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陶村铁矿为大型铁矿,矿体形态受容矿母岩及其内部构造、断裂所制约。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矿床的R值与矿液运移方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床之一,以毛坪铅锌矿床Ⅰ号矿体为例,在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赋存地层———宰格组中第二段(D3zg2)NE向断裂构造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划分为四类,讨论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大井银铜锡矿床是我国在金属组合上较为罕见的矿床之一。过去,该矿床曾被认为是与花岗岩有关的中深成热液矿床。作者从矿区潜火山侵入体与矿区东侧侏罗纪火山层序对比、矿床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矿石、金属矿物及金属分带)以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和数据,论证了该矿床是一个浅成的潜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铜锡铅锌矿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体系之莲花山深大断裂带,矿体受断裂控制,呈脉状产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火山岩层间滑动带。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是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热液来源与花岗岩关系密切,是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由于矿山开采增强地球化学过程强度,急剧地改变着矿体周围的地球化学特征。进入环境中,首先是进入排水网中金属数量的快速增加,使矿产地自身发生了所谓的《地球化学爆炸》。 在酸性硫化矿床地带所发生的地球化学过程,目前基本上阐述的很清楚。硫酸成份、低pH值、高含量金属是该矿山排水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地球化学法现已稳定地列入了矿产的综合地质勘探工作,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中。当前,地球化学法的科学依据和方法依据正在日臻完善;人们对该法不断进行新的改进,并在尽可能地重新考虑和扩大它们的实际应用范围。矿床的地球化学普查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最大成就,无疑是普查的深度骤然增加了,从而使地球化学法上升到普查深埋矿床的主要方法的行列。随着成矿省的地质研究和普查程度的提高,盲矿体就愈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尤其是在矿山工业的开拓区,盲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内生金属矿床中,似乎难以想象在地质-岩石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如此不同的两类矿床:花岗伟晶岩(或其岩相类似物——稀有金属花岗岩)和与超基性-碱性杂岩有成因联系的碳酸岩。这两类矿床明  相似文献   

8.
汞矿床与油气藏分布的地质特点具相似性。为论证汞矿床和油气藏的相似程度,对如下综合标志进行了讨论:构造位置、岩性控制、形成的温压条件、矿物-地球化学特点、矿床时代。业已查明:汞矿床和油田具有共同的构造位置、相同类型的岩性控制、相近的生成时代、相似的形成温压条件、大小矿床储量的相同比例关系,以及在所有油气藏中都有汞存在和在汞矿体中都有沥青析出物存在。根据汞和烃的稳定的亲缘关系,得出了油气田和汞矿床几乎是在相同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中按同一模式同时形成的结论。认为油气藏和汞矿体都是由两种来源形成的:通过围岩物质的再分布和由直接来自地幔的原生流体而形成,但后一种来源只有次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91-299
曲水坑锡矿床位于锡坑迳锡矿田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北东向隆起带南段西坡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曲水坑锡矿床属于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之后,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裂隙等导矿构造运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系统总结了岩浆岩、构造、赋矿地层、赋矿围岩、围岩蚀变、地球化学、铁帽等找矿标志,并对矿体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延伸、厚度、品位变化特征及共(伴)生资源进行了分析,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石嶂钼矿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矿床赋存于燕山二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株南东端西侧与上三叠-下侏罗统地层的接触带,白石嶂断裂(F19)与杨塘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并对矿床的成矿专属性作了初步探讨。文章对围岩及其蚀变特征与矿体/矿石赋存特征、矿体规模之间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总结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粤东地区钼矿成矿特征,总结出本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石墨矿床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马斜石墨矿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和矿石构造。结果表明:马斜矿区石墨矿床产出Ⅰ和Ⅱ号矿体,Ⅰ号石墨矿体固定碳平均含量为8.24%,Ⅱ号石墨矿体固定碳平均含量为6.81%,石墨矿体呈现富碳高铝特征;马斜矿区石墨矿床为鳞片状石墨,矿石结构类型有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交代破碎结构和包含结构;石墨矿的原岩为炭质泥岩,在吕梁期经高温中压型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后,炭质泥岩中的有机质在还原条件下发生脱氧、脱氢反应后形成鳞片状石墨。  相似文献   

12.
厂坝铅锌矿床中钠长石岩的产状、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为中泥盆统成矿流体在海底沉积和交代围岩形成的典型热液沉积岩——钠长石岩,其物质来自矿体的下状沉积地层柱和海水。该沉积岩在后期的强烈变质改造过程中,发生了重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层序地层、沉积相、矿相剖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和包裹体等方面 ,对天桥铅锌矿床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认为产于退积型海侵体系域中顺层的似层状铅锌矿体 ,其成因与六盘水裂陷槽演化的某个阶段特定环境有一定联系 ,成矿溶液沿裂陷槽边界断裂上升 ,挤入上覆岩层间隙乃至进入水盆地 ,对围岩发生交代作用 ,参与成岩 -后生作用、多期次的叠加、改造是该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沉积矿床,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常量元素和矿化元素的分布、矿物包裹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该矿床与外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物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溶液可能与深层建造水有关,后期与大气降水有关。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化。  相似文献   

15.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四村矿化蚀变带是在塔前—赋春矿集区新发现的1处铜多金属矿化蚀变带,通过与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地质、矿化蚀变、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异常等对比,认为二者的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根据四村地区浅表闪长玢岩、煌斑岩和辉长辉绿岩脉地质特征,推测其深部可能存在花岗质岩体。结合晚古生代碳酸盐岩、断裂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地质特征,推测花岗质岩浆上侵并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床或热液脉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下一步找矿重点为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断裂带和层间破碎带。  相似文献   

17.
<正> 内蒙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对有关某些大型矿床的成因问题,至今一直众说纷纭。笔者根据十几年找矿实践,总结了这些矿床的若干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层控”是对其成因较恰当、合理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成矿组分的搬运和沉淀、流体动力学等方面讨论了密西西比河谷上游成矿区、密苏里东南部成矿区和派恩波因特成矿区的矿床特征对比,从而得出该区矿床属于盆地卤水成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地质地球化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全国广大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及有关科技人员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的宗旨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报道高质量的最新科研成果 ,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促进与推动地质地球化学学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发展 ,促进我国地质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本刊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 ,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 ,如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20.
<正> 碱性交代岩系指各种基体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下经受碱交代作用的产物。一般与侵入杂岩没有明显的成因联系(少数与碱性侵入杂岩有关),具有独特的岩石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交代岩的基体可以是酸性或碱性侵入岩,也有喷出岩,但主要是沉积-变质岩。 近十多年来,在苏联各地区以及非洲等地陆续发现各种类型的碱性交代岩体。研究表明,碱性交代岩中蕴藏着丰富的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已查明有Be、Nb、Ta、zr、TR以及冰晶石、萤石、霞石、蛭石等矿种。因此,碱性交代岩已成为稀有元素矿床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有关资料,本文将其主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