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漠-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两 类实体,它们具有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特征,且绿洲寓于荒漠,异于荒漠并依一定条件互向对立面转化,绿洲化或荒漠化亦是其实例,这些现象受演替方向支配,引导两类生态系统同时沿演替轨道运转,使全局处于良性循环,对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实现持续发展将具极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荒漠、绿洲是干旱区客观存在的实体,各具有其本身的结构、功能与属性。研究表明:绿洲与荒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绿洲寓于荒漠、异于荒漠,两者又依一定条件互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对立统一体。在自然状态下,植被是其中相互联系的线索,生境的异质性是导致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原因,水是导致相互转化的物质基础.透过生态系统演替,可以使定量的水源产生一定程度差异的生态效应,从而诱导干旱区生境稳定并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荒漠—绿洲对立统一观与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新疆环境保护》1996,18(2):17-21
荒漠,绿洲是干旱区客观存在的实例,各具有其本身的结构,功能与属性。研究表明,绿注和与荒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绿洲寓于荒漠,异于荒漠,两者又依一定条件互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对立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1 项目代表性内陆干旱区荒漠绿洲农业是灌溉农业,这些荒漠中的绿洲依托着河流而形成。阜康三工河流域就是天山北麓的一个代表性流域,由博格达峰直至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上下100km多,流域面积有2170km~2。组成一个复合的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2 荒漠区存在的问题与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2.1 荒漠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生物多  相似文献   

5.
植被对荒漠绿洲交错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LI-6400XT光合系统对准噶尔荒漠绿洲交错带的7种早春短命植物和7种典型荒漠灌木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观测的14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差异较大,其中7种早春植物平均光合速率为29.6μmol CO_2/m~2·s;7种荒漠典型灌木的为11.2μmol CO_2/m~2·s;短命植物和荒漠灌木的Gs与Pn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Tr与Gs之间的响应趋势都存在正相关系;在适合的水分条件下,7种命植物的Pn要显著高于7种荒漠灌木的,表现出更高的光合潜能。  相似文献   

6.
梭梭林是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起主导作用,它改变了荒漠下垫面的物理性状,对太阳辐射能、空气动能及水分循环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既增加下垫面粗糙度,降低低层空间风速,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水分循环性状,又能生产一定数量的生物产量,为荒漠中绿洲的巩固与稳定及促进其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平原区荒漠和绿洲两种生态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天然绿洲生态系统中人工绿洲水资源利用方式及过程的分析,尝试性提出生态需水量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方式和基本生态水量的确定方式,并简述了新疆奎屯河流域以生态退水作为恢复流域生态水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张筱刚  刘霞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4):187-189,209
从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生产利用的意义出发,在调查基础上综述了“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湿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二个大类,含四个亚类七个草地型。描述了各型草地分布、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1 新疆荒漠植被的保护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老绿洲外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扩大绿洲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新疆荒漠植被资源贫乏。北疆以“梭梭荒漠”为主,准噶尔盆地梭梭荒漠的植物区系组成为184种,隶属116属29科。南疆的荒漠植被以分布在塔里木河(包括各支流)流域的胡杨、红柳为主。塔里木河中游荒漠植被的植物组成约68种,隶属25科。在新疆的荒漠植被中,能构成森林的主要有胡  相似文献   

10.
绿洲与沙漠化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绿洲寓于荒漠、异于荒漠,但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互向对立面转化。界外区是互相转化的活跃空间。现状绿洲的界外区,从生态系统梯度分析,不是连续的群落环境梯度而是生态裂谷,它动摇绿洲存续的基础,是沙漠化过程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1.
对绿洲概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传统绿洲概念的种种表述,实际一直停留于对绿洲静态的、外在的、非本质特征的描述。由于没有把绿洲作为一个由自然、社会、经济人文诸因子叠加的复合系统来研究,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绿洲持续发展,甚至导致其发生逆行演替的破坏性行为。对传统的绿洲概念进行哲学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绿洲的探讨性概念:绿洲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半荒漠背景上特定时段内具有生物或人类频繁活动和较高产出量的镶嵌系统。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及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及持续发展关键问题袁国映(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干旱区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原有的自然绿洲荒漠戈壁上,经过人类开垦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形成的。绿洲农业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人工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号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干旱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建立开发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由荒漠走向耗散结构生态系统的必由之路。最后,通过对一个已开发成功的荒漠农场的系统分析,进一步为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人工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与耗散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干旱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建立开发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是干旱区生态系统由荒漠走向耗散结构生态经济系统的必由之路。最后,通过对一个已开发成功的荒漠农场的系统分析,进一步为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拟就当前荒漠生态系统现状,以植被的自然发生迁移规律为基础,初步探讨濒临解体的荒漠生态系统的复原机制,并提出生态复原应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适应性相协调,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方法,最大程度将居民生态消费与生态建设的矛盾相协调,从而把荒漠生态系统的复原、利用、保护三者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6.
绿洲是干旱区的自然体,它既受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全局性制约,亦反馈于全局。从局部与全局关系出发,绿洲的变化趋势,对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必将发生影响。绿洲生态系统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明显的整体性,绿洲的结构与功能将制约着绿洲农业,故绿洲与农业的持续发展应是相一致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持续农业行之有效的模式,因而,在绿洲推行生态衣业,将使农业的持续发展得到贯彻,亦必然是绿洲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7.
前言干旱区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原有的自然绿洲及荒漠戈壁上,经过人类开垦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形成的。绿洲农业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较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较为封闭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在历史上,这种生态系统对繁荣丝绸之路的经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由于外界能量的加人,绿洲农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在对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加以探讨基础上,试对草地农业,也即农区畜牧业在该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加以讨论。l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赵丰  聂晶川 《新疆环境保护》1993,15(3):28-29,36
根据新疆地区干旱、荒漠和具有绿洲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建设新疆绿洲立体农业的几个重要方面:保护和扩大绿洲;农、林、牧、草综合立体发展;大力发展种植业;推广庭院经济;合理投入等。  相似文献   

19.
绿洲荒漠交错带风沙土盐结皮抗风蚀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风沙土无机结皮的抗风蚀特性,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绿洲荒漠交错带实地取样,基于实验测试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盐结皮抗风蚀特性。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形成的盐结皮中土壤粒径越大,形成盐结皮所需的水溶性盐量越多,土壤粒径越小,形成盐结皮所需的水溶性盐量越小,土壤平均粒径和水溶性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盐结皮与抗剪切力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盐结皮厚度越大,抗剪切力也越大;土壤颗粒越小,形成的盐结皮越致密,同等厚度条件下的盐结皮较土壤粒径大的盐结皮抵抗风力侵蚀的能力越强。研究结果可作为绿洲荒漠交错带风沙治理和土壤风蚀防治的生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和田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护效益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荒漠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绿洲一系列生态气候因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并随农田林网化的完善、林木复被率的提高和深入绿洲内部距离的增加,对绿洲小气候,地方气候的调节作用越显著。尤其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风沙、干旱。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和田地区,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