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既有环境污染问题也有生态破坏问题.环境受到污染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实际上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艾比湖流域核心区划分为4个大区、9个二级子分区,并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工程、污染防治及城镇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和生态环境治理宣传教育工程4个方面提出了艾比湖流域核心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工程措施,为遏制并扭转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今美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减轻环境污染 ,正在各州发展新型农场“生物农场”。这类“生物农场”的最大的特色 :就是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 ,从播种到收获 ,绝不使用任何一种杀虫剂。他们认为 ,大自然给农业安排了和谐的生态环境 ,田园内生长着多样性的植物 ,由于昆虫爱好不同 ,就会吸引着那些“亲密和谐”的昆虫 ,以完成各自的使命和任务 ,使大自然生态得以平衡。而使用杀虫剂 ,虽然可使某些病虫、草害得以消灭掉 ,但某些益虫也会惨遭厄运 ,破坏生物的平衡 ,还大大污染了生态环境。美国的这种“生物农场”在生产上有两个特点 :一是采取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要素分析,构建了两者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协调性测度算法原理,对"十五"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及其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是为了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应合理调整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持续发展”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的中心问题,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变化问题一起列为当代生态和环境科学的三大前沿领域。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评价生态环境的优化程度和一些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产业建设项目都应当用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作为评估准则。  相似文献   

6.
港区开发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基于文献调研资料,分析了泰州港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将破坏底栖生物生境,增加水域悬浮物、油污和重金属;运营期,矿粉、煤的装卸会导致粉尘扩散,污染水体,过往船舶会惊扰珍稀水生动物;船舶密度的增大,溢油等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施工结束后,底栖生物群落将很快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港区开发建设中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可保护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亮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68-171
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可否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及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盐城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为盐城市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转变传统的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观念,提出要完善和优化矿区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矿区"环境-资源-经济"信息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决策模型,寓经济发展于环境管理中,寓环境管理建设于经济发展中,寓矿区发展于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之中,推进矿区持续发展,为矿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脆弱生态环境指标库的建立及其定量评价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西部曾是一个水草丰富的地方.近30 a来,由于人口剧增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该地区干旱缺水、土地盐碱化和沙化,制约了环境的持续发展.笔者兼顾多方面因素,建立了脆弱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确定了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库的建立、脆弱生态环境评价单元的确定、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确定,最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强大的输入、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了生态环境脆弱度定量评价与分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河南省产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不同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计算了1980年以来该省产业结构演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河南省产业转型轨迹与产业转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轨迹在变化趋势上存在着一致性、产业转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滞后于产业转型等结论,并提出一些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上风电事业高速发展,而短期内在较小的区域之中建设多个海上风电场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累积影响。通过对海上风电场建设的累积影响识别,综合运用情景分析法、GIS方法、赋值计算法,结合滨海县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并评价了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域海洋水质和海洋生物造成的累积影响。研究表明: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域和风电场区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累积影响较大,根据风电场建设规模变化设定的三种情景的累积影响综合得分分别为0.475、0.508、0.640,说明海上风电场建设产生的累积影响随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评价结果表明短期内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较大,应在该海域内合理谨慎地开发海上风电,加强风电场建设管理以及采取有效的生态补偿措施以降低累积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开展风电场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铁岭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和风电场待修复的环境类型,据此提出了该地区开展风电场生态修复的目标、原则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低山丘陵区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对生态的破坏日益明显,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通过对辽宁省低山丘陵区风力发电场项目生态恢复环境监理的分析,结合相关环境保护要求,阐述了低山丘陵区风力电场生态恢复的措施,并对其环境监理技术要点及问题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户生计与耕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论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从农户生计资本和生产要素配置两个角度,探讨农户生计分化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池县兼业户与非农就业户合计占调查农户的58%,农户非农化现象普遍;2)劳动力越多、人均耕地越少的农户,其家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推力”;3)务农机会成本越高的农户其生计分化程度越高,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拉力”;4)随着生计分化程度的增加,耕地利用的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呈递减态势,但是兼业户的耕地利用效率高于纯农户和非农就业户。农牧交错区同时面临着生态保护、农牧业生产、脱贫攻坚等挑战,政策制定需充分考虑当地农户的生计特征与人地关系的演变规律,加强非农就业引导,鼓励农户土地流转,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设生态垦区,加快总局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使科学发展观贯彻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生态垦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始终。文章从几个方面就科学发展观在建设生态垦区中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生态垦区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的辨证的统一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农牧交错区农户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牧交错区典型区域农户调查数据,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户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生产足迹远远高于消费足迹,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分别对农户总生产足迹和总消费足迹具有决定作用;2)农户生态足迹,尤其是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与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户从事非农就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占用和消耗;3)少数民族户、畜牧业收入占比大、人均牧草地多的农户,虽然耕地生产足迹和耕地消费足迹较小,但总生产足迹和总消费足迹、草地生产足迹和草地消费足迹均较大。基于农牧交错区脆弱生态系统,建议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改变农户粗放化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非农就业,降低农户对本区域生态系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种养结合是生态农业的一种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贤 《福建环境》2003,20(2):36-37
以养牛场粪便处理为例,分析其原理,介绍了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业清洁生产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habitat surveys were undertaken on 50 grass-based farms in SE Ireland and data digitised onto aerial photography. Additional data i.e. stocking rates, and participation (or otherwise) in the Irish R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heme (REP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as possible explanatory variables for farm habitat composition.Results indicated that approximately 14.3% of the land area of sampled farms comprised of semi-natural habitat types, a proportion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has been reported for many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The most frequently recorded semi-natural habitats included, field boundaries, scrub, and deciduous and riparian woodlands.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farm habitat configuration showed a strong dichotomy between dairy and non-dairy farming systems. Habitats such as intensively managed grassland and built ground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airy-based enterprises. In contrast, the incidence of other habitat types was associated with non-dairy and/or REPS participating enterprises.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field boundaries as assessed by the Field Boundary Evaluation and Grading System (FBEGS)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on dairy, compared with dry-stock farms.This dichotomy in farm habitat composition is not reflected within current Agri-Environment (AE) policy. Integration of locally important drivers of habitat diversity in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E policy, is integral to the successful performance of AE schemes.  相似文献   

20.
呈贡新城环湖片区位于滇池东岸,目前主要以农田为主。呈贡新城环湖片区在《昆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中将规划为城市生态湿地保护区。对呈贡新城环湖片区湿地建设的设计思路和预期效益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