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     
《环境》1996,(5)
环保市场急需25种技术和装备据有关信息,当前我国环保技术市场迫切需求以下25种环保技术和装备:1.含铁尘泥利用技术。2.焦炉装煤、出焦除尘技术。3.烧结机机头烟气脱硫技术。4.石化厂废水处理装备、综合废水处理技术。5.乳化液高效油水分离技术。6.原油加碱脱硫及碱渣处理技术。7.油田废水高效过滤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全国环保设备监测仪器工厂技术能力及产品介绍》开始编辑近年来,全国环保设备、监测仪器等产品迅速发展,生产厂家和产品成批涌现,已形成一个新兴的工业体系.为了加强开发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的联系,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正在组织编辑出版《全国环保设备、监测仪器工厂技术能力及产品介绍》一书,详见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发(85)网字第10号文.希望参加《介绍》又没有收到该文的单位,可向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办公室联系了解详细情况.根据实际工作进程,订于今年12月底正式出版并向全国发行,接受资料截限日期延至11月31日.联系人:戎玲玲.地址;北京安外立水桥全国环保科技情报网.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5,43(8)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环保”或“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废物管理和环境服务的高科技环保企业,香港及深圳A+H两地上市公司.公司下设40余家分子公司,业务覆盖16个省份、地区、26个城市,拥有超过10,000家客户,逐步形成了覆盖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中西部地区的以工业及市政废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4.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大量资源耗损和环境污染.将节能环保理念应用到建筑和园区建设中,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势在必行.分别从建筑保温、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生态建设三大方面介绍了节能环保技术在园区中的应用,并计算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节能环保技术能大大减少碳及烟尘的排放量,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5.
孙钰 《环境保护》2012,(4):33-35
环保产业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技术保障及促进污染减排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有利于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综合解决环境问题.就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本刊记者日前对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总裁文一波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保工业协会重庆分会于7月27日召开了1989年第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到会的有分会副会长徐素碧同志、副秘书长彭守纯同志、办公室副主任罗泽秀同志、重庆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张明发同志及分会各位理事和特邀代表等共32人. 会上,徐素碧、彭守纯同志分别传达了第三次全国环保会议关于发展环保产业的精神和中国环保  相似文献   

7.
简讯     
简讯《化工劳动保护》(安全技术与管理分册)是化工安全管理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化工劳动保护》是我们化工安全管理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从创刊至今十余年来,每逢我们收到新出版的《化工劳动保护》总是争相阅读:首先,将全刊内容大致浏览一遍,对其中“针对性”、“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2012,(Z2):594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5.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6.国内外工业环保技术信息(最新的发明创造或新建工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会讯、展讯的报道。二、对稿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浅谈住宅小区管道分质供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小区分质供水是中国水工业领域新兴的产业,是创造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住宅小区安装分质供水工程主要应用的净水技术包括机械处理技术、活性碳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消毒技术等.分质供水的管网布置方式及管材选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分选技术是城市垃圾处理的关键.本文对当今垃圾分选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现存的缺点及技术和环保要求,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高环保干部的执法水平,重庆市环保局于1989年7月4日上午对全市专职环保干部进行了一次环境保护法规知识考试。市环保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和各区、县共1516名环保干部在分设的24个考场参加了统一考试。据统计,考试及格率为99.8%,有106人获得100分的优异成绩,90分以上占参加考试人数的81.33%。  相似文献   

12.
污染底泥是水体最主要的内源,存在污染物二次释放的风险,而环保疏浚可以有效地清除污染底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及其释放风险,因此近年来该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环保疏浚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清除河流、湖泊(水库)水体污染底泥中累积的污染物,并对浚后污泥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为污染河流、湖泊(水库)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发挥工程作用.作为湖泊、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疏浚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之一,也是湖泊河流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但底泥疏浚同时也存在疏浚效果不理想、可能造成原位扰动与异地污染、改变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生态风险.研究显示,未来环保疏浚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包括:① 基于调查评估基础上的污染底泥分区、分类环保疏浚及处理处置研究;②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区域生态修复一体化设计研究;③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浚后干化-处理处置-资源化集成技术研究;④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处理和资源化全过程监管评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X一12(X)3(X众)1超重力技术及其在环保中的应用/赵晓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工环保/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2(X)2,22(3)一142一145环图X一32 超重力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强化传递过程的技术。国外对该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在下述方面:1.蒸馏、精馏;2.除尘、除雾,烟气中二氧化硫及有害气体的去除,液一液分离,液一固分离;3.对天然气的干燥、脱碳、脱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4.从受污染地下水中吹出芳烃、化学热(吸收解吸);5.旋转电化学反应器及燃料电池(快速去除气泡,降低超电压);6.聚合物脱除挥发物等。国内主要…  相似文献   

14.
《环境工程》2012,30(5):149
<正>《环境工程》杂志是综合性、应用性的环保科技刊物。重点报道工业污染防治的先进实用技术。一、征稿内容1.工业领域产生的污水、烟尘、有害气体、固废、噪声等的污染防治技术及其监测、评价、节能技术等。2.创新或改进工业污染防治的工艺、设备、方法、材料等。3.综合利用技术。4.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和运行管理的经验。5.国外的或已引进的先进环保技术及国内示范工程的介绍。6.国内外工业环保技术信息(最新的发明创造或新建工程中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会讯、展讯的报道。二、对稿件的要求1.格式可参照本刊。一般包括题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甘肃内陆河流域建厂比较早的某造纸企业技术提升前后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及环保效益变化情况,分析了技术提升中生产方式变化情况:现有的生产方式基本为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大气污染基本没有主动防御措施,生产废水混合进入污水处理厂,致使污水处理厂负荷过高;生产技术提升改进了生产工艺,提高了废水及固废循环利用率、改造了生产线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及技术,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归纳总结了适宜于甘肃内陆河流域工业生产技术(造纸行业)提升中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加强对环保产业的研究尤为重要.而专利是新兴技术的重要衡量指标,能够反映最新的产业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信息产业飞速发展而环保技术服务业相对落后的情况,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环保技术设备网上交易、环境工程项目网上招投标、环保技术网上支持及其他方面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环保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环境社会系统视角对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我国1995─2005年环保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科技水平、环境状况、公众环境意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说明我国的环保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科技水平是第二重要影响因素,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好地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强环保技术研发是当前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全球环保产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美国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与激励措施,其环保产业政策的发展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介绍了美国环保产业的范围和发展现状,从环境管控、环保技术、产业化、财税支持和环保贸易等方面分析了美国环保产业政策框架.最后,结合美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未来环...  相似文献   

20.
做好环保需要两条腿支撑,一是管理,二是技术.我国环保己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史,但其发展主要是环境管理工作的发展,环保技术的开发则未能与环保的现实需求同步.常被提及的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以及法规体系、政策体系建设,都是环境监管服务,加强执法、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等也以实现有效监管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