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借签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污染特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2.
王彬 《环境科学》1985,(3):88-90
城市环境噪声测量中网格布点数的研究,其目的之一是探索在允许测量误差的范围内,以最少的网格点数来正确反映环境噪声的污染情况。这方面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结果。对L_(50)研究结果,网格测点数与因测点数不同引起的测量最大偏差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回归方程为  相似文献   

3.
大气环境质量的常规监测,其测点布局的合理性、代表性需要研究,在原有测点的基础上可充分利用多年来监测结果的统计资料,筛选既满足一定的测定允许误差、又足以用最少的测点数来准确反映总体主要特征时空分布的采样点。本文应用功能区规划布点,通过一年的硫酸盐化速率监测数据,对测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48条交通路段进行布点监测,监测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优化出切合实际的铁岭市城市交通噪声的测点.  相似文献   

5.
Fisher最优分割法是用离差平方和来表示同类样本之间的差异程度,通过简便的计算步骤和作图,确定最优分类数,使同类样本间的差异最小,各类别样本间的差异最大,并用F检验法检验最优分类数的合理性。文章根据Fisher最优分割法的理论内涵,研究其应用于酸雨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可行性。以漳州市沿海区域监测点为研究实例,用Fisher最优分割法确定最优的分类情况和最优的优化布点方案。结果表明,原布设的9个监测点用Fisher最优分割法优化为3个典型点位,可客观地反映漳州市酸雨控制区的整体污染状况和污染趋势,该方法理论内涵直观、计算简便、重复性好,对环境质量监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气环境监测最佳点集因子逐步筛剔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运用连续的大气监测历史资料进行单污染物主因子逐步筛剔和基于不同污染物的优化测点集比照方法确定城市大气环境监测最佳布点集,给出了佛山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的成功应用实例,并讨论了该数值优化方法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周秀贞 《福建环境》1996,13(4):15-16
根据等效声级Leq与车流量N的关系,提出了当流量在于1000辆以上时,“以车流量分流大的路口为准进行布点监测,而车流量分流不大的路口不作为路段,而反它当在整个路段”,这样用优化布点的方法,以少的测点就能反映交通噪声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广州市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大气测点及分析方法变化情况.通过新旧测点同期SO2浓度数据分析对比,指出GENS大气新测点布点更合理,SO2浓度监测结果更能反映广州城区大气中SO2的总体水平.新旧测点的SO2浓度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噪声测量中布点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概念及动态规划方法对环境噪声测量的布点数进行优化研究。所建立的模型试用于厦门市环境噪声布点数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水质监测项目及其测点优化的对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对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质监测项目与测点的相关性;讨论了厦门地区水质监测项目与测点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江河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河水质监测断面应掌控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一条河流上现有水质监测断面是否存在功能相似的邻近断面,水环境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近似地展现一条河流任意位置的水质情况,二者结合即可解决缺乏实测数据的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问题.以我国某条大河为研究实例,运用物元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以及一维水环境数值模型结合物元分析法研究其水质断面优化问题.研究发现该河现有15个监测断面需要去除2个,同时需要增设2个新的水质监测断面.通过实地调查,该优化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河流水质监测断面的合理布设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发展,水质自动站在重点监测断面中作用日益凸显,笔者结合水质自动站运行管理和维护中常见的问题,对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因素的进行了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安徽省现有水质自动监测站布设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指出了现有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水环境质量预警和水质断面目标考核两个优化布设目标。就水质自动监测站点位优化的筛选方法进行研究与讨论,提出“理论筛选一现场调研一综合打分”三步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布点三级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斐法确定权重,建立了合理性综合指数评价体系细则,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国界河流水质状况分析,对其网络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能力、监测设备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加速基层网络环境监测站的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试运行与验收过程中,总氮自动分析仪测量值(C自)与实验室监测值(C实)始终达不到比对监测要求.本文对总氮自动分析仪比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比对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处理措施,最终通过比对,为今后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总氮仪器安装、调试、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映秀湾水电站河流水质情况,通过研究河流水质浊度及泥沙的海量数据,使用自动在线监测技术,对水质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采用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一体的设计方式,分别对水质自动监测子系统与水质监测分析信息化子系统设计,实现水质浊度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监视、分析及决策功能,通过对数据实时监视、动态报警和发展趋势分析,为汛期水电站水轮机组及用水设施运行提供信息支撑,提升发电站机组发电运行效率,为泥沙含量较多的水电站提供实时在线监测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王普力  陈程 《环境科技》2007,20(2):61-63
通过对水质自动监测站现状的调查、了解,并结合工作实践,揭示当前水站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并阐述了一些观点和见解,以求引起相关单位的注意和改善,同时也想以此促进水站更好地发展和运行.  相似文献   

18.
选取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EM数据对保护区内随机布设的水质监测点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并提取单元内的相关指标建立监测点背景特性量化模型,基于量化结果提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监测方案,建立背景值数据库.选取研究区自然属性指标与空间属性指标,以空间叠置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背景值分区,最终将黑龙江省分为六大地表水水质背景值地理分区,并计算了各分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表征范围.表征范围显示:依据现行标准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内水质背景值已超出Ⅱ类水质标准限值.因此,基于水质背景值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结果表明方法切实可行且优于单因子评价法.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制定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评价方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EM数据对保护区内随机布设的水质监测点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并提取单元内的相关指标建立监测点背景特性量化模型,基于量化结果提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监测方案,建立背景值数据库.选取研究区自然属性指标与空间属性指标,以空间叠置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背景值分区,最终将黑龙江省分为六大地表水水质背景值地理分区,并计算了各分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表征范围.表征范围显示:依据现行标准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内水质背景值已超出Ⅱ类水质标准限值.因此,基于水质背景值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结果表明方法切实可行且优于单因子评价法.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制定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评价方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