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对建立符合国情的光污染防治体系提出相关建议。首先阐述了光污染的概况;然后对国内外光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最后提出具体的立法构想。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光污染防治工作才刚起步,关于光污染防治的环境立法还是空白,对光污染防治的系统性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以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采用符合国情的立法模式,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光污染防治单行法《光污染防治法》,制定光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建立光污染防治体系,全面防治光污染。  相似文献   

2.
李洁琼 《环境保护》2023,(14):50-53
光污染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在法治保障层面,宪法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总体方针,相关法律对光辐射的防治提出了要求,但其并未对光污染的防治措施作出具体规定。在实践中,光污染防治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在此情况下,各地根据立法权限并结合实际,作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回应实践需求。其中,有的地方在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中作出规定,有的地方则选择其他的立法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并无优劣之分。但由于规范内容大多为原则性规定、法律责任不甚明晰等,光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系统性、有效性等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为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并推进相关的立法工作。首先,在实质层面,需要继续提升光污染防治制度的有效性;其次,在形式层面,可考虑适时将散落在其他立法中的相关制度纳入环境保护综合立法;最后,部分地区可结合实际,尝试开展光污染专项立法研究,为推动体系化立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广州市“亮光工程”带来的光污染问题,针对人工白昼这一类光污染,在越秀区内的商业区、城市道路、公共空间、居住区4种类型环境各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照度测量,文章对照国内外标准并结合现场环境,对越秀区的光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就光污染防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众多的光污染事件也随之产生。由于目前对光污染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使得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研究光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更具体的了解目前中国城镇的光污染状况,选择了苏南地区较典型的城镇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文章对昆山市巴城镇的室外光环境状况和人们的光环境意识进行了实地的测量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巴城镇的光污染状况并不十分严重,然而人们的光环境意识急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深圳市地区特点。首先,划分光环境功能区,针对每个光环境功能区,再分成子区域,并提出区域光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模式;然后,根据光环境的区域划分,结合具体区域功能,对不同光污染源进行划分和规范。提出光污染防护标准制定模式。通过区域光环境质量标准和光污染防护标准的制定,建立相应光环境监管模式,以达到防治光污染,保护和改善光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平衡,保证光的有效利用,构建一个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环境。  相似文献   

6.
热点话题     
《环境》2022,(9):60-61
近年来,城市光污染问题逐渐显现。从8月1日起,新修改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新增了防治光污染的内容,成为我国首部纳入光污染治理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7.
光污染是指环境中光照射过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亮化工程的建设,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从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交通电子监控闪光的负面影响、城市玻璃幕墙的污染隐患以及光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防治城市光污染,逐步解决"城市生态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光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了光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危害,探讨了克服光污染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了光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光污染的定义及分类,从对人、生态环境、交通安全和天文观测及能源利用4个方面分析了光污染的危害,最后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污染作为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由于光污染产生的民事纠纷和环保投诉也越来越多见诸报道,然而光污染控制的管理政策与具体措施还尚欠缺.这篇文章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和控制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光污染控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光污染控制管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乌兰浩特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文章阐述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国内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结合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调查分析,以乌兰浩特市2008、2009、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详细研究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归纳总结特征及其变化,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和评价了大气污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2009年比2008年明显好转,但PM10仍有超标现象;通过特征分析可知大气污染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季节变化相对明显,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在春冬季分别是夏秋季的0.5倍到1.5倍: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乌兰浩特地区的大气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炭燃烧后的污染物是乌兰浩特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同时地理环境对乌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山风产生的局地环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遇到静风、逆温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时,就会加重环境空气污染,导致污染物农度大幅度升高.造成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原因较复杂,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了主要原因是工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冬季取暖燃煤、汽车尾气、特殊地形气候、相关政策法规不太健全及环保宣传监督工作做不到住.并针对乌兰浩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措施.总之,该研究找到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问题,为乌兰浩特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乌兰浩特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文章阐述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国内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结合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调查分析。以鸟兰浩特市2008、2009、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详细研究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归纳总结特征及其变化,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和评价了大气污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2009年比2008年明显好转,但PM10仍有超标现象;通过特征分析可知大气污染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季节变化相对明显,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在春冬季分别是夏秋季的0.5倍到1.5倍;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乌兰浩特地区的大气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炭燃烧后的污染物是鸟兰浩特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同时地理环境对鸟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山风产生的局地环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遇到静风、逆温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时,就会加重环境空气污染,导致污染物浓度大幅度升高。造成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原因较复杂,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了主要原因是工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冬季取暖燃煤、汽车尾气、特殊地形气候、相关政策法规不太健全及环保宣传监督工作做不到住。并针对鸟兰浩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措施。总之,该研究找到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问题,为乌兰浩特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新世纪,开始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室内环境污染与安全问题.文章从环境安全的概念以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现在正被中国政府、社会和人们陪受关注的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并从室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固本废物污染、房屋设计、选址等多方面多角度综述了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述国内外光污染防控标准,然后对深圳市典型公众活动区域开展夜间光照度监测,初步探明夜间光污染状况并提出利用经济特区立法,将光环境纳入环境保护范畴,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保护夜间光环境的建议。结果表明,开展监测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光污染,其中,商业区照度为10.4—591.41x,最大值达CIE150标准E4区域251x的限值20倍以上,照度均匀度为0.12~0.18;休闲广场照度为4.9~91.51x,最大照度均超过《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中25lX上限值,照度均匀度为0.22~0.39;住商混合区照度为8.5~46.91x,最大照度均超过CIE150标准E3区域101x限值;住宅区照度为1.0~23.61x,57%小区外侧住宅窗表面照度超过CIE150标准E3区域101x限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办公和居室的环境也越来越崇尚舒适化和高档化。但优越的居室环境在给人带来了舒适的生活、娱乐条件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因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居室环境中的污染物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如何预防和降低居室空气的污染,对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口原油不断增加,船舶石油运输污染事故的频繁发生给我国沿海水域生态环境及国家、人民财产和人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分析影响中国海上石油运输污染防治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石油运输防污染管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节能减排,成为评价经济发展、考验环境自净能力的约束性指标和必然的政策选择。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表明,可转让的环境容量使用权有利于外部性内部化。节能减排立法的重点是权利安排,本文借鉴环境容量使用权理论,并结合国内外环境容量使用权的交易机制以及节能减排的国际行动等实践经验,提出水、土、气等基本要素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设想,旨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政策选择,为今后的法律行动提供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期,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导致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资源、林业资源等环境资源也遭受重创,威胁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新城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是保障新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和保护居民健康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新城镇建设中环境污染事故实证分析,提出了新城镇建设中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以及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