素受各种情境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个体因素与各种情境环境因素的影响关系不同,如心理状态主要受人的素质和能力、技术系统等影响,而人的生理状态主要受工作环境、班组因素和组织结构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石墨电极的安全性能,采用浸渍法讨论不同活性组分负载的石墨样品在750 ℃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及影响机制。通过一系列单一活性组分筛选实验和复合活性组分筛选实验讨论活性组分对单位面积质量损失的影响,验证组分优选的可靠性;通过浓度变量实验,得到复合组分浸渍液的优化配比。根据石墨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分变化,提出活性组分抗氧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组分与石墨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络合物层能够有效延长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地铁疏散中乘客帮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武汉市地铁站乘客疏散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从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安全认知、疏散环境和恐慌心理5个维度出发,构建地铁乘客疏散帮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安全认知对帮助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其中安全认知对乘客是否提供帮助行为的影响最大;恐慌心理、疏散环境对帮助行为具有直接负向影响,其中恐慌心理影响较大;安全认知还通过中介变量普通乘客特征、特殊群体特征、疏散环境和恐慌心理对帮助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船员不安全行为对船舶事故的影响程度,选取环境、身心状况等作为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关系,运用结构方程(SEM)构建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效应值.结果 表明:环境因素中工作氛围、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但工作氛围产生的效应更明显;身心状态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两个因素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效应接近;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通过影响船员的身心状态间接影响船员的不安全行为.船员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对于船员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对增进船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预测煤层气中多组分气体的吸附性能,将空位溶液与Dubinbin-Astakhov(DA)理论相结合,提出1种适用于煤层气吸附系统的多组分混合吸附模型。在模型中,吸附体系被视为气体与假设的“空位溶质”的多元混合物,吸附体系视为气相和吸附相空位溶质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根据单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采用D-A方程计算分析了生成二元(吸附质+空位)混合物中纯组分气体的活度系数,并优化吸附参数;模型能够根据在单一温度下收集的纯组分吸附数据预测不同温度下的多组分气体吸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在10%以内,充分说明模型是切实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探究航空公司从业人员安全诚信影响机制,基于案例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运用实证方法找出影响这类人员安全诚信的因素和构成因子,并分析其内在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该群体的不安全诚信行为主要受规章制度及程序文件、安全诚信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安全保障能力等4方面的影响;规章制度及程序文件的完善与落实对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建设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对安全保障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对安全诚信文化和安全保障能力起中介作用,安全诚信文化对安全保障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规章制度及程序文件属于根源层影响因素,安全管理体系及奖惩机制、安全诚信文化属于中间层影响因素,安全保障能力属于表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要搞好内燃机废气净化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废气中有害组分的产生和对其有影响的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减少污染。废气是燃料在内燃机中燃烧的产物,影响其组分的主要因素有:燃料性质;空气供给量;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燃烧室结构;燃烧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燃烧方式,运转工况;机器质量及维修保养等。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模式,从个体、管理、组织、工作本身等层面建立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建立3级多层递阶ISM。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结构模型中各因素指标的影响力排序,建立指标综合权重体系。结果表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集中于个体因素和组织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个人传记特征和工作本身因素。深层根本影响因素全部集中于管理因素。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教育培训、个体心理状况、个体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制度是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以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增强安全培训多样性、强化管理者的行为等措施,预防和控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水质标准中14种限制物质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牛活饮用水中低剂量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用淡水发光细菌肯海弧菌067检测了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制检出的14种物质配制的混合液在不同 pH值时的毒性及其不同稀释度对发光细菌发光抑制的动力学曲线.同时,为了探寻多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对发光细菌作用的机制,分别测定了14种物质中的氯化铜、氯化锌和重铬酸钾对发光细菌的单一毒性的EC50,以及等浓度配比和等毒性配比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二次2因了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研究了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4种限制检出物质的混合液对发光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重金属化合物的等浓度比和等毒性比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一致,氯化铜与重铬酸钾呈拈抗作用,氯化铜与氯化锌、氯化锌与重铬酸钾均为协同作用;而采用统计学方法在本文条件下可得出:3种二元混合物的毒性效应,其相瓦影响因它们浓度而异.研究表明14种限制检出物质,尽管它们的浓度均符合国标有关限制浓度值,但他们共存时的联合毒性十分显著,可能对生物和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低能见度下影响驾驶人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因素,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自编低能见度环境中危险驾驶行为问卷和驾驶能力问卷,用其对314名驾驶人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方法,研究低能见度环境中危险驾驶行为与驾驶能力描述性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能见度环境中,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可分为错误行为和失误行为;性别与错误行为显著相关,且对错误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危险感知能力,其次是低能见度事故,驾龄影响最弱;错误行为正向影响失误行为,且危险感知能力对失误行为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燃温度(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AIT)是防火防爆安全设计的关键临界参数之一。为解决目前多数采用试验方法测量混合物AIT费时费力且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运用定量结构-性质关系方法,使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技术建立二元混合液体AIT预测模型。以二元混合液体的分子描述符为输入、试验测得的AIT为输出,经多种方法对模型的拟合性、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评价验证。结果表明,BPNN模型和1DCNN模型均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780℃和9.603℃,拟合度与5折交叉验证拟合度差值分别为0.058和0.040,表明BPNN模型有更好的拟合能力,1DCNN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安全结构理论体系中缺少对系统外部扰动演化规律研究的问题,基于工程学外部扰动理论与安全结构理论,研究系统外部扰动对安全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化的作用规律。给出活动环境系统与外部因素的定义,参考星形拓扑网络建立外部因素拓扑结构;通过分析外部因素状态随时间的演化形式,阐明活动因素状态受外部扰动的响应机制,揭示系统外部扰动对安全事件演化的影响及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扰动导致系统内活动因素状态的动态响应是安全事件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外部因素状态随时间变化呈3类波动形式,活动因素状态的扰动响应变化规律受外部因素临界状态、极限斜率等特殊阈值的限制。通过控制活动环境系统外部因素的状态维持在阈值范围内来实现调控目的,可避免外部扰动对活动环境系统安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煤矿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个体不安全行为包含心理、生理、技能3个影响因素,涵盖记忆、思维、情绪、意志、性格、气质、能力、态度、知识、专业操作技能10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运用统计分析方法(AMOS17.0)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态度、情绪、意志、能力、专业操作技能容易受组织安全行为的影响,而性格、气质等因素由于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受组织安全行为影响相对较小。深入研究煤矿组织安全行为对个体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煤矿从组织安全行为入手有针对性的制定行为干预方案并控制个体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形成安全、可靠、便捷的活性化合物热稳定性预测方法,快速获取活性化合物热稳定性参数,采用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方法,针对38种有机过氧化物和104种硝基化合物的起始放热温度和分解热,结合遗传函数算法(GFA)和“断点原则”筛选出的分子描述符,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活性化合物的热稳定性GA-BP预测模型,验证分析模型的性能和应用域。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GA-BP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能力、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优于线性模型,说明活性化合物热稳定性与分子结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同时,得出影响活性化合物热稳定性参数的主要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碳纳米管(CNTs)对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考察了CNTs投加量、p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进行了氨氮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并利用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值为7~9,CNTs用量为7 mg,吸附时间为50 min时,CNTs对50 mg/L的氨氮模拟废水吸附效果达到最好。且吸附数值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Bangham吸附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意识是居民环境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居民环境行为常表现出“知易行难”特征。本文采用陕西省调查样本,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环境意识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并使用调节效应检验居民环境行为“知易行难”的产生机理。结果显示,居民环境行为确实表现出“高意识—低行为”的“知易行难”特征,除环境意识外,主观环境知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也显著影响居民环境行为;部分人口统计特征对环境意识和居民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高水雾综合除尘性能,基于水雾捕尘过程及抑尘作用机理,从复合抑尘剂润湿、吸湿、黏结作用组分出发,讨论不同性质粉尘与抑尘剂各组分间匹配协同关系,进而研究复合型水雾抑尘剂优选方法。结果表明:湿润组分优选疏水端含有碳碳双键、醚基或链间存在氢键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疏水基链长、不饱和度和支链数等方法,使湿润组分亲水、亲油性与粉尘相匹配。吸湿组分优选体心立方晶胞结构、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无机盐或混合配方无机盐,或者含极性强、能形成氢键的基团且空间结构复杂的有机吸湿剂。黏结组分优选溶液黏度高、交联网状、结构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上述组分优选的基础上,通过抑尘剂复配性能实验合理确定各组分的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20.
人的行为与心理状态、作业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事故的发生大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人的行为造成的。探讨人的心理状态和作业环境与人的行为的关系对于做好安全工作十分重要。生产是靠人的行为动作来完成的,一旦人的心理状态失常,必然导致人的感觉、知觉和中枢神经的活动能力衰减,使人的行为动作发生失误而造成事故发生。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较为复杂,既受人本身内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