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公路水毁因子数据和森林平均覆盖率数据的分析 ,研究公路水毁因子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相关关系 ,求出公路水毁因子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回归方程 ,从而为公路建设、养护、营运中的问题提供了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生态环境地区,主要的公路水毁原因也不尽相同。文中按湖北省划分的9个生态区,利用“特尔斐法”对各生态区进行调查与反馈,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得到湖北省公路水毁主要因素及其权重,并结合生态区的气候、降雨、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状况对这些原因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云南玉龙山东南坡降雨因子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土流失做为破坏生态环境、阻碍工农业生产、限制自然资源优势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以1985年云南玉龙雪山东南坡水土流失定点观测的实测数据为依据,着重定量分析了水土流失与其主要影响因子一降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研究,阐述了不同降雨特征值对流失土量的影响,提出了雨强递减系数这一新的降雨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王志勇 《交通环保》1998,19(3):15-17
分析了1996年12月秦皇岛港海域浮游植物,调查9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得出该海域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种群结构,并对重要相关水质因子进行初步研究,同时根据海水生物学参考标准,判断调查海域浮游藻类的营养级别。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从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影响的范围、影响可恢复性、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关注度 5方面综合考虑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这 5个因素的权重 ,对各污染因子进行分级予以定量打分 ,按得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相似文献   

6.
濒危植物小黄花茶生物危害因子的初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小黄花茶的生物危害因子,得出小黄花茶的主要生物危害有26种,其中藤蔓植物危害13种,病虫危害7种,动物危害6种;同时,还对小黄花茶的生物危害防治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气象因素与早稻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气象因素对南方稻区早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应用杂交早稻组合金优402于2003—2009年种植在湖南省内7个生态点的产量因子和相应的气象数据,建立早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总苗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因子的回归方程,研究影响湖南早稻产量因子的主要气象因素及其敏感时期。结果表明:移栽后24~27 d的低温阴雨导致早稻分蘖数不足;分蘖成穗率主要受移栽后33~41 d的气温和日照时数影响,随温度升高和日照时数延长而升高;每穗总粒数与始穗前9~1 d的日均温、始穗前9~4 d的日最高气温及始穗前10~5 d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此期的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结实率与始穗前14~9 d的日均温、日最低气温呈正相关,而与始穗前9~5 d的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表现为负相关;千粒重与始穗前25~20 d的相对湿度、始穗后14~20 d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始穗前25~20 d的日均温、始穗后17~22d的日最低气温表现出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四明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季节演替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郑诚  陆开宏  徐镇  郑忠明  朱津永 《环境科学》2018,39(6):2688-2697
浮游植物群落变化既受到环境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也受到各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为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规律,对四明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及水体11项非生物因子和4项生物因子进行周年采样调查,分析了水库内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组成、季节演替规律及其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四明湖水库的浮游植物种类可归入22个功能类群,其优势功能类群主要隶属于绿藻门和硅藻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演替;通过SIMPER分析,筛选出10个与季节变化显著相关的功能类群,其主要变化过程表现为:夏季D+Lo→秋冬季D+P+Lo→春季X2+P+MP.方差分解分析(VPA)显示,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季节变化是由水温-浮游动物交互作用与水温单独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水温(WT)、透明度(SD)和硝态氮(NO-3-N)以及浮游动物生物量是影响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滇池湖体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找出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16S rRNA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手段研究了滇池湖体夏季由北向南9个采样点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9个采样点共得到52个不同的片段(T-RFs),且每种片段至少代表一种细菌.各采样点浮游细菌群...  相似文献   

10.
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阳澄湖6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91属184种,其中硅藻门为阳澄湖的主要优势门类,硅藻门中的小环藻属占主要优势种.对六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结构组成与9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东湖南与中湖北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其他4个点位差异性较大,pH、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哀牢山山区降水的影响主要因素并探索适于山区降水的空间插值方法,本文利用研究区内30个地面测站10年(2005~2014)的降雨实测数据,根据降雨的时间分布特征,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年季、干季和湿季,并对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确定并组合得到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使用留一法交叉检验插值精度,通过分析验证,寻求最优的降雨插值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为高程、纬度、坡度、坡向和主风向效应指数(PWEI);2)影响年季降水变化的主要因子为高程、纬度、坡度和坡向;影响湿季降水的主要因子为高程、纬度、坡度和PWEI;影响干季降水的主要因子为高程、坡度、纬度和坡向;3)插值过程中结合环境特征引入影响降水的因子,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插值结果的精确性。由此可见,降雨插值精度不仅和插值方法本身的结构有关,更重要的是在降水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筛选及引入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于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每个月调查了东湖总有机碳(TOC)的时空分布,并对TOC和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东湖TOC的浓度范围为0.493~9.962 mg/L,年平均值为2.671 mg/L,夏季(6-8月)、秋季(9-11月)、春季(3-5月)、冬季(12-2月)TOC浓度呈现由大变小的趋势。东湖5个湖区TOC值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庙湖和水果湖TOC浓度较高,汤菱湖TOC浓度适中,菱角湖和郭郑湖呈现季节性高浓度的TOC值。相关分析表明,TOC与总磷、溶解氧、电导率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pH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发现,东湖TOC主要来源有污水、含油废水的排放,降雨带来地表径流以及生物活动,而TOC浓度的时空分布与降雨、污水排放、施工、旅游活动、生物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自然界降雨量与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中国气象条件的雨量设定经验公式,为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的设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理论分析自然界气象降雨和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影响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的因素。结果 在无风条件下,影响汽车环境风洞降雨量的因素有气象降雨量、前挡风玻璃倾角、雨滴直径和车速等。按照车速将降雨分为汽车停止和汽车行驶2种模式,提出结合中国气象条件的汽车环境风洞模拟降雨量的经验公式。结论 在相同降雨等级下,汽车停止状态下的汽车环境风洞降雨量一般大于车辆行驶状态。在气象降雨量等级为短时中雨时,行驶汽车的雨量设定值与车速呈指数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4.
蔬菜镉(Cd)富集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以湖南省攸县为例,测定重金属镉(Cd)在585个灌溉水样品和625对土壤蔬菜样品中的含量水平,结合农业与气象调查数据,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各环境因子对于Cd在土壤-蔬菜系统累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灌溉水、土壤、蔬菜中Cd含量差异较大.蔬菜Cd富集因子(PUF)服从自然对数分布,有10%的概率大于1.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对PUF有着显著的直接效应,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灌溉水pH,降雨量和氮肥施肥量通过与pH及土壤有机质的相关关系间接影响PUF变化.研究区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对于Cd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累积风险应给予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大气TSP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地监测大气TSP浓度和局地气象数据,研究了2005年至2006年广州市不同功能区大气TSP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区大气TSP月平均浓度0.273mg/m3最高,显著高于交通繁忙区的0.207mg/m3;极显著高于商业区的0.180mg/m3、社区的0.155mg/m3和对照郊区的0.142mg/m3。研究显示,广州市大气TSP污染仍然比较严重。广州市大气TSP浓度与降雨呈现负相关性,与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风速呈负相关性,与风向的相关性不明显。各功能区大气TSP浓度与局地气象因子也存在类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 8年大气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 ,得出影响包头市大气降水酸度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硫的排放。文中详细分析了二氧化硫排放和大气降水酸度的对应关系 ,也对影响降水酸度的其它因素作了浅析。提出了包头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抚顺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2006年-2010年抚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酸雨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近五年来抚顺市酸雨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近五年来抚顺市的降水酸度减轻,酸雨频率下降;降水量大时酸雨频率增加;降水pH值与阴阳离子的比率密切相关;降水pH值与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呈负相关,与尘呈正相关,酸雨是由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碱性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湿地在流域中由于特殊的水理性质和地理位置而具有特殊的水文调节功能。但是流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导致大量湿地丧失和退化,湿地水文调节功能遭到破坏。论文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流域为案例,详细分析了流域自20世纪60年代湿地开发以来河流流量的变化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流域年均流量在1965~1999年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季节月均流量、最大和最小流量变化出现差异,最小和最大流量向极端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下垫面条件变化和水利工程对年均径流和流量的影响分别占76%和16%;而降水和水利工程用水对春季径流量减少的影响分别占47%和56%;下垫面条件改变和水利工程排水对秋季径流量增加、流量增大的影响分别占52%和37%。  相似文献   

19.
向海湿地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向海湿地以保护国家级珍稀鸟类及其栖息繁殖生境为主要目的,属我国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重点湿地保护区。论文借助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利用多个时期不同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得出过去20年来不同时期向海湿地的各类信息,并定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利用向海湿地周围5个气象测站的气象资料以及通榆县的人口、耕地和牲畜存栏数等资料。研究表明,过去20年来,向海地区年降雨量与遥感数据提取的湿地面积之间存在同步关系,年降雨量明显减少,而通榆县的人口、耕地和牲畜存栏数持续增加,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向海湿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市暴雨频发导致内涝灾害广受关注,系统分析城市内涝原因是当前城市水文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论文以北京市典型积水点上清桥易积水区为例,基于排水管网、地形、下垫面、河道边界等数据构建研究区精细化洪涝模型,并以2012年“7·21”和2016年“7·20”两场典型暴雨的实测积水深度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上清桥区域管网现状排水能力小于1 a一遇,当发生1 a一遇及以上设计降雨时上清桥有发生积水的风险。引起研究区积水频发主要有四方面因素,按主次关系排列:局部地势因素>管网因素>下垫面因素>河道顶托,最后基于分析结果系统提出解决上清桥区域积水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