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力与环境     
陈天富 《沿海环境》1999,(10):18-18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没有它,多精彩的世界也会黯然无色.世之贵者莫过于人,人之贵者莫过于眼.眼睛,视物之宝、灵魂之窗、情感之镜、智慧之源,眼为万物色之美,人凭眼目以为光.美丽的世界只有通过眼睛才得以体现.可是近段时期,人们的视力总体水平不断下降,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近视、白内障等眼疾的患者急剧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的行动不便.身患视力障  相似文献   

2.
莫伊 《环境保护》2012,(7):73-74
水是众生之母,万物因水而生,人类择水而居.长江、黄河素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称,澜沧江浩浩汤汤,一江带六国,更是享有“众水之母”的美誉.三江源,顾名思义,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的发源之地.  相似文献   

3.
韩江治水赋     
韩江之水,文脉名川.行粤东之沃土,发上峰之高山.溪流清碧,玉带龙蟠.孕育人文,属东南之水道;滋养生民,入沧海之波澜.携山岳之灵秀,水光青碧;带风云之气象,形势蜿蜒.因时代之博兴,改山河之旧颜.积历史兮沉浮,证岁月兮变迁.除弊兴利,同心克难.是以良策,遂兴河长之制;乃集智力,谱治水之宏篇.  相似文献   

4.
绿色奥运宣传教育 北京申奥时,首都公众参与热情之高、行动之广泛、内容之丰富、感人之深确实难以用语言形容.  相似文献   

5.
贾峰 《世界环境》2012,(3):56-61,2
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20年前成功举办了里约地球峰会.今年它又将举办里约+20峰会.其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为此,我们四月中旬赴巴西拍摄《巴西环保之窗》,这是继我执导的《美国环保之窗》、《日本环保之窗》《欧洲环保之窗》后《世界环保之窗》系列片的最新一部.图为鸟瞰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山.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5)
2015年,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出现,环保期盼仍在持续并不断高涨,与此同时我国治理污染的决心和毅力也更坚定和顽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解决好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重点,更是今年我国环保工作奋斗的目标和核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污染事件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如果说,两年前的松花江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事故的高发期,那么,2007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接连暴发,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的阶段.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进行了环保专项执法检查,结果显示:其环境违法现象之普遍、影响之恶劣、污染之严重已经到了令人扼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生态至美,文化先行.启以智慧,享其温馨.宣讲于公民而觉醒,付诸于宝策而持衡.美丽中华,仰圣贤之抱志;和谐盛世,赖你我之允膺.溯其恩怀厚土,感念祖庭.娲皇积芦灰而止水,禹帝凿龙门而通泾.观隅反三,明大德为鲁语;天人合一,臻佳境为易经.所以杜绝污染,护佑安宁.实践两山之理论,弘扬九夏之声名.环境宣言,应发展于无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泉旅游的核心是温泉旅游文化,温泉旅游研究的根本在于温泉旅游文化的研究.温泉旅游文化指人们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温泉资源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综合体,是以温泉为物质载体或依托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及其"物化"体现.其内涵包含四个层面的理解:人是温泉旅游文化之主体;温泉地社会文化是温泉旅游文化之渊源;温泉旅游区环境是温泉旅游文化之载体;可持续发展是温泉旅游文化建设之目标.  相似文献   

10.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环境署(EPA)近日公布了经能源之星认定的2010年节能建筑城市排行榜,洛杉矶再次夺魁.这次公布的排行榜是自2008年开始进行能源之星城市评比以来的第三次,结果显示美国城市能源效率高的建筑又有了大幅增加.洛杉矶已是连续3年保持这一记录的城市.排在之后的城市分别为华盛顿特区、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亚特  相似文献   

12.
安全是人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物质和文化需要是在确保生命安全后之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是发展经济之目的.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是国家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政府之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3.
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空间存在,包括大地、天空、海洋等自然环境和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环境的总和.这里所谈的环境只涉及到人工环境中之一部分,主要为建筑之内外环境.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行为,是一种构想和计划,并通过实施以满足人类需求为最终目标.环境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目标宏大而深远,成为现代全球范围内人类文化活动的重点,而为其他类型设计所不可企及.  相似文献   

14.
著者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为生活污水污染环境水质的指标,研究了该市附近交织成网的河流沟渠水中AS的动态.又为处理大量样品而在以往乙基紫——甲苯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流动注入分析法(FIA),使之出现了新的、高效、高灵敏度、节约、微量化之优,并且所用有机溶剂毒性低的特点.是评价环境水质AS污染的极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董文茂 《环境》2005,(10):48-51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位于云贵高原的东部,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而随处可见的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又让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美称.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贵州省环保局局长李康民坦言,在为贵州的秀美风光自豪的同时,也深感作为一名环保人的责任之重大.  相似文献   

16.
老子山悟道     
一个对中国五千年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人不可不游览名山大川.我并非名人,不知怎地,却突然想游融水县老子山.传说春秋末期,杰出的哲学家老子,见周王室衰微,遂西出函关,悄悄入桂.待拄杖登寿星岩,一见山光水色便钟情于斯.当地樵夫与之相遇,他须发尽白,谈吐却掷地有声,第一个提出了“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先天地生”、“可以为天  相似文献   

17.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泉."凡有水井之处,即能歌柳词"讲的是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酿育文明的源泉.但遗憾的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了、文明进步了,水环境却退化了,一条条河流干涸了,一个个湖泊消失了,甚至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人穿着衣服鞋帽的主要目的是挡风遮体、保暖御寒,因而穿着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气候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使得世界各地人民的衣服品种、工艺和穿着方式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究其核心就是"因地制宜,看天着装". 冷与穿着 极寒地区的居民为了抵御寒冷,都喜欢并善于穿皮衣.他们大都就地取材,以动物的毛皮为材料,缝制各种衣裤和袍子,而且反动物之道而行之,皮向外以挡风雪,毛在内以发挥其疏松保暖之功能.爱斯基摩人的衣服就多以驯鹿皮或海豹皮制成,西伯利亚拉普人也以毛密绒厚的驯鹿皮制衣.  相似文献   

19.
对世界山地地区的了解越多,我们越能发现它们对人类重要性的深度.山地覆盖了地球陆地表面的大约25%,是众多物产之来源,诸般功用之蕴含,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生计之仰赖.自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以来,以及受随之而来的<21世纪议程>的影响,山区的复杂性及其涵育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一举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研究活动的热门.  相似文献   

20.
水草即水域内及周边生长的草.对这类草,国人一向称其为"荒草",且没有多少好感.既然是荒草,就说明该水域荒了(称荒水).就需要"灭荒"或"开发".于是乎.轻者为水域"清理门户",即将水草扫地出门;重者填之、埋之,而后或种庄稼,或盖房屋.总之,人们通常不拿水草当什么好草.那么,水草真的不是什么好玩艺吗?依我看,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