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村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针对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至关重要。针对中国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浓度高的特征,介绍了适宜于中国农村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生物滤池技术、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生物转盘技术、吸附生物降解技术、SBR、人工湿地技术等的技术要点、优缺点、适用范围等,为中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关中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科学模式,对当地自然环境、污水特点进行了调查,结合关中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状况,提出了3种农村污水处理模式:镇带村集中处理、农村集中连片处理和农村分散处理。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原则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的选用,应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污水特点、污水排放回用要求、经济发展水平、运行管理水平、居民的风俗习惯等6个方面相适应,部分村庄应采用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量的农村污水随意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危害。本文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适用技术进行了探究,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点和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的原则,提出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适宜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治理技术,为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渐增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环境管理面临的新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系统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两大类处理方法的特点和主要原理.文章通过对CWT-M膜处理、SW一体化+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ASPS生态湿地处理、AAO等四类处理设施实际运行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出污水处理设施及工艺的选择要因地制宣、科学设计,使相关设施达到应有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概述了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对附近河道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利弊和条件、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以及归纳总结上海已投入使用就地处理技术,进一步阐述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应当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最后从农村环境管理和环保法律的层面,以及处理技术角度,提出了应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上海郊区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上海郊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及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吕军 《环境保护》2014,(15):30-33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模式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选择必须遵循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因地制宜,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本文分析了农村污水处理的难点、技术现状,提出农村污水的处理很大程度上不是技术问题,需要从法律法规、环境规划、资金筹措、政策支持、运营管理等多方体系联动共治。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由于受污水治理污染技术和资金的制约,导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污水处理方法很多,如生态处理、生物处理、物化处理方法等,笔者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几种比较适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并以梅州市西阳镇鲤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其处理技术可行和工程运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用水量标准较低且用水量波动大等原因造成了生活污水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水体普遍富营养化。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问题必须从源头减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与我国农村发展情况相匹配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以实现生活污水的就近处理。本文在稳定塘、土地渗滤、生物滤池、生态浮岛、人工湿地技术等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各项技术的应用情况,明确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尽快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生活污水不能与城市水道管网相统一,所以呈现出分散性、难以收集的特点,导致农村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渗入到地下,因而对农村和周边的生活环境造成威胁,并且关于污水治理的问题更是现代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现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没有专门设计的处理工艺,结合西北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特点,在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基础上,选择了四套家用型污水处理技术,为建立西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提供借鉴与科技支撑,为西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农村环境的治理中,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模式一直是农村环保不断探索的问题.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现状、常见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实际应用情况,选定了四种典型农村生活污水技术模式,以及对模式选择有影响的六个主要因素,按照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首选方案为"A/O+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实际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当前,农村污水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农村污水污染已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农村污水治理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特点,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污水实用处理技术。从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考虑,针对中国农村地区资金短缺、能源不足的情况,采取一次性投资低、能耗低、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的实用技术是解决中国农村污水污染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蒋微微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1):194-196,370
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太阳能技术与传统土地渗滤工艺相结合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保证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并能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利用太阳能应用的工艺流程、创新点与应用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复合式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苏南常州市民丰村为例,介绍了复合式生物滤池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该村生活污水经复合式生物滤池处理后,其COD、NH3-N、TN和TP指标均低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运行稳定,说明复合式生物滤池技术适宜在苏南农村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江津区2009年-2013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津区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生物生态组合技术三种类型。结合江津区农村的特点,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与建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管费等是一项长期的投入,特别是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保证正常运行,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苏畅  王成端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43-45,49
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COD、BOD5、TN、NH3-N、TP去除率分别为75%~85%8、8%~91%、54%~67%、75%~87%8、8%~94%。该工艺操作简易,处理效果好,符合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排放及环境治理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利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分析了我国2017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并基于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从技术效率、经济效率两个角度对治理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约占生活源排放总量的50.8%,NH3-N、TN和TP排放量分别占生活源排放总量的35.0%、30.5%、38.7%,污水及污染物排放去向以直排入水体、直排入农田和其他途径为主,三者占80%以上.②我国沿海用水量较大地区的水冲式厕所比例超过80%,且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仅为11.0%,导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效率仅为8.6%,且区域差异较大,其中有23个省份小于10%,技术效率普遍较低.③相比浙江省、上海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经济效率均为1),我国其他省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经济效率有很大改善空间.农村生活污水中人均COD排放强度、人均NH3-N排放强度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均呈一定的倒“U”型关系,人均TN排放强度、人均TP排放强度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EKC则均呈“N”型特征,有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显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与城镇相比,农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应以源头减量、分类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梯次推进,加快提升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