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试验了其絮凝脱色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絮凝脱色机理;然后对比了不同絮凝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后针对水溶性染料废水的处理,对以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主的复合絮凝剂配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自制的聚硅铝硼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SBA)对靛蓝废水进行絮凝处理,确定了絮凝剂最佳投药量和相应的废水pH值。经絮凝处理后,靛蓝废水的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64%,脱色率可达90%,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聚硅铝硼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PSBA)对靛蓝废水进行絮凝处理 ,确定了絮凝剂最佳投药量和相应的废水 p H值。经絮凝处理后 ,靛蓝废水的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 6 4 % ,脱色率可达 90 % ,絮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合氯化铝 (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 (PDMDAAC)为原料 ,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 (PAC)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絮凝剂 (PDMDAAC) ,采用微电泳技术、透射电镜研究其电荷特性及结构形貌情况 ,并试验了处理油田废水的絮凝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PAC PDMDAAC较PAC具有更高的表面电荷、更大的枝化度和更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聚硅酸硫酸铝(PSAS)、淀粉改性絮凝剂(FSM),并将其复配使用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不同淀粉与丙烯酰胺配比及不同加药顺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淀粉与丙烯酰胺单体最佳配比为1∶2,PSAS、淀粉改性高分子絮凝剂先后投加处理含油废水时絮凝效果最好,含油量去除率达94%,达到回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花岗石加工废水的特点,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试验,研究絮凝剂对花岗石加工废水的降浊效果。首先通过设计影响絮凝的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获得影响絮凝效果的主次因子顺序(絮凝剂配比>絮凝剂用量>搅拌转速>溶液pH值)与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然后依此对花岗石加工废水进行絮凝处理,使其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最后给出采用该技术的吨水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该处理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模拟印染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为实验对象,检验了一种新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PST)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PST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在受试条件下,絮凝效果与絮凝剂投加量、染料浓度有较大相关性。废水的pH值应用范围较宽;搅拌时间对COD去除率和脱色率没有显著影响。采用PST处理广东省高明市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后,COD去除率为75.16%,脱色率为76.18%,处理效果良好,处理成本明显低于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聚铝等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利用具有絮凝作用较高的两株假单胞菌属产絮菌(Pseudomonas)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废水p H值、温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在淀粉废水处于自然p H值5.8时,絮凝剂投加量分别为4%和2%,少量助剂Mg2+的作用下,温度均为15℃,处理时间分别为20和40 min时,这2株产絮菌对淀粉废水的絮凝处理可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絮凝法处理制革工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坚  华磊 《环境工程》1995,13(2):7-8
本文对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进行了筛选。对影响絮凝效果的pH值,絮凝剂的用量,絮凝剂分子量,无机絮凝剂的用量等诸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处理制革废水的最佳条件,处理结果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并且利用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0.
以锌盐和聚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1种新型复合絮凝剂.利用该絮凝剂进行了处理焦化厂二沉池出水的试验,研究考察了pH值,絮凝剂用量、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去除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pH为10.絮凝剂投加量为1.2mL/L,慢搅拌速度为75 r/min时,COD_(Cr),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76.02%和98.1%.而温度对絮凝效果影响甚微。研究还进行了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类比试验,相比而言,锌基复合絮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11.
高效复合絮凝剂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酸洗废液和硅酸钠为原料,氯酸钾为氧化剂,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制得高效玩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聚硅酸复合絮凝剂,研究了其絮凝性能,考察了添加剂、聚铁与聚硅酸的混合比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以及该絮凝剂适用的pH范围,结果表明,使用该絮凝剂处理城市废水和长江水,絮体密实粗大,沉降速度快,余浊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开发的有机聚电解质凝絮剂,可用来处理含固体粒子的废水,如含煤粒的废水,其特点是可加速固体粒子的沉积,而且沉积完全,最后得到高质量的排放水。试验表明,如果使用由聚(氯化二甲基-二芳基铵)阳离子凝絮剂和非离子或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等量分组成的聚电解质凝絮剂溶液,当溶液浓度为0.1%、速率为0.25~4ml/L 废水时,可获得上述满  相似文献   

13.
二乙烯三胺接枝螯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除汞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  闫英桃  候兴汉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91-2596
以聚丙烯酰胺(PAM)、甲醛、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按照Mannich反应机理制备部分胺化接枝型螯合絮凝剂(CFA),并对其去除水中汞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实验考察了螯合絮凝剂合成及从含汞废水中除汞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基于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长链上引入具有螯合作用的基团,所得的螯合絮凝剂既具有捕捉Hg2+的螯合作用又具有絮凝作用,对含汞8.1mg·L-1的模拟废水,按0.020%的投加量(絮凝剂与废水质量比),在搅拌速度80~100r·min-1、搅拌时间15min、沉降时间10min的条件下,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后,可去除99.5%的汞,除汞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螯合絮凝剂可用于低浓度含汞废水的处理.同时,该螯合絮凝剂具有合成工艺简单、除汞快速、操作简便等特点,可望成为一种新型、低成本含汞废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饮料废水研究了自制聚硅酸铝铁絮凝剂铝铁硅不同配比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铁与硅比、铝铁比对聚硅酸铝铁絮凝性能都有着显著影响,其中铝铁与硅比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是主要因素。铝元素含量过高(铝/铁6)以及铝铁含量过高(铝铁/硅5)会降低絮凝剂絮凝性能。处理饮料废水,其最佳配比为铝铁与硅比为1,铝铁比为2。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和改善,用水量急剧增加,同时产生的工业与生活污水也与日俱增.工业与生活废水的处理方法很多,但由于絮凝沉淀法的成本最低、应用最广,目前仍然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也是引起国内外水处理专家和技术人员高度重视的方法之一.而高分子絮凝剂其絮凝效果一般比无机絮凝剂的效果好得多,因此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外五十年代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我国在六十年代亦开始研究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及其改性物,海藻酸钠、改性淀粉、动物胶、天然高分子絮凝剂F691等等.目前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是聚丙烯酰胺的改性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有非常优良的凝聚性能,在水处理和污泥脱水等方面有独特之处,但其主要问题是其单体和低聚物具有一定毒性,在水处理中受到限制,我国饮用水处理中禁用.其次是粘度大、溶解慢,有假溶现象,使用时欠方便,其它的高分子絮凝这就是说由于原料  相似文献   

16.
用8种无机絮凝剂对实验室废水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以碱式氯化铝和硫酸亚铁并用为絮凝剂,对废水的絮凝沉淀处理进行了工艺条件试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了小型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絮凝法处理实验室废水,对COD_■、BOD_5、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的去除,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化学絮凝剂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淀粉废水产生的季节性使得常规生物处理应用起来存在很大困难,采用絮凝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减轻后续处理负担。文章使用常规化学絮凝剂AlCl3、Fe2(SO4)3、PAM以及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相互复配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了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CaCl2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絮凝剂处理废水的较佳絮凝条件,并在较佳条件下处理废水,通过综合比较处理效率、处理成本、絮凝条件难易程度等方面,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较佳絮凝剂为AlCl3+PAM,其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为41.08%,浊度去除率为95.06%,色度去除率为90.63%)、投药量少(2mLAlCl3+0.3mLPAM)、助凝剂投加量少(1mLCaCl)2、较佳pH在废水初始pH范围内、处理成本低(11.05元/t废水)、产生污泥量少(649g/t废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化学絮凝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絮凝剂的选择、絮凝过程的工艺控制阐述化学絮凝剂在应用中应予注意的几个因素,为推广使用凝絮法的废水处理提供合理使用絮凝药剂,科学控制絮凝过程的技术依据,从而使之达到满意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吸附-絮凝法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以稻壳为吸附剂,优化了吸附的最佳条件,筛选了絮凝剂,并探讨了吸附-絮凝法处理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时,NX-A7阴离子絮凝剂加入时间对亚甲基蓝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壳用量为0.8 g,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浓度为100 mg/L,反应温度25℃,振荡速度为200 r/min条件下,吸附处理100 min时加入NX-A7阴离子絮凝剂,继续处理20min,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4.7%。用吸附-絮凝法处理高浓度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时,亚甲基蓝去除率大于单吸附和单絮凝之和,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多粘类芽孢杆菌GA1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研究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正交絮凝、粒度检测及电镜扫描考察了多粘类芽孢杆菌GA1所产絮凝剂(MBFGA1)对高岭土溶液、土壤悬浊液、洗煤废水及垃圾渗滤液4种废水的絮凝性能,并利用蒽酮试验和红外光谱对絮凝剂成分进行了初步鉴定.在正交絮凝实验获得的最佳絮凝条件下,絮凝剂对高岭土溶液、土壤悬浊液、洗煤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絮凝率分别高达99.53%、99.50%、98.2%和75.60%,絮体沉降速度分别为0.03 m/s、0.025 m/s、0.025 m/s和0.005 m/s;土壤悬浊液中颗粒絮凝后平均粒径增大且大于10 μm,其余3种废水中颗粒平均粒径减小且小于10 μm;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絮凝前后废水颗粒的形态均从棱角分明转变为包埋的无棱角;EDTA、HCl以及尿素检验发现4种颗粒与絮凝剂分子间靠离子键结合;蒽酮反应及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该絮凝剂为含有较多羟基及羧基等官能团的多糖大分子.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对高颗粒物浓度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其絮凝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