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气温与事故     
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表明 :各种工伤事故的发生 ,除了肇事者本人技术水平低劣、作风粗枝大叶或违反操作规程等主要原因外 ,与气温的变化密切相关。有人对南昌某工厂历年事故资料作过统计 ,发现炎热的6、7、8、9四个月是事故高发期。其他厂矿也有类似规律。另有一项研究表明 :当工作环境处在最佳工作温度即18℃~21℃时 ,工伤发生率最低 ;越出此范围 ,无论过热或过冷 ,工伤事故都会增加。在气温超过24℃时 ,平均发生的工伤数较18℃~21℃时增加23% ;在13℃以下时 ,较18℃~21℃时增加32%~35%。对矿工中病假3天以…  相似文献   

2.
据专家研究,温度、湿度均对人的情绪有影响。气温在20℃-22℃的情况下,人心情舒畅;在18℃-20℃时人的工作效率最高。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不仅大汗淋漓,而且心情烦躁,易产生过激行为。气温过低时,人会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感到沉闷、情绪低落。气温低于4℃严重影响思维效率。  相似文献   

3.
据专家研究,温度、湿度均对人的情绪有影响.气温在20℃-22℃的情况下,人心情舒畅;在18℃-20℃时人的工作效率最高.当环境温度超过34℃时,人不仅大汗淋漓,而且心情烦躁,易产生过激行为.气温过低时,人会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10℃以下时感到沉闷、情绪低落.气温低于4℃严重影响思维效率.  相似文献   

4.
矿井作业场所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是矿井环境的气候条件。这种条件,主要产生于各种热源放出的热辐射。它可使周围物体温度增高,并直接或间接以辐射、对流、散热的方式作用于人体。当人体因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与人体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的热量相等时,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人体温度正常,自我感觉舒适。若气温超过37℃,人体就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烦闷,严重的可引起中毒。针对矿井的特殊环境,《矿山安全条例》对温度作出了规定:“井下工人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超过时,应当采取降温或其他防护措施。” 矿井产生高温裔汇的主…  相似文献   

5.
温度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工作环境的最佳温度是18℃~21℃,此时工伤事故发生率最低,超过或低于这个温度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升高.比如,高于24℃时,事故发生率要高出23%,低于13℃时则要高出32%~35%,差别可谓大矣.这是因为人处于18℃~21℃感觉不冷不热,很舒服,愿意展示自己的本领,劳动产生的热量也容易及时散发,累了也不感到疲劳.而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人的体温得不到正常调节,热量失衡,就会引起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不是心烦意躁就是陷入情绪低谷,精神难以集中,极易导致操作失误和麻痹大意,事故隐患就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掌握了温度变化与安全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人为改善温度,为生产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是头暖.做好头部保暖,是一个重要的防寒措施.据生理专家研究,人体有大量的热量是从头部散发的,当环境气温在15℃时,不戴帽子又不运动的人,会从头部散失人体总热量的三分之一;在4℃时会散失总热量的二分之一.因此,在寒冷的冬天里,老年人外出时一定要注意护首,戴好帽子,防止伤风头痛.  相似文献   

7.
春天要注意防"风"。先了解一下风对人体的影响。气流即是风。一般认为在气温〉18℃时,室内微小气流(0.1~0.2米/秒)对穿衣服者的体温调节不起作用,气流从0.5米/秒起开始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和主观感觉。低气温时,气流能加强热的传导和对流,促使身体热量散失增快。当气温在36℃以上,气流使人体皮肤温度上升,并使汗液大量丧失,致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气流还能影响人的神经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8.
春天要注意防"风".先了解一下风对人体的影响.气流即是风.一般认为在气温>18℃时.室内微小气流(0.1~0.2米/秒)对穿衣服者的体温调节不起作用,气流从0.5米/秒起开始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和主观感觉.低气温时,气流能加强热的传导和对流,促使身体热量散失增快.当气温在36℃以上,气流使人体皮肤温度上升,并使汗液大量丧失,致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气流还能影响人的神经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外研究统计表明,工伤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特点:一、昼夜24小时中,12—18时工伤频数最高,其中16时至17时则又显著高于其平均值.二、一周内以星期六发生工伤频数最高,这跟人的精神与心理作用有极大关系.三、就季度看,以春季频数最高,这跟“春困”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方某省1988~1992年工伤发生情况的调查,五年间工伤事故数、工伤死亡率及重伤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煤炭、交通、建筑三个行业的工伤死亡人数约占工伤死亡总数的50%;县以下乡镇企业中的工伤事故数、死亡率及重伤率均居首位。工伤事故中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体打击、触电、高空坠落;引起重伤的原因集中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和高空坠落。因此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上,要采取一些强有力的干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工业企业及那些易发生工伤事故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三大职能之一。我国的工伤保险工作从侧重于伤害补偿,正逐步走向以控制事故源头、积极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新时期,广东省深圳市努力探索建立工伤预防与工伤保险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深圳市工伤预防工作已初见成效,全市补偿事故率(以待遇补偿人数测算的工伤事故率)2004年比上年下降11%,2005年同比下降了5%,2006年同比下降了18%,2007年同此下降了9.8%,基本杜绝了群死群伤的重大或特别重大工伤事故。  相似文献   

12.
危险化学品固有的危险特性决定了高危行业的独特属性。2020年12月18日,在人社部、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要瞄住盯紧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危险化学品等工伤预防重点行业,从提高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入手开展工作。2021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发文.  相似文献   

13.
人身体上的水分约占人体重的60%,其中细胞(如脂肪细胞等)内的水分是细胞外的两倍。安静时,人体热量主要由内脏器官如肝、肾、肠等产生,肌肉只产生总量20%左右的热量。运动时就大不一样了。在大强度运动时,肌肉产热量可达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工伤事故频率和工伤事故严重率的上升或下降,是衡量劳动保护工作做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伤事故频率,是指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在一个相当时期内(每月、季、年)1,000职工的平均工伤人次数,其计算公式是;工伤事故频率=工伤事故次数/平均在册职工数×1,000 例如,某厂一年内发生工伤事故35人次,平均在册职工数3,000,则该厂年工伤频率为35/3,000×1,000=11.6‰。这就是说,该厂一年内平均每1,000职工中发生了11.6次工伤事故。 看一个地区、产业或一个企业单位工伤事故的情况,除工伤事故频率的高低外,还应当看工伤事故严重程度。工伤…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不仅可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 ,而且还会影响人的情绪 ,使精神状态发生改变。温度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通常 ,气温在2 0~ 2 2度的情况下 ,使人心情舒畅 ;在 18~2 0度时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最高。当环境温度超过 34度时 ,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暑难受 ,而且使心情烦躁 ,易产生过激行为 ,气温过低时 ,令人萎靡不振。当室温降到 10度以下时使人感到沉闷 ,情绪低落。低于 4度时 ,严重影响思维效率 ,工作质量下降。气压也影响人的情绪。天气变暖 ,出现低气压 ,使人烦躁不安。尤其是神经官能症病人 ,易出现情绪波动、失眠等症状 ;有抑郁症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高温,人究竟能忍多久?资料显示,人体的热感与空气湿度有关,当气温高于28℃,绝对湿度(以水汽压表示)大于30百帕时,人就会感到又闷又热。据实验,人如果在45℃的湿空气中呆上1小时,就会发生中暑昏迷。气象部门规定,我国高温灾害性天气的标准为:长城以南,最高气温≥38℃,或最高气温达35℃同时绝对湿度≥34百帕;长城以北,最高气温≥36℃,或者最高气温达33℃同时绝对湿度≥32百帕。人体的耐热本领虽很强,但也是有限度的。当气温和湿度高达某一界限时,人体的热量散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超过人的忍耐极限,造成死亡事故。高温天气尤其是超过…  相似文献   

17.
话中暑     
中暑是一种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是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所造成的。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冬天或夏天,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6.5-37℃之间。这是由于人体本身有着调节体温的中枢,使人体产生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保持平衡。人吃的食物在体内产生的热和肌肉活动产生的热叫做“体热”。体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放散出来。一种是当空气温度比人体皮肤温度低的时候,皮肤把热传给身体附近的空气,由空气把热带走,这叫做“对流”。一种是身体将热直接放射到周围的物体上,这叫做“辐射”。另一种是出汗,当大气温度超过33℃时,对流和辐射散热几乎停止,人体主要靠出汗散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外资料综述近几年来,工伤事故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安全工作人员讨论的主要问题正确而有效的分析方法会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是传统的分析方法着重于分析危险的工作环境。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只有10%工伤事故是由于危险的工作环境造成的 90%的工伤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的操作引起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与分析要重视一点一滴地收集信息多收集而不用要比需要时而没有收集好得多。目前经常忽视的方面有工人开始上班或轮班的时间:环境状况包括气温和湿度;受  相似文献   

19.
高温与人体     
魏红 《劳动保护》1994,(6):43-43
高温与人体夏季,气温升高,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如体温升高、排汗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食欲减退、肌力减退及尿量减少等,往往由此引起工作效率降低,工伤事故增多,甚至发生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受到的影响则更大。因此,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是...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中小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江苏省某市2001—2004年发生在中小企业的工伤死亡事故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市工伤死亡事故集中发生在非煤矿山、建筑等6行业的中小企业中,事故类别以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6种为主;工龄较短的中青年职工在罹难者人数中所占比例较高;工伤死亡事故的发生频率夏季高于其他3个季节;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笔者认为:应促进企业增加安全投入,尤其要重视“软”投入;监管部门要明确安全监管重点,分类分级管理企业,以控制和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