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蔬菜产地土壤Cd、Hg、As、Ph、Cr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省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略高于20世纪80年代背景值外,其他4种均未超出,总体质量较好,然而各检测点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苏南部分地区污染较重,且部分点Cd、Hg、As远超过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值(GB/T18407.1—2001),表明苏南部分产地已不适宜生产无公害蔬菜。以GB/T18407.1—2001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4,属1级安全。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0.30、0.29、1.20,即苏南为3级土,属轻污染,苏北、苏中为1级土,属安全。苏中、苏北明显好于苏南。全省有15%蔬菜地土壤已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苏南,且Cd、Hg分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了95份土壤样品中铅、镉、铬、砷、汞的含量水平。土壤中铅、镉、铬、砷、汞的含量分别在6.44~153.10mg/kg、0-0.682mg/kg、5.82~101.60mg/kg、0.04~45.36mg/kg、0.01~O.32mg/kg之间。就污染的普遍性而言,铅污染最为普遍,其次是砷污染;就污染的程度而言,镉污染最严重.其次为砷、汞。对比今昔污染变化.广州市土壤污染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努力。土壤中镉、砷、汞三种元素的变异系数,特别是镉的变异系数较大,这可能预示着点源性污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南京地区总共采集土样36个,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对南京市土壤重金属Pb、Zn、Cr、HB、Cu的污染状况作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南京近郊重金属污染以汞和锌为主,江宁县附近为污染重区。污染原因有:工矿企业废物的排放;各类肥料和农药的施用;生活垃圾的农用。在评价的3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中污染比较严重的是受人为影响比较大的菜地和水田,说明人为影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某污灌区土壤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安徽蚌埠某污灌区的土壤及蔬菜进行取样调查,分别测定其重金属As、Pb、Cr、Cd和Hg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污灌区土壤及蔬菜的污染状况,并结合EPA MMSOILS模型评价了当地食用蔬菜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As、Pb、Cr、Cd和H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82、3.685、1.397、0.381和0.151 mg·kg-1,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级标准(pH值为6.5~7.5)相比,Cd含量超标,其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27。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931,表明土壤污染情况已处于警戒范围内,主要因素是Cd污染。蔬菜中各重金属含量符合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各重金属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Pb、As、Cr、Cd和Hg。食用蔬菜中Pb、Cd、Hg和Cr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均较低,风险指数分别为0.40、0.07、0.12和0.06,而As的风险指数达1.12,暴露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苏北盐城湿地土壤重金属Pb、Cu、Cr、Cd、Zn污染状况,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壤中Pb、Cu、Cr、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28、27.55、57.71、1.04、70.05 mg·kg-1,除了Cd有97.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余均未超过二级标准.除Pb含量分布变化幅度较小外,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分布变化幅度都较大.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研究区域的Pb、Cu、Cr、Zn存在相关性,它们可能来自于相似来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Cd与其它重金属无相关性,表明来源不同,可能主要来自于农业化肥的施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Cu>Zn>Pb>Cr.土壤样品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6.11,说明总体上该区域土壤已达到重度污染等级.研究区域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261.71,总体处于中度生态风险等级,并且Cd是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周泽义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1999,10(3):21-27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污染因素。表明,我国城市蔬菜中一些重金属如镉,铅等污染已不容忽视,探讨了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及我国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集了福建省26个县市158份菜园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菜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赋存特征与区域分布.结果表明,福建省菜园土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元素为Pb,Hg和Cd;元素相关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Cu,Zn,Ni和As具有伴随污染的特点,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土壤母质和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Cd,Pb和Hg在土壤中各聚成一类,说明它们在菜园土壤具有较独特的污染源,特别是Cd和Hg,其污染特征明显.而Pb和Cd虽有各自的污染源,但其污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9.
10.
以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张家港市为例, 运用不同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土壤中Cd, Hg, Pb, Cu, As和Cr的污染现状, 探讨了不同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结果的异同. 结果表明, 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标准, Hg, Cu和Cd出现超标, 但超标率都很小. 以环境背景值为标准, 六种元素超标的样点数明显增加. 以环境背景值为标准, 元素污染指数比地积累指数更能反映外源污染物导致的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状况, 而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则能反映Cd和Hg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风险. 在六种元素综合污染评价上,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和多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对土壤的污染评价总体趋势反映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东莞市不同区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对东莞市及其不同区域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上述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全市和各区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具体表现为:全市土壤Cd、Cu、Ni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4.9%,6.6%,3.3%和95.1%,均处于轻污染状态,以Pb污染最严重;土壤Cr未有超标,仅西北区域达到了警戒级水平。全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各样点间变异较大(Zn、Cr、Pb、Cd、Cu、Ni和有效Cu、Z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1.5%,54.1%,37.5%,48.8%,60.2%,57.3%和85.3%,64.7%),但对各重金属元素而言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昆明地区土壤中Cd、Cu、Pb、As、Cr、Hg6种重金属和六六六、DDT、甲胺磷、乐果4种农药含量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就其来源及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d、Cu、As、Hg等重金属对土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Cu、Hg、As、Pb、Cr,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土壤有机氯农药仍有部分残留,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很低。 相似文献
13.
沪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小麦重金属污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分路段采集公路两侧土壤及小麦样品进行重金属污染监测。结果表明,沪宁高速公路两侧距路肩250m范围内土壤和小麦已受不同程度铅污染。土壤中铅最大污染指数达3.26,铜、镍、铬、镉污染不显著。公路两侧小麦籽粒中铅含量超标率99%以上,最大超标倍数达1.73倍,锌有部分样品超标,镉及铜无超标现象。多数地段土壤铅含量在距路肩100m处较高,而小麦籽粒铅含量则多以距路肩50m和100m处较高。公路交通铅污染仍然是影响公路两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已经运营路段和正在修建路段两侧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分析,研究修建青藏铁路对铁路沿线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包括Hg和Pb。其中Hg采用氢化发生等离子发射光谱法,Pb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已运营铁路沿线重金属铅和汞具有显著的规律性变化。在铁路一侧,铅和汞含量随距离变化呈现正态分布,其最高峰值出现在距铁路50m左右。而且,铅和汞含量高于土壤背景值以及正在修建铁路两侧的土壤含量。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表明,已运营铁路段土壤的理化性质与铅和汞含量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铁路运输已经造成了铁路两侧土壤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新乡市郊区大棚菜地土壤重金属Pb、Cd、Cr和Hg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新乡市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Pb、Cd、Cr和Hg的质量分数,并参照HJ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菜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5.64、156.18、992.38、0.316 mg·kg-1。东黑堆、前河头、后河头和东水东菜地土壤重金属Cd、Pb、Cr均全部超标,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后河头土壤重金属Cd的质量分数达到33.78 mg·kg-1,超过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限值的111.6倍,东水东采样点次之,也超标66倍。除了前辛庄Hg污染超标127%以外,其他采样点重金属Hg均不超标。表层(0~10 cm)土壤重金属Hg质量分数高于耕层(10~20 cm),其他重金属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不同季节,Cr质量分数随着季节变化逐渐递增,Hg质量分数则呈递减的趋势;Cd和Pb质量分数没有明显规律性。不同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以后河头的为最高,达到了82.49,其他依次为前河头、前辛庄、东黑堆、东水东。总体上讲,新乡市近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远远超过Ⅴ级的限值3.0,前河头、后河头和前辛庄菜地土壤都处于极高风险的重金属污染状态;东黑堆和东水东菜地土壤也处于高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响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土壤微生物在受到重金属污染胁迫后,往往能够在区系组成、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对重金属作出响应。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上述响应可用来评价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为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对近年来有关重金属胁迫下土壤微生物响应的研究成果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7.
芜湖市三山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芜湖市三山区蔬菜基地采集82个农田土壤样品,测试其中的As、Zn、Pb、Cr、Ni、Co、Mn和Fe 8种金属总量和生物有效态含量,对蔬菜基地农田土壤含量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基地土壤中8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其土壤背景值,其中As(30.01 mg/kg)含量是其土壤背景值的2.83倍.与我国《土壤环境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使用年限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 1、5、8、1 1a棚龄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o、Cr、Cu、Hg、Fe、Mn、Mo、Ni、Pb和Zn的含量。结果表明 :同一使用年限的蔬菜大棚 0~ 40cm土层内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很小 ;与棚外土壤相比 ,除 1a棚龄的土壤外 ,多数土壤重金属含量随大棚使用年限的延长而有所增加 ;研究地区的蔬菜大棚土壤尚未发生重金属污染超标现象 ;大量施肥 (复合肥 )可能是导致蔬菜大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研究了南京市城市土壤母质组成、剖面结构、pH值、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重金属元素全量及其不同形态含量等理化性质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城市土壤母质来源复杂,剖面层次混乱,土壤反应石灰性、粗粒化、有机质含量升高和表聚现象较明显。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功能区的污染元素和污染程度有显著差异。综合污染程度以老工业区含量最高。依次为老居民区、商业区、风景区、城市广场、开发区。但各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异不明显。城市土壤的随机空间变异十分突出,无论是土壤性质还是重金属污染积累都如此。城市中可能存在一些高度污染的岛状区域,这在城市环境质量上必须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