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斑岩铜矿床主要与在会聚板块边缘俯冲消亡带之上产生的磁铁矿系列的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关。在这种构造位置中,斑岩铜矿可能形成于成层火山之下,而黑矿矿床则产于海底破火山口中。黑矿与斑岩矿化的关系,无疑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成矿作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本文中,作者将回顾日本最主要的“斑岩铜矿床”,以便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典型例子进行对比。 北上-阿武隈带(白垩纪矿床) 赤金矿山:岩手县赤金矿的磁石山矿体是通过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地下勘探而发现的,它可能属斑岩型,因为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在石英斑岩(SiO_2 71—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目前是亚洲第一产金国,其大部分金产量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活跃的斑岩型铜矿勘探热的结果。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变质带和地热系统的调查,以发现新的金矿床。其金勘探活动比日本活跃。这种热情定会得到报偿。  相似文献   

3.
台湾含金斑岩铜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省主要金属矿产为金和铜 ,本文只介绍斑岩铜矿。为了解台湾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 ,本文简要分析了台湾地区的地质概况 ,以及台湾斑岩铜矿与环太平洋带其他同类型铜矿床的对比情况。台湾斑岩铜矿主要产在台湾省东部海岸山脉及临近的小岛上。最大的铜矿床为奇美铜矿 ,已达特大型规模。斑岩铜矿的出现与欧亚、太平洋两大板块碰撞有密切关系。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奇美铜矿床产出的时代、岩石、围岩蚀变及矿体分布特征 ,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台湾东海岸的都峦山及兰屿岛斑岩铜矿矿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铜矿资源中斑岩型铜矿几乎占总储量的一半,居极其重要的地位.东南沿海火山岩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闽西发现大型斑岩铜矿床,在此区寻找斑岩型铜、金矿床已颇受关注。Lowell和Guilbert据典型矿床归纳的侵入-矿化-蚀变成矿模式也已广为人们借鉴。笔者特依据国外斑岩铜矿的区域分布特征及找矿经验作一扼要介绍,以期对东南沿海火山岩区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枞阳县拔茅山铜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中的石英大脉状铜矿受放射状火山构造控制。枞阳县拔茅山铜矿位于庐枞盆地南部,为细脉浸染型铜矿,降低边界品位圈定的矿体具有带状斑岩铜矿特征。依据庐枞地区的铜矿矿体形态垂向分带模式,指出寻找带状斑岩铜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 对斑岩铜矿床不断进行的勘探和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这些矿床的深部,非常广泛地分布着深成的硬石膏,这种硬石膏的存在与矿床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分带性某些重要的特点有关系。 现有有关硫化物和深成硫酸盐,首先是硬石膏,在热液金属矿床中分布的资料表明,这些矿物存在着一定的空问-时间关系,它表现在硫化物-硫酸盐分带上。在斑岩铜矿床中存在的这种分带特征引起了人们的特殊兴趣,因为在这些矿床中可以特别清楚地观察到热液形成物与一定岩浆岩体的真实联系。  相似文献   

7.
北山公婆泉斑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婆泉铜矿是北山地区最大的铜矿床 ,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矿体主要产在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体内。本文对含矿斑岩体、蚀变岩和铜矿石的主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铅同位素和Sm 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分析研究 ,旨在查清含矿斑岩体的形成背景和成岩物质来源 ,以及含矿斑岩体与成矿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 ,英安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 ,他们具有相同的成岩物质来源 ,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混熔产物。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均具有较高的Cu背景值 ,可为后期Cu的富集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铅和钕同位素数据表明 ,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 ,主要来自于含矿的斑岩体。  相似文献   

8.
<正> 厄尔登讷沁鄂博斑岩铜矿床位于布尔根旗北东东大约50公里的地方。矿床的详细普查和大规模勘探工作是从1964年到1972年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日阿布洗铜多金属矿位于冈底斯山脉北缘斑岩型铜矿成矿带,含矿斑岩体为晚喜山期花岗斑岩,具全岩矿化特征,斑岩体与构造蚀变岩带形成矿床。研究表明,地表和浅部出露含矿斑岩体只是岩枝,矿区剥蚀程度低,主斑岩体尚未出露,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经深部钻孔工程及地表槽探验证,矿体品位和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系数较小,伴生组份较多,并对其资源量进行了初步估算。喜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斑岩侵入体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正> 欧洲,包括乌拉尔和土耳其,产有许多铜矿床。虽然欧洲产铜很早,始于罗马时期,然而直到最近十年间,采矿产量才达到世界产量的20%。欧洲铜矿床数量多,但单个矿床大都为小规模。在最近10—15年间斑岩铜矿的发现,证明欧洲一些大的矿床或矿田将成为未来铜的重要来源。斑岩铜矿和沉积层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11.
前言 自五十年代始,在我国华南褶皱系的北缘,相继发现多处成矿时代相近的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其中以浙江绍兴西裘铜矿和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发现最早,工作程度也较高(图1)。该两矿床的发现,对于嗣后在相似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寻找同类矿床,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下扬子区,在武汉至上海长约一千公里的狭长地带内,近年来通过笔者的研究,除已知的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外,还揭示出一种具区域性分布规律的并可供工业利用的与中性、中偏基性侵入体有关的产于岩体边缘蚀变带及其边缘岩枝浅部蚀变带内的细脉浸染型铜矿。矿体呈透镜状,金属矿物简单,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该类型矿床在侵入体特征和类型、蚀变性质、矿化类型及赋存部位等方面,均与斑岩型铜矿床有明显的差异,难以等同。有可能确立为一种新的铜矿床类型,我们暂称之为“类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石英—明矾石型)矿床。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在该矿床深部及边部相继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中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和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绢云母—冰长石型)银、金、铜矿。各类型矿床间的浅成热液系统连续过渡,这在世界上是具代表性的矿例。不仅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而且在陆相火山成矿方面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众所周知,金是大多数斑岩铜矿中的一种常见的痕量元素,然而却没有着重指出过金是一种指示元素。以前的调查者探测过斑岩铜矿上土壤中的金,但是,他们强调的是用其他元素,尤其是铜和钼作为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5.
西藏自治区花岗岩类十分发育.共有200多个岩体,可分成5个花岗岩带。由同熔型花岗岩与改造型花岗岩成带分布,组成对花岗岩带。本次利用玉龙等7个斑岩型铜矿岩体的18个样品及7个不含铜矿岩体的18个样品作为判别基础,建立了两个判别函数,然后对其它本知岩体样品进行判别.以确定它们含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经对全区125个岩体310件样品多组逐步判别的结果,有42个岩体具含斑岩铜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斑岩铜矿床的化探详查,是采用网格法取土壤样品,再根据分析结果圈定化探异常带的方法。在采用激发极化等物探方法之后,虽然可转入钻探,但在根据化探结果转入钻探之前,如能予测作为勘探对象的矿床的规模,即储量和品位,那就要方便得多了。此外,近年来在国外通过区域化探所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巴里坤红石滩铜矿区出露的石英闪长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红石滩石英闪长斑岩形成年龄为403.1±3.8Ma,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此外,测得的两个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895Ma左右,表明研究区可能存在早元古代基底。红石滩石英闪长斑岩体与铜矿关系密切,是寻找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的有利场所,为今后在该区寻找同类型铜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根据契利安—安第斯(Chilcan And-es)地区近年来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Arm-brust 等(1971)和 Oyarzun(1971,1974认为 Rb 和 Sr 是产于蚀变安山岩和玄武岩中斑岩铜矿床的潜在指示剂,但后者发现这对于蚀变花岗岩侵入体作地球化学对比不太适合。Warren 等(1974)提出把 Ba 和 Sr 作为寻找火山岩中矿体的地球化学手段。这些应用的地球化学和地质学根据与斑岩铜矿床有关的某些类型的热液蚀变中 Rb 的普遍富集和 Sr 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宁蒗地区铜厂河铜矿系喜山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 ,其主要含矿、赋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 (P2 β)与黑泥哨组 (P2h)玄武岩系 ,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矿区NWW向F1断裂为阻矿构造 ,铜矿化均产于其下盘 (南盘 ) ;NE向F2 、F3 断裂将本区分成三个不同矿化特征的矿段。通过对矿区铜矿的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 ,建立了铜厂河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苏联东北部经深入研究的“佩先卡”斑岩铜矿床为例,研究了土壤和河流沉积物取样这样一些地球化学方法在具体景观地球化学环境中用于找矿的可能性。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貌。提出了利用铜、钼、金、银、铝、锌的局部剩余含矿性的系数值及铜的修正因子,可以预测评价类似景观地球化学环境中的斑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