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在追踪接触某停产企业时,发现该企业正在紧急处理一起液氨泄漏事故,由于处理及时,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当目击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的紧张气氛时,一直心有余悸,深感危化品的安全非同一般.另据在现场指挥的一名政府官员透露,某地也发生过类似事故.看来,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即使是个别现象,也不允许出现.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产品和物料的运输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厂内机动车来完成的。厂内机动车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其运输作业具有流动性、频繁性、危险性及事故多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在进行事故调查、作现场勘察时,都要求有关部门绘制出事故现场图。事故现场图是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的贡要依据。特别是对一些疑难事故、重大事故的处理往往要到事故现场反复进行分析,同时对一些特殊事故的处理,结案后还有可能发生翻案的情况。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都需恢复现场,做到以现场为依据,以法规为准绳,实事求是,以理服人。因此,科学地绘制事故现场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对事故进行处理时往往发现企业有规章制度,但操作人员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因此执行不力.规章制度的要求与现场执行存在很大的差距.如何使规章制度在现场得到有效执行,这是决定安全生产效果的关键. "目视管理"正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发荣 《安全》1994,(3):26-27
企业的产品和物料的运输几乎都是通过各种厂内机动车来完成的。厂内机动车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其运输作业具有流动性、频繁性、危险性及事故多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在进行事故调查、作现场勘察时,都要求有关部门绘制出事故现场图。事故现场图是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一些疑难事故、重大事故的处理往往要到事故现场反复  相似文献   

5.
1月10日14时,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失联.但企业向栖霞市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时,已经是次日20时,迟报时间长达30个小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事故单位负责人在接到现场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部门上报事故信息.这一规定,是为了政...  相似文献   

6.
<正>姚明明,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并于同年8月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济南炼化"),在二催化车间担任外操作员。石油炼化企业外操作员的主要任务包括:巡视检查装置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和设备的保养及机泵卫生情况;并在装置发生事故时,能够听从指挥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  相似文献   

7.
蓝岚  路峰  王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3):1173-1181
为了分析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时间长度和影响因素,以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时间为研究对象,将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过程细分为划定警戒区域、现场勘查、撤除现场3个阶段,运用事故现场数据采集和视频数据提取的方式,采集了 829条泸州市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数据,从中提取可能影响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时间的4个事故相关因素、5个现场处理相关因素和3个环境因素.以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时间为因变量、12个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提取显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的平均时间为15.28 min,警戒区域占道情况、当事人确认情况、事故发生时间和事故严重程度是影响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时间的最主要因素,围观群众影响情况、事故类型、天气情况、道路等级和事故发生时段对城市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时间也有一定的影响.模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3.95%,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泰安市劳动局认真履行国家监督监察的职责,坚持原则,铁面无私,实事求是地按照国家有关矿山安全法规处理事故,全市出现了多年来各类事故全面下降的好局面。 这个市劳动局在处理事故时坚持严把“四关”: 第一、严把事故调查关。在事故调查中坚持做到查看现场,查阅规程措施,查看安全会议或工作安排记录,查看伤者的伤害部位和程度。找有关部门和现场知情人座谈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从而掌握事故发生的全部过程和事故发生的详细原因。为确定事故的性质,分清责任,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研究防范措施,提供切合实际的依据。1986年11月16日,新泰市…  相似文献   

9.
正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轻微事故或未遂事故。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这些轻微事故和未遂事故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可能最终会酿成大祸。这类事件和事故不必向安全监管部门上报,由企业内部安全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但有的企业在进行内部事故调查处理时,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情况,导致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10.
<正>煤矿倒塌、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在矿难中自救、互救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下面就给大家全面介绍煤矿事故中的紧急处理知识。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2014,(5):I0013-I0013
<正>安监总厅管四函[2014]32号云南省安全监管局:2014年3月23日,你省玉溪市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速线材厂员工在处理加热炉煤气阀站盲板阀故障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并且施救不当,造成2人死亡、17人受伤。这起事故性质严重,暴露出该企业煤气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在复产引煤气时没有制定实施方案,缺少煤气作业的审批和确认等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二是违规操作。在调节阀开启状态下启动盲板阀,造成盲板阀开启过程中受压过大,电机烧坏,致使煤气泄漏。三是违章指挥。该厂厂长在不佩戴任何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处理现场故障,致使其中毒倒下,导致伤亡事故发生。四是防护装备维护不善。现场仅有的两台空气呼吸器在救援使用时不到两分钟便失效。五是盲目施救。在未佩戴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多人多次进行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1日,7时54分,上班时间. 四川某电信局电力值班室接班人小历到达值班室时,上一班值班员已经离开岗位.小历发现电力室浮充供电整流器没有电流输出,"电源故障"红灯和"低压告警"红灯在闪亮,还发现程控交换机告警,部分电话已经不能使用.他立即通知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处理事故.技术员在处理事故时又发现,整流器交流接触器处在跳闸状态.  相似文献   

13.
液烃燃料罐泄漏酿成事故时,向罐内强制连续注水,使水占据罐内下部空间,使泄漏物低害或无害化,以得到紧急处理事故的时间,创造抢险的条件。本措施易于进行,可用于现场管道和设施的接口实施,亦可供罐区安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于是,少数企业钻政策法规的空子,组织事故调查时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落实整改措施时敷衍了事、虎头蛇尾。笔者认为,企业唯有严格落实“三个一”措施,才能防止事故调查工作走过场。  相似文献   

15.
某企业的在用压力管道发生爆裂事故,经事故调查组现场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管道壁厚减薄,承受不了内部正常工作压力所致.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开展日常在线定点测厚、年度检查测厚和定期检验测厚的处理措施,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沈建云  张昊  汪圣华  徐晓玲 《安全》2018,39(7):54-57
介绍了污水管网顶管接收井在闭水试验施工中发生的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通过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开展检测和毒性分析,准确认定了造成此次事故的有害气体成分。通过查阅和借鉴文献,依靠现场痕迹和理论推算,科学分析了有害气体的形成原因及事发时有害气体可能浓度。此次事故调查,可为今后此类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事故证据是指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照一定程序收集的,同时确定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实。事故处理人员或事故当事人都需了解哪些证据才是有效的。物证:能够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比如车辆、散落物、碰撞刮擦蹭搓痕迹、制动痕迹、血迹等。在无法提取原物时,可用照相、绘图、现场记录等保全。书证:能够证明交通事故发生情况的文学材料, 以其记载的内容起证明作用的。如驾驶证证明驾驶  相似文献   

18.
正石油化工企业是火灾爆炸事故和职业危害事故高发的高危企业,由于生产系统储存和处理危险物料数量庞大、生产与控制系统复杂、工艺条件苛刻,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后果,所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与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应急响应的出发点是减轻事故发生时的后果,防止意外事件或  相似文献   

19.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一些民警对现场痕迹勘查不够认真,现场物证不注意提取,没有及时做好现场访问,对当事人的陈述不仔细分析,过分依赖当事人的陈述笔录,没有笔录或者笔录的内容不相符时,就无法判断事故的真相,造成事故无法认定或认定不准确。笔者认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刑事案件办理原则应该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只要我们仔细勘查事故现场,认真分析痕迹特点、及时做好现场访问、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只要各种痕迹物证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相似文献   

20.
杨涛 《劳动保护》2014,(7):11-11
<正>前不久,笔者参加四川某企业生产车间的安全事故警示教育会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看该车间自制的事故教育警示片,听取事故受害人员声泪俱下的讲述,使现场受教育人员在思想上受到极大震动。但令人困惑的是,警示片和事故受害人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