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居环境作为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系统,是人类生存、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区域环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兰州市地处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态环境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须从兰州市目前的实际出发,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同时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提倡一些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到循环经济的提出,是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把经济和环境系统人为割裂的弊端,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经济体系转轨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流涛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9):1702-1708
利用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在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框架下测度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评价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并考察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发展与环境协调性整体偏低,并且研究期内呈现波动状态;不同省(市)环境与农业发展协调性差异较大,其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变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环境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这应是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闫广华 《环境保护》2013,(24):65-66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代表了现代旅游发展新方向。长白山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进而实现本地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与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与各行各业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北京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是如此,尤其是如何与首都建设总方针保持协调一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北京市从环境保护角度,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可以把环境分为三大圈:第一圈主要是75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环境圈;第二圈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圈;第三圈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环境圈。一、城市生态环境圈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污染约束视角的农业技术效率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1997—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框架下测度环境污染影响下的农业技术效率,并探讨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①1997—2009年间全国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总体上呈现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环境技术效率普遍较低;③影响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农业环境质量需求进一步提高,也有更大能力和意愿进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从而促进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提高;种植业结构和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动都会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产生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环境管理政策对农业环境技术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失误和教训.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们不仅面临着来自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威胁,而且在自身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的破坏问题,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也是人类一切生活与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随着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未来人类的生存。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措施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但是,城市中水环境的污染、空气污染和雾霾天气仍然是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首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加强对环境的治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变成了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课题。随着城市文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强,人们已经开始利用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来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现行状况,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强的环境改善方案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快速、蓬勃发展的乡村企业对繁荣乡村经济,改变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规划,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乡村企业及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本文通过运城市乡村企业的污染调查,论述了运城市发展乡村企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危害,分析了乡村企业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与症结,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乡村企业环境污染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喻示了乡村企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共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生产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农业自然资源支撑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脆弱农业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牛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牛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不可或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宋晓虹  欧敏 《环保科技》2001,7(3):41-45
贵州有“公园省”之称,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贵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优美的旅游生态环境。但其现存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对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着制约作用。因此,加强贵州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4.
侯晓慧 《环境工程》2022,40(3):234-235
<正>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科学进展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环境工程改革、实现绿色长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自然生态环保领域内的进展节奏,也标志着一个国家再面临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时的治理能力与管理效率。上述技术发展影响与当下的生态环保背景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了近几十年内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提升环境科学领域内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实际能力已然成为现阶段该领域管理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态财富,又是经济社会财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的关键是将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社会财富。"两山"转化一方面由利用绿水青山自然生态财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实现,另一方面依托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经济发展要素实现。绿色金融具有筹措资本、配置资源、强化激励约束等功能,应该在"两山"转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有效助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建议推进绿色金融2.0改革、建立长效法律政策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高度重视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在"两山"转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1~2005年邗江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制约度计算,对限制邗江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5年邗江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循环利用。进而探讨当前邗江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化调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政策是用来规范和约束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完善程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环境正义是社会公正的一部分,并逐渐成为影响各国政府环境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现有环境政策研究在税费、污染物交易市场等经济相关领域成果丰富,而在政策执行和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正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地面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地面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使用及钻井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钻井泥浆池对地表水威胁;采排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钻井泥浆处置;地面开发活动过程中地表开挖对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可使煤层气地面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环境可接受范围内,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实现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现代“石油农业”,在200年的时间里,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污染带来的食品污染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从而迫使各国转而研究可以替代“石油农业”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由此应运而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已经造成国土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中部地区都是农业大省,在人口压力必须自我消化的背景下,唯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可能步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本课题是基于安徽沿江地带芜湖市及所辖三县的实证调研,试图通过对芜湖地区生态现状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为安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样本。  相似文献   

20.
企业生态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具有与生物高度相似的成长性、竞争性、环境适应性、周期性等特征。循环经济作为近些年兴起的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进行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此,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学原理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