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准确获取环境污染的动态信息,及时对环境问题进行预警,分析了污染源自动检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有效运用的措施:建设污染源监控中心,强化自动检测效率;完善和优化污染源监控系统,确保检测工作合理开展;合理设计检测内容;使用自动化检测数据库.提出污染源自动检测管理建议:构建完善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管理进行了浅要分析。在介绍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管理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门市加大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对污染源的监控能力,让信息化介入环境保护事业中。相对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式,污染源在线监控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其数据在提高监督执法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因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运营和管理的问题,目前江门市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结合江门市的实际状况,可从监督管理、第三方运营和计量检定等方面解决改善现状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粤绿讯     
《环境》2012,(10):53-54
全省重点污染源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培训班在广州举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督促排污单位持续改进环境行为,提高重点污染源企业环境管理水平,9月3日至5日,受省环保厅委托,省环保宣教中心在广州举办了全省重点污染源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培训班。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常务副局长陈文韬、大气处副处长戴萌等在培训班上介绍了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管理工作情况及政策法规、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管理监测规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重金属企业环境管理等。新纳入2012年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的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黄牌、红牌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5.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各级环保部门实施污染源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保障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可靠、稳定和高效运行,更好地发挥监控数据的作用,是环保监管部门需要分析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是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的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控,达到防止污染、应对污染事故发生和环境执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污染源在线监控是保护环境与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长治市已经在一些重点污染源上实施了在线监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根据长治市重点污染在线监控工作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提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预警体系构建相关建议,以期为充分发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为污染源精确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工业化生产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在环境上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因此,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污染源进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要使污染源监控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结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污染源监控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与基础是准确核定污染源的产、排污数据,现行污染源管理模式存在"部门分割、各管一面、数据不统一"的弊端,亟待对其组织形式、部门分工、管理模式等进行调整优化。通过SWOT分析方法论证污染源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风险,探讨污染源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按照实现企业排污申报登记"三表统一"、提高环保工作效率,实现污染源数据"三库合一"、统一环保数据,实现环保部门"三权分离"相互制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等目标,对环境保护各职能部门业务分工进行梳理、重新整合配置,确立基于信息共享的新型环境保护业务流程的实现途径与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字环保的提出,为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目标。本系统根据葫芦岛市环境保护的需要,整合各种污染源数据,建立Oracle数据仓库,利用GIS技术、网络技术等完成对污染源数据的管理、统计与发布。  相似文献   

11.
如何管好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怡 《环境保护》2013,41(9):56-57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全国最大的环保物联网,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成运行,给环保领域带来了信息化管理的飞跃发展,使环保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环保人不再劳累奔波,通过上网查询自动监控系统就能知道企业的排污运行情况。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用,节约了办公经费,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使环保工作走上了信息化时代,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字环保"是环境保护与相关污染源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向公众负责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环境监测与优化、污染源管理、政策制定等信息,并进一步探究环境管理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信息技术在污染源动态管理中的应用,强化了环保在线监测数据功能,完全实现了从污染源源头进行有效监管和各种环境管理数据的多维角度管理控制。同时提供区域环境状况分析的基础数据信息共享,为环保系统领导减排决策提供详实的、可视的污染源专题信息,对加强环境管理能力,提升决策分析水平,推进污染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的业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协同管理各监控业务子系统及应用业务子系统中污染源信息的方法,统一集成了各业务子系统的污染源数据,重点描述了协同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统一协同的设计流程。通过污染源统一协同平台的设计和建设,为江苏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是一套软、硬件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集数据采集、数据传榆、数据应用、有机反控、信息发布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系统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现现场数据实时采集,主站基于Web Service结构,利用GIS系统进行界面展现.系统集水、气、声等污染因子的监控于一体,支持南京市污染源管理业务的全过程,提高了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环境监察的水平与针对性,强化了对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工作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会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而减少固定污染源废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但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由于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生态保护,工业废水、废气破坏着生态环境,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2.67亿元。近些年,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成为了我国基本国策。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是为环保工作开展提供可靠数据的重要技术手段,影响着环保工作质量,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监测数据是污染源控制的重要依据。本文将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3,(4):38-39
远程控制快速反应我司建有一套污染源监测监控在线系统,并与环保局联网,实现对排污口实时监测与监控。当污水排放异常时,系统能快速反馈,及时作出处理,由环保监控管理中心管理,实现超标污水不排放,进行有效保护环境。我司另建有一套视频监控系统,整个环保区域都在视频监控之下。此系统并入公司内部网络,可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对环保部人员、设备运行状况、水质状况等进行管理。同时,公司环保部还配备一个环保化验  相似文献   

19.
张峰  江伟 《环境保护》2022,50(9):58-6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复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便于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实时监控污染源,有力弥补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监测能力不足、监管缺位等问题。但是,随着监控技术不断成熟、污染源自动监控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自动监控数据量更加庞大,异常数据不断增多,仅依靠人工统计分析和处置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如何开发、应用数据资源,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污染源是中国环境保护监管的重要对象。文章从回顾中国污染源管理及污染源数据资料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污染源编码规则体系的组成框架,分析了污染源编码规则体系对环保监管业务的必要性。基于框架研究,阐述了编码规则体系中排污单位编码、产污设备编码、排污口编码、污染物处理设施编码的赋码对象、编码规则及编码应用说明。基于面向污染源产排过程的编码方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污染源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框架,阐述了支撑平台系统的污染源数据库群组成结构,对促进环保部门间的污染源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环境信息化投资效益,提升污染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