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南沙地区是广州城市空间“南拓”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南沙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南沙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详细分析了南沙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为南沙开发建设中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三江平原湿地现状,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与湿地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了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景观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山包湿地景观保护与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兴国 《环境科学导刊》2008,27(1):31-33,91
针对大山包湿地的保护价值及其在黑颈鹤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何合理进行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山包湿地的保护价值及其在黑颈鹤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何合理进行湿地景观的保护与开发,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陕西黄河湿地保护的统一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平宇 《陕西环境》2002,9(4):21-23
陕西黄河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湿地之一,是多种鸟类栖息与多种候鸟迁徒中转、繁殖的重要区域。长期以来,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区域内虽然建有几处自然保护区,但各地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监督管理,没有达到保护的预期目的,只有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统一开发利用,才能使黄河湿地保护的生态效率、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来开发前分布着广阔、成片的平原沼泽湿地,由于近几十年开发建设,原始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本文通过湿地经济价值分析,说明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滨海类型湿地之一,是丹东市重要的自然资源。通过详细地分析目前保护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价值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提出了保护区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在开发中寻求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敦煌阳关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明显的特点。人为活动对该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的严重威胁。这也对该湿地功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阳关自然保护区内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开展湿地资源监测、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本文对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湿地缓解银行——美国湿地保护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美国联邦湿地政策经历了从湿地开发到湿地保护的演变过程,湿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显著下降.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一些湿地保护制度创新,美国湿地面积出现了增加的趋势.本文对其中的湿地缓解银行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与评论,并指出缓解银行在实现湿地"零净损失"和"总体增长"的政策目标方面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湿地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江西湿地的主要特点,论述了江西湿地在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湿地及其保护和利用——以洪湖湿地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阐述了湿地的定义,并以洪湖为例,从水文、土壤、生物组成和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论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而提出湿地保护和利用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只有对湿地进行充分的保护,才能使其持续地为人类提供财富。  相似文献   

12.
湖北网湖自然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根据网湖自然保护区的特征,通过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面积适应性、人类干扰、稳定性7个评价指标,运用指标赋分法和加权平均分法进行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很好,气候适宜,动植物种类丰富,并且由于该区域目前经济处于初步发展中,人为干扰对其影响较小,因此短期内其生态环境质量会相对稳定,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同时针对网湖湿地目前所存在的威胁以及国家在治理和恢复其他湿地保护区的经验,提出了几点关于网湖湿地建设和远景开发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滩湿地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社区居民对滩区湿地保护的认知及利用诉求,是探索兼顾社区利益的河滩湿地生态保护模式的基础。以黄河孟津湿地扣马段为例对滩区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了意愿调查,结果表明:71.96%的被调查居民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但是严格划地保护、禁止开垦利用而伤害到其根本利益是无法接受的,这种矛盾正是目前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的根本原因。90.5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地减少和鸟类啄食造成作物减产,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政府理应给予补偿。对于湿地用途的期望,受访者意见非常分散。只要处理好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利益关系,多数居民是能够理解并参与湿地保护工作的。  相似文献   

14.
江苏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四方面构建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定量评价江苏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结果是江苏126个湿地资源分布区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总分值在36.64~72.98之间。依据各湿地分项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湿地资源分为4种旅游开发类型,即高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资源、低适宜性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高适宜性湿地、适度开发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与经济发展同步开发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暂时限制开发低适宜性湿地的建议,并提出坚持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公益性的思想。同时对湿地资源旅游开发中一些未有定论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与珍稀水禽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位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工程建设将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在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建设对该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结构与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后半叶,三江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虽然为国家粮食供应做出了贡献,但大片湿地遭到破坏。现在为拯救中国这块唯一保持原始面貌的淡水湿地,当地政府制定了具体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条例。建立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终于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为了加深人们对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意义的认识,本文从分析三江平原湿地的自然状况、三江湿地开发对当地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入手,论述了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模式划分为防护型湿地、资源利用型湿地、水质净化型湿地和湿地公园。水质净化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河水水质净化、面源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等领域。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面积缩减的弥补和平衡,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EU is committed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and to increase security of its energy supply. Bioenergy from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 plays a key role for both. Concurrently, the EU agreed to halt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within its member states. To fulfil the biodiversity target more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sites need to be designated. There are arising concerns that an increased cultivation of bioenergy crops will decrease the land available for nature reserves and for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To assess the role of bioenergy in light of possible negative impacts on ecosystems, the European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Sector Optimization Model (EUFASOM) assesses simultaneously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land us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assessment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bioenergy production on European wetland allocations by incorporating the spatial wetland distribution model SWEDI into EUFASOM. Results show that bioenergy targets increase land competition and thus marginal costs of wetland preservation but also of food prices. The designation of national wetland conservation targets, on the other hand, stimulates land use intensification in countries without these targets and here only a transfer of environmental stresses takes place. The model is able to illustrat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