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征稿通知     
为有效促进区内企业技术交流、推进节能工作进程、总结“十一五”以来开发区备行业节能工作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办公室拟汇编一部节能工作论文集,宣传节能工作中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交流节能部门及各有关单位开展节能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节能技术交流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节能监察是贯彻实施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节能监察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我国的节能监察发展现状实际出发,重点探寻了节能监察能力建设的问题,进而具体探究了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地方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节能监察量化评价办法、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节能监察队伍能力的建设、规范监察对象和服务中介机构的管理等六大举措来加大节能监察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服务,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能源节约,其基本运作机制是:通过合同约定节能指标和服务以及投融资和技术保障,整个节能改造过程如项目审计、设计、融资、施工、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介绍了家庭节能减排的发展形式,然后对影响节能减排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指出影响家庭节能减排的因素主要有对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教育、对过量耗费资源和垃圾排放的收费、对节能减排行为的奖励、家庭的经济条件和人口构成、对节能减排行为的法律法规控制、政府补贴及对节能器材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简称EM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的审计、设计、融资、施工、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一种新型商业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是以减少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和相应的利润.对用能单位来说不掏一分钱"零投资"无风险就能完成节能项目的改造,对节能服务公司来说最终从节能费用中获得利润和回报,这是对能源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和社会三方共赢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翟镇煤矿参与了中国煤炭行业培育节能示范企业试点工作,从节能管理、技术改造、自动化控制、洗选加工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余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煤炭行业节能工作的模式,为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创建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筑领域的低碳节能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应对资源枯竭、生态危机及气候变化有着重大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含义、原则和意义,对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津经信节能(2012)8号各有关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在我市实施以来,在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项目运行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节能目标的完成。但在制度建设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节能评估分类方法不明确、节能审查申请材料不统一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石油企业是能源主要生产企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局势和成本压力,探索节能管理新方法、提高节能效果.对建设节约型企业意义重大。 一、加强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创新节能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节能的组织领导体系。采油厂成立节能项目组,全面负责采油厂节能工作的组织推动。  相似文献   

10.
对工业企业目前节能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系统节能的实例指出我国的工业企业在今后的节能改造过程中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应用到节能工作中去,不但能大大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将使节能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运行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动力风泵房每年有大量的工业余热为没经过处理直接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其解决的思路:利用水源热泵吸收动力风泵房中产生的余热来加热水源,变成洗浴用水,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炭黑生产尾气中可燃气态污染物CO、H2及CH4等的净化及其余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不仅可将炭黑尾气中可燃气态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CO2和H2,O,并可回收利用燃烧热,使炭黑生产余热利用率提高40%以上。直接燃烧装置可采用低热值尾气余热锅炉,并配置发电机组,即炭黑尾气发电。经济技术评价表明,采用直接燃烧法和炭黑尾气发电,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热电厂热储系统的构建,对于废弃能源存储和废水再利用有重要意义。以吉林省桦甸市热电厂为例,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温度参数概化,利用FEFLOW软件构建桦甸市热电厂地下水-热耦合模型,用实际观测资料进行识别和验正,初步构建热储系统模型。设置不同井间距和抽水量来优化热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 m井间距热贯通严重,500 m和1 000 m热贯通影响小;1 500 m~3/d的流量比1 200 m~3/d的流量在提热期温度下降更快,但提热总量显著增加;各方案提热总量对比显示,优化储热方案为井间距离500 m,储热期注水量8 400 m~3/d,热提取期抽水量1 500 m~3/d,冷水抽注水井在储热期和热提取期水量均为1 200 m~3/d,提热总量为2.27×10~(11)J/d。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燃油与天然气所占比例迅速上升.燃烧后排烟温度一般为160℃~180℃,仍含有较多能量,可以二次利用.本文通过对液、气体燃料中具有代表性的0号轻质柴油及天然气烟气的余热量与节能率进行计算,发现低温烟气余热中的水蒸气余热量占有很大比例,柴油烟气为55.08%,天热气烟气为79.41%.回收烟气余热,尤其是其中水蒸汽的潜热对低温烟气的热回收具有重要意义.若有效回收利用,既是对一次能源的二次利用,更符合"十三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隋秀文  邵帅  张芸  张树深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0):2592-2598
本文研究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并对余热发电前后每个系统的效率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各个系统的资源能源利用程度以及余热发电工程对每个系统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诊断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的损失发生位置并发现系统的节能和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为管理者实施节能降耗的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实施余热发电工程前,水泥熟料生产的原料制备系统、煤粉制备系统、回转窑系统的效率分别为4.5%、1.4%和33.7%;实施余热发电工程后,效率分别为7.8%、2.8%和38.1%.余热发电工程可回收回转窑系统总投入的3.7%,同时使原料制备系统、煤粉制备系统、回转窑系统的效率分别提高3.3%、1.4%和4.3%.  相似文献   

16.
通风方式对高含水率垃圾生物干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含水率混合收集生活垃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的通风方式(间隙通风10min/20min、间隙通风5min/25min、40℃热空气通风和间隙-连续通风)对生物干化影响.结果表明,40℃热空气通风和间隙-连续通风可提高产物含水率下降幅度、单位质量垃圾水分去除率、单位有机物降解脱水容量、产物低位热值;但堆体高温持续时间短,VS消耗量小,并且有机物稳定化程度低.经过18d的干化试验,4组试验产物含水率分别为39.6%,34.4%,23.7%,24.5%,相应的单位去除率(以原生垃圾质量计)为0.437,0.476,0.523,0.517kg/kg,低位热值为11954,12994,15760,14801kJ/kg,与原生垃圾相比,热值分别提高了121%、140%、191%及173%,以40℃空气通风产物热值最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烟气低温废热干燥处理印染污泥的中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利用烟气低温废热日处理印染污泥36t的中试系统,可一次将含水<80%的印染污泥直接干燥成含水10%~40%的干污泥,干污泥呈小颗粒状,全部可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以利用其热能。干燥系统内贫氧,避免污泥在干燥过程中爆燃现象;干燥系统设备及管道壁面附着1层约4mm左右的干硬保护层,阻止了烟气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运行安全。该系统也可适用于生化污泥、城市污泥及造纸污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汪锐  沈致和 《环境工程》2012,(Z2):218-220,198
铜陵市铜冠电工漆包线生产厂房的催化装置中产生大量温度高达500℃的烟气,该工业余热一直以废气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热污染和能源浪费。回收该工业废热,利用该烟气余热直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不仅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特点,而且从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基本理论入手研究烟气回收管道保温的计算分析,建立管道等厚度保温层的管网计算模型和基本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可借鉴计算模板。  相似文献   

19.
高义和  徐良 《环境工程》2010,28(6):47-49
针对利淮钢铁公司80t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在优化原有除尘系统的同时,增加了余热回收系统,使整个系统在运行中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节约了大量能源;简要叙述了余热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西门子PLC在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十屋联合站发电机组现状的分析,研究针对该联合站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设计出一套合理的余热回收装置,并通过研究发电机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途径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探讨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