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IPCC参考方法、Tapio脱钩模型、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浙江碳排放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多数年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外贸和人口增长对碳排放正向驱动,能源效率和城市化对碳排放负向驱动;经济增长、外贸、城市化和人口增长是引起碳排放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能源效率与碳排放互为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
趋势面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应用的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数学中的趋势面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趋势面分析法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分析某一属性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文章在介绍了趋势面分析法的数学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回顾和评述了趋势面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应用的范围和效果,总结了趋势面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趋势面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是一种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在区域污染研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978~2007年庆阳市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与能值效率的演变轨迹.并以环境负荷率(ELR)、能值废弃率(EWR)作为环境压力指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通过分析人均GDP与环境压力指标变量之间在时序维度上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进一步阐述经济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庆阳市经济发展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度大,环境-经济系统的产出效率总体下降,但环境负荷不断上升.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已形成"恶性循环圈",环境-经济耦合系统表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GIS与趋势面分析集成技术在区域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构建基于GIS趋势面分析方法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全国环境统计信息系统中北京市莱区域内的环境污染源数据为资料,运用系统的趋势面分析模块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区域环境污染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快速提取了环境污染因子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环境决策者提供快速、直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回归分析方法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归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有效数理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模型目前已应用于环境领域的多个方面,并在实际应用中证实了其准确性和可行性。基本回归分析方法有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等,通过概述了这几种基本回归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评述了其应用效果,并预测了回归分析技术在环境领域中应用的发展方向;对在众多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中,更好地发挥回归分析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环保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变化波动较大,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尚未形成与经济发展之间稳定的联动机制.从总量上看,尽管环保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从增量上看,环保投资并非固定资产投资优先领域.环保投资对COD排放量存在一定影响,但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效益难以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一定比重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与环境治理关系不密切;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规模一直偏低,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环境效益的实现存在较明显的时滞性.本研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构建环保投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优化环保投资结构、规划编制与实施应统筹考虑环境效益滞后因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选择GDP、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产生量4个指标,从横向的空间作用关系及纵向的时间作用关系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演化关系进行了动态综合分析.对于空间作用关系,采用完全分解模型,利用沈阳经济区内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经济与环境关系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空间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判定了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工业废物排放的增减变化而带来的区域环境压力扰动程度.对于时间作用关系,选择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依次对指标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VAR估计、Johansen协整检验及向量自回归的VEC修正,进而对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指标前期与当期作用关系进行了长期修正与短期校正.结果表明:对于工业废物排放,技术效应发挥了最突出的减量作用,经济效应的增量效应凸显,而空间结构效应的作用不明显;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物产生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均经历了由波动到平稳的过程,但在研究期内GDP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稳定性相对较弱,保持GDP与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废物产生各自的均衡关系,对各变量的优化有促进作用,而保持GDP与工业废水排放的均衡关系,则对各变量的优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关系数法及SNK检验方法对1996~2005年白城月亮湖水库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溶解氧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氨氮污染加重,溶解氧含量降低,pH值在10a中没有显著变化.整体水质较前10a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年来,由环境污染事件引起的农产品、渔牧产品安全问题不时发生,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产生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国外发达国家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问题进行规制来保障食品安全。我国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于环境污染因素的规制还较为缺失。本文在分析了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加强环境规制来保障食品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建议:完善环境相关法律,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化立法;完善食品安全全过程环境监控,强化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持续农业的研究对象”、“农牧结合问题”、“粮食问题”“农业生产布局”以及“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一直是我国学术界与政策决策阶层争论与关注的热点。五大“热点”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正确决策,也影响着我国农业研究的方向。作者根据近年研究实践,结合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述。①“持续农业”是学术术语,并不是农业替代模式,持续农业的研究对象则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与管理战略,以此促进农业向环境健康与安全的方向发展,并不是“创造”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完全替代常规农业;②我国农牧结合研究依然停留在古时期“种植业提供饲料,畜牧业提供畜粪还田培肥地力”这一传统观念阶段。农牧结合研究应该在我国农、牧生产专业化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从饲料能量蛋白质供给与消费平衡这一深层次上优化和把握农牧结合强度及其协调性,同时要高度重视我国畜牧业生产专业化可能引发的农、牧“分离”及其潜在的环境问题;③有计划地节制食物消费的增长速度、引导膳食结构的转变与合理引导并积极寻找粮食替代资源,是解决我国粮食生产在经济高速增长前提下粮食供需缺口不断扩张的主要途径;④我国种植业生产发展空间格局的重心应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土壤修复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来源困难、责任界定情况复杂等现状,探讨了"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治理"、"政府出资"、RT、ROT、ROO、TRT等几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展望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并给出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与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环评概念是一致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结合笔者从事环评近30年的经验和体会,就建设项目环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韩楠 《环境工程》2016,34(7):155-159
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及集聚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证实我国各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域环境污染存在空间依赖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等环保人才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要求的分析,用时序分析等数学方法,预测目标年各类高等环保人才的拥有量、需补充量及其专业结构.对于预测的结果作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6.
《环境工程》2015,(8):127-131
运用DEA测度了2009—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环境效率,并运用ESDA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环境效率普遍不高,其平均值仅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呈现东、中、西部"阶梯型递增"的分布规律,与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格局相反;中国区域环境综合效率受环境技术效率的影响大于环境规模效率;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能源生产与消费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而环境容量的过度使用,又会反过来约束能源的发展.通过分析近5年来我国能源发展的供需状况、能源经济形势、开发布局,以及能源开发环境破坏、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碳排放状况等,发现了我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的四个方面的环境约束.全面和系统地梳理这些环境约束条件,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进一步改革现有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填埋气(LFG)是一种利用价值高的高热值清洁燃料,对LFG进行控制和利用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对LFG产量及产气速率进行较为准确的估算。重点分析了两中典型的生活垃圾填埋气估算模型:Land GEM模型、Scholl Cayon模型,探讨了这两种模型参数的确定。并以北京市某填埋场为例,运用两种模型预测该填埋场填埋气产气量,比较讨论分析了两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为LFG的利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美高等环境类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美国5所大学为代表,调查和分析了其环境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的基本状况,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课程结构和教学实施存在明显差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本科生专业培养目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学分制;培养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及时反映新观点和新理论的课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环境政策课程;资源课程和专业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认为,上述9个方面可作为我国修订环境类本科生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基本教学要求的借鉴.同时还提供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课程设置实例.  相似文献   

20.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属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带,是连结高山荒漠和山地荒漠的关键区域。根据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及各分带的组合配置形式,可区分出干旱、极干旱、高寒干旱及高寒半干旱四种结构类型组。垂直自然带的区域变化明显,喀喇昆仑山与西昆仑山育显著不同,不仅南北翼有别,东西方向的递变也很突出,反映出大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全新世以来,干旱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突出,建议对雪岭云杉和昆仑圆柏等采取保护措施,并在羌塘高原腹地建立高原自然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