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源、污染物,分析其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口分散、经济以粗放型为主、环境缺乏管理,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恶臭污染尤为严重。农村恶臭污染源具有分散性、区域性、隐蔽性的特点,且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污随机、扩散性强、不易监测,这给研究农村恶臭污染源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对农村恶臭污染源分析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针对农村恶臭污染的特点,对农村恶臭污染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治理农村恶臭污染及改善农村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志浩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582-584
以厦门市为对象开展的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试验研究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和对象组件,通过建立城市环境空间数据库和污染源监测属性数据库,以及污染源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城市环境污染源空间增减、查询、统计分析的可视化。在分析了城市环境空间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环境空间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并对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紧密集成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按国家要求并结合云南省实际,云南省设计并着手实施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云南省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的各子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分析了监控中心建设对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环境执法工作效能、增强环境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公众权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按国家要求并结合云南省实际,云南省设计并着手实施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项目。文章介绍了云南省重点污染源监控中心的各子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特点,分析了监控中心建设对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环境执法工作效能、增强环境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公众权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业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梅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3):42-43,48
建立工业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 ,对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搞好污染源的监测,就要弄清污染源监测的特点及其方法。对污染源监测时要注意什么特点呢,首先要考虑到它排放有害物质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表现最突出的是: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时,很多是间歇性排放,往往因时间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也不同。排放高峰时与低潮时的浓度往往相差几十倍,甚至还多。而造成危害时,又往往是在排放高峰时,这是一个特点。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实例论述了线性规划在环境系统中应用的特点。线性规划在水污染控制系统中被应用的特点是根据污染源、水体、污水处理厂和输水管线提供的信息,一次求出最佳方案。线性规划在大气污染控制系统中被应用的特点是根据污染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生产发展、治污费用、环境目标、技术可能、能源结构等信息可一次求出最优的宏观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已经结束了第一轮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第二轮全国污染源普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即将展开,利用污染源普查可以掌握丰富的污染源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保证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污染源治理质量。本文研究了如何应用污染源普查信息推动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大力开展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建设,目前全国已对7 6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并实现了与各级环境监管部门的数据实时传输。基于我国现有监控平台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介绍并分析了天津市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结构设计、功能、作用和特点,对污染减排及自动监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环保技术评估体系,提出石油炼制过程中典型恶臭污染源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已应用的治理技术进行全面评估,从而筛选出炼油污水处理场废气、酸性水罐罐顶气、冷焦水罐/油品中间罐/污油罐罐顶气、氧化脱硫醇尾气和油品装卸挥发气的最佳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2.
石油炼制企业是恶臭污染的重点行业之一,特别是随着国内原油中稠油比例增大及进口原油中中东高硫原油量的增加,恶臭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大型石化园区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之一。本文针对大型石化园区的特点,从石化主体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存储区等方面,对园区重点的恶臭污染源进行了识别与分析,以期对后续恶臭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二次有机气溶胶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组分之一,确定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状况及来源是深入了解大气颗粒物污染发生、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前提.基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污染源和气象资料,利用耦合了二次有机气溶胶模块的二维空气质量模式对区域尺度上的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状况和来源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具有明显的光化学反应特征,浓度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源排放较大的广州和东莞的部分地区及其下风向的中山、珠海和江门部分地区SOA浓度较高;几类主要污染源对SOA的贡献率分别为:生物源72.6%,流动源30.7%,点源12%,溶剂、油漆源12%,面源不足5%.  相似文献   

14.
对福州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5种功能区(加油站、工业区、文教区、公园和居民区)的50个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土壤中PAHs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福州市表层土壤中PAHs总含量的平均值为595.9μg/kg,在国内外处于中等含量水平,为轻度污染.土壤中PAHs来源以化石燃料的燃烧源为主,煤的燃烧占53%,石油燃烧占47%.不同功能区土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15种PAHs总量的大小顺序为加油站>工业区>居民区>文教区>公园,不同功能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虽然有所差异,但都以化石燃料燃烧为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对渤海中部油气开采区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含量进行了分析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含量介于(10.15 ~ 151.72)10-6 之间,平均值为55.9910-6;研究区多数站位为中等污染,部分站位出现较高污染和重度污染,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沿岸、研究区东部和研究区中南部,表明石油烃污染受到沿岸人类排污和油气开采的显著影响.研究区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处于低背景值阶段,之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有所增加,其含量的变化与渤海石油开发勘探的历程基本相似.2011年6月发生的蓬莱19-3石油泄漏事件在附近的海底沉积物中有明显的显示,经过1 a后,石油泄漏事件的影响水平已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郑义 《环境保护科学》1997,23(1):5-6,21
根据广州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系统的构成来阐述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工具改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来预测公共交通工具改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港口油气污染扩散及源强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吴维平 《交通环保》1999,20(6):11-15,38
系统分析了港口油气污染扩散的特点式,对油港油原强及扩散速率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对适用国内油港油气扩散模拟源强公式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已经确立了东营北带沙四下亚段凝析油气藏烃源岩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热演化史、古地温史,分析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确定该区沙四下凝析油气藏存在三个成藏期次,分别为沙三~沙二沉积时期的古油藏形成初期、沙一段沉积末期至馆陶组沉积时期的古油藏形成期、明化镇组沉积时期至今的古油藏裂解及凝析气藏形成期。结合构造发育史建立了沙四下亚段凝析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分析了本区成藏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IRPAT模型天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多维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STIRPAT模型,从排放总量、减排量和协同效应系数这3个维度定量分析了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均为工业源,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84;人口总数、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影响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天津市2011年和2012年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增排,协同效应系数分别为0.18和0.17;2013~2014年和2018~2023年大气污染物减排且温室气体增排,协同效应系数均小于0,减污降碳不具有协同效应;2015~2017年和2024~2060年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同时减排,协同效应系数范围为2.74~8.76.天津市具备在2024年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阶段的条件,天津市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最关键的是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推动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合理控制人口总数、城镇化率和地区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0.
以肇源环境监测站测定的NH3-N,IMn两项综合污染指标的数据分析及变化曲线为例(连续五年),阐述了松花江除吉林化工企业的老污染源的影响外,近几年沿江和江中岛油田的开发,对松花江又形成了新的污染,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以防止松花江上游有机污染的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