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人工湿地处理矿山炸药污水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200m2的中试性人工湿地上进行了处理铁矿炸药车间排放的含氮污水试验。试验分A、B两区各100m2.A区种植芦苇.B区种植木本植物。种植后第二年进行污水处理。对主要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SSA区为22.4%~69.6%,B区为8.0%~74.3%;CODA区为28%~70.3%,B区为42.0%~85.7%;NH3-NA区为13.7%~99.2%,B区为15.5%~98.4%;总氮A、B两区均为40.1%~67.5%;总磷A区为51.8%~96.2%,B区为57.4%~85.3%.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氯化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苯萃取废水中的氯化苄,经毛细管柱GC/FID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本法具有快速、灵敏和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等优点。氯化苄平均浓度为2.29~10.79 m g/L时,其相对偏差在2.1% ~3.8% 之间,CV在4.1% ~6.4% 之间,标准差在0.03~0.2 m g 之间,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低PH和铝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或联合毒性效应,进一步研究钙缓解作用机理,用放射性核力’Ca作为示踪剂,研究在低pH值及加铝条件下,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对钙离子的吸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长在pH为7.10时,45Ca在泥鳅体内各器官的96h放射性比度为:皮肤39532Cpm/g,骨骼38116Cpm/g,鳃25495cpm/g,肌肉1651cpm/s;低pH(4.70)条件下,泥鳅体内45Ca含量较正常条件下(对照组PH7.0)下降百分比为:皮肤81.07%,骨骼84.41%,鳃80.11%,肌肉5.88%;在低PH值并加铝时,泥鳅体内备器官45C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百分比分别为:皮肤89.87%.骨骼88.83%,鳃86.17%,肌肉26.47%.并讨论了酸雨危害对鱼体钙代谢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直接采用奥里乳化油做标准油,用正己烷萃取紫外分光光宝法测定奥里乳化油压载水中油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110μg/L,回收率在88.4%~104.0%之间,变异系数为3.6%~5.3%。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观察了自然日光照射下对水中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茵(MM3)和宿主菌(C600)及野生株(8099)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暴露180min,日光累积总辐射5.86MJ/m2,MM3和C600及8099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8.33%,39.27%和40.05%。在散射条件下,暴露180nim.日光累积辐射2.008MJ/m2,MM3的平均存活率为61.67%,C600为93.84%,8099为94.98%。黑暗条件下,暴露24h,MM3和C600及8099的平均存活率依次为70.11%,97.54%和89.77%。日光总辐射对三种细菌的灭活作用最强,散射次之,黑暗条件下存活最好。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大气小颗粒物的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在北京市5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小颗粒物样品和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小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半春结果应用于化学质量平衡法解析污染源,主要结果,秋季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尘土为15.9%,燃煤为28.3%,燃油为54.1%,钢铁工业为1.56%:冬季科污染的贡献率:尘土为19.2%,燃煤为37.7%〈燃油为42.6%,钢铁工业为0.3%。  相似文献   

7.
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稠油采出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人工潜流湿地由3个面积各为900m^2的芦苇床组成,平均布水量分布为6m^3/d、18m^3/d和30m^3/d,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为:COD401.08mg/L,BOD531.88mg/L,矿物汨油24.67mg/L,TN11.67mg/L,经潜流湿地处理后上述污染物分别减少了COD67.25%-80.77%,BOD580.02%-89.05%,石油类78.00%-88.45%,TN75.32%-82.43%,经检测,试验期间潜流湿地的渗透率为0.52m/d,在这种条件下潜流湿地的耐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北京市12个超市100位消费者的现场问卷调查,本文揭示了消费者中有64.9%的人对转基因生物和产品不太了解或不了解,非常了解的仅有2.3%。在标识方面,有45.3%的受访者不知道我国已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另有42.6%的受访者虽然知道有标识,但不能够辨别市场转基因产品的现有标识,共有96.9%的受访者要求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实行标识,其中有48.1%的消费者要求标识醒目。在消费倾向方面,有69%的受访者信任传统食品;仅有5.20%的受访者信任转基因食品;而25.8%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另有80.5%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应该“适当发展”转基因技术,并在“发展技术的同时,慎重商业化生产”,而认为应该“积极发展”和“不作重点发展”的观点分别为10.9%和8.6%。  相似文献   

9.
用铬酸钡光度法测定降水中硫酸盐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其最低检出限度为0.5mg/L,变异系数在0.98% ̄3.8%,加标回收率在95.1% ̄1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抑制汽车运输路面的扬尘,选择低浓度渣油-水乳化液作为抑尘剂,通过在实验室大量的试验,掌握了一组渣油乳化的最佳配方及其制备工艺,即渣油3%-6%,乳化剂约0.5%,水93.5%-96.5%,制备温度>70℃.经过室内和现场大规模试验表明,当路面喷洒量达到2.2kg/m2时,其有效抑生时间达到10d以上,并且在一定程度起到养路的作用,长期使用可取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含油污泥超声处理脱油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槽式超声清洗器辐照含油污泥,辅以气浮浮选,以脱除污油.用w(油)为0.130g/g的含油污泥,对比经28 kHz超声底部向上辐照和未经超声辐照的含油污泥气浮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40 ℃水浴下,28 kHz超声辐照脱油后,污泥w(油)达到最小,为0.055 g/g,比未经超声辐照对照组的w(油)(为0.124 g/g)下降约55.6%;28 kHz超声底部辐照方式脱油效果优于40 kHz超声侧面辐照;当28和40 kHz超声辐照的声压辐值分别为0.085和0.120 MPa时,脱油后污泥w(油)最小;添加硅酸钠则降低含油污泥的超声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英  陈东  闫哲  王玉华  王路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1):1278-1284
为节约淡水资源、拓展海水的直接利用途径,采用热化学水洗处理技术开展了基于海水洗涤的罐底油泥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干化罐底油泥(水含量为9.8%、油含量为25.6%、固含量为64.6%,均以w计)不宜直接进行热化学洗涤,需采用轻油(120#溶剂油)进行萃取预处理,萃取后残油量(干基,以w计)为18.8%. 适宜的洗涤液为海水溶液,其ρ(TX-10)(TX-10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10 g/L. 液固质量比为5、洗涤温度为60 ℃、搅拌速率为180 r/min、搅拌时间为30~40 min是洗涤萃取残泥的适宜条件,该条件下萃取后的残油量为2.80%. 二级海水洗涤可使残油量降至0.23%,满足GB 4284—19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在洗涤废水再利用试验中,为维持洗涤废水的脱油能力,可在每L洗涤废水中补加1 g TX-10. 研究显示,溶剂萃取-海水洗涤工艺可有效处理干化罐底油泥.   相似文献   

13.
高效复合混凝剂净化含油废水技术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混凝剂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对破乳、混凝沉降、粗粒化等单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及破乳剂是净化含油废水的技术关键,工艺采用的混凝剂为NTCF及破乳剂CW01,试验可将CODCr 从932 mg/L降至125.4 mg/L,最佳可降至77.88 mg/L,排水口含油量降至8.7 mg/L,透光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4.
用CAF涡凹气浮设备处理含油污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AF涡凹气浮设备进行含油污水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油、CODCr平均浓度分别为40.7mg/L、883.8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05%,32.62%,出水可满足后续生化处理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强化处理与堆制强化处理含油污泥对比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索含油污泥的高效处理方法,对含油量为12.68%的污泥进行微生物菌剂强化处理和堆制强化处理现场试验.在第1、15、30d分别向微生物强化处理单元投加微生物菌剂和营养液;同时向堆制强化单元投加10kg畜禽粪便来提供共降解物质,强化堆制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微生物强化处理单元含油量持续下降,56d后下降至6.42%,去除率达到47%;强化堆制单元处理效果较好,56d后含油量下降至6.98%,去除率达到31%;对照单元含油量则变化很小,56d后含油量为10.15%.对照单元的pH基本保持不变,最高为8.28,最低为7.93,微生物强化处理单元pH最低达到7.33,一般稳定在7.8左右,菌剂的添加对pH影响明显.堆制强化处理单元温度随着农家肥的添加而剧烈升高,最高达到54℃.试验进行过程中监测了样品中微生物总数的变化情况.通过气谱-质谱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2种方法处理后,含油污泥中石油成分的差异,对碳原子数小于21的烃类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固化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对中原油田文一污的含油污泥进行了固化处理,测定了固化后产物的抗压强度和浸出液的COD、含油量及有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当固化块中水泥与污泥的质量比为2.0∶1.0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6MPa,当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后,固化块的强度可以达到20MPa以上。当水泥与污泥的重量比大于1.0,在50℃、12h后,其浸出液的COD均低于150mg/L。水泥/污泥比值在1.0∶1.0~1.8∶1.0范围内,在25℃、120h后,所做固化块浸出液的污油浓度低于5mg/L,毒性化合物含量符合GB5085.3-199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油田含油污泥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油污泥一般含油15%-50%,且泥中污油老化严重。而且油泥中原油、泥砂组份比例变化较大,从而影响油泥处理工艺的效果。本研究通过油泥成分分析研究了大庆油田采油八厂含油污泥的特性,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降解油田含油污泥中烃类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增德  张建  祝威  孔瑛 《环境科技》2005,18(4):9-11
微生物法治理油污土壤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其原理是微生物利用油烃作为碳源合成自身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从而使油烃含量减少。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从油污土壤中分离纯化出4株能降解石油烃类的微生物CH1、CH2、CH3和CH4。经鉴定菌株CH3为假单胞菌属,通过生理特性实验,确定了其生长的最适pH值为7.5,油泥中石油烃类的降解率达85%。按照文中微生物处理舍油污泥的现场施工方案,可使处理后舍油污泥中烃类含量〈1500mg/kg(符合国标GB4284—1984要求)。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预处理-生物降解复合工艺处理含油污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誉霖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8):108-110,113
以超声辐照和生物降解复合工艺处理油田含油污泥,辐照30 min后,连续曝气4 h的污泥中COD去除率比未经辐照的污泥COD去除率增幅85.7%,除油率增幅为66.7%;超声辐照强度对含油污泥处理效果影响较大,输出电压从50 V增至250 V时,COD去除率从10%增至70%,除油率则先增加后降低,在200 V左右时除油率最高达60%。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排放特点,分析了现有工艺单元和处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对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选型、维护和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