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凤眼莲净化炼油废水,其根系的生物种类很丰富,成为一个亚生态系统,其中微型动物有20种,轮虫3种,线虫、枝角类等4种.优势种群为沟钟虫、转轮虫和盘状鞍甲轮虫,它们各占总量的18.5%、17.5%和34.5%.炼油废水在氧化塘中滞留期越长,根系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越多.从废水的进口到出口凤眼莲根系微型动物总的数最呈增加趋势,最高数量为1.91×10~7个/m~2.对照塘除具有自氧作用的裸藻外,水体中几乎无微型动物.废水滞留期的延长对进、出口凤眼莲根系上好氧和兼性好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生物转盘处理食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生物转盘处理食堂高浓度有机废水,进水COD为525mg/L,滞留时间为1.5小时,其COD去除率达94%,NH3-N去除率为74.1%。研究了各盘片上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考察了转盘上微型动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反应器中微型动物变化与活性污泥状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近年来出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新型工艺。由于该工艺污泥停留时间长、污泥浓度高等特点,与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差距较大,所以对反应器内的生物相监测是研究其处理机理的重要内容。笔者采用处理生活污水的MBR工艺连续流小试运行方式,结合生物学分析方法,对系统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型动物进行了连续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微型动物优势种群及其数量随环境变化而波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按照运行时间的顺序,游动型纤毛虫、红斑瓢体虫、轮虫及累枝钟虫、表壳虫,交替成为优势种群。系统内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后,微型动物种类减少,主要优势种群为轮虫、累枝钟虫、表壳虫。微型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发挥吞食作用以控制系统内活性污泥总量的增长,而活性污泥的状态特性又会反作用于微型动物的生活过程及数量的变化过程。MBR系统中,微型动物与活性污泥整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其他     
X799 .3032(X) 103438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王猛(同济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保局一2(X)1,24(3)一1一4 环图X一21 研究表明,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废水,其c0D、BOD和NH3一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94%、93%,对总悬浮固体、浊度和大肠杆菌的去除率达到了100%。实验出水水质稳定,宜于回用。比较膜材料为聚丙烯类和聚枫类两种膜组件,发现出水量、抗污染性,聚丙烯类优于聚矾类。图4表6参6 利用由微生物和以蛆蝴为代表的微型动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该系统由布水…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枝术研究的基础,微型生物监测则是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水处理中如何应用微型生物(原生动物和藻类)的监测技术,达到有效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则是多年来学者们长期研究的课题。1990年由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研究员等撰写的《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这本专著,是积两代作者数十年来的科研成果,精心编辑而成的。微型生物的生态学原理以及如阿在废水  相似文献   

6.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碳吸附处理法对Cr6+和Cr3+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碳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厂中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废水,此法通常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而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较高,并且处置不当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若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泥的产生则是更为理想的污泥减量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污泥源头减量工艺技术,如微生物强化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解偶联技术(投加解偶联剂、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强化隐性生长(物理、化学及生物法溶胞)及微型动物摄取污泥和捕食技术等,并阐述了各技术应用情况,为污泥处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方案.在水处理工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选用合适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受污染水源水生物处理中微型后生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场实验、生产性装置调研、生物培养和发光细菌的发光抑制性试验等手段,考察了受污染源水处理中微型后生动物种类、分布、演化规律,探讨了微型后生动物的种群结构和功能;研究了苔藓虫和椎实螺对源水生物处理的影响以及对后续常规处理和供水安全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微型后生动物对污染源水的生物处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苔藓虫和软体动物作为源水生物处理的特有后生动物,容易在生物膜上生长并对水质净化有一定促进作用.苔藓虫的死亡残体和虫体溶出物的毒性很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少量椎实螺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物膜稳定;大量存在可啃食生物膜,影响除污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难降解焦化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中的微型动物群落特征,本研究考察了活性污泥法焦化废水处理厂中的微型动物群落,分析了其与处理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本研究共采集的64个水样中,鉴别出28个种属微型动物,其中,原生动物27种(22种纤毛虫、4种鞭毛虫、1种有壳变形虫),1个类群微型后生动物.固着型和匍匐型纤毛虫为共优势群,固着型小口钟虫(Vorticella microstoma)为绝对优势种.除小口钟虫(V.microstoma)(出现频率100%)外,出现频率较高的种类还有轮虫(rotifers)(97%)、沟钟虫(Vorticella convallaria)(69%)等.与常规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相比,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型动物种类和数量相对偏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学参数与出水水质、运行参数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其中,累枝虫属(Epistylis spp.)与出水氨氮(r=-0.740,p0.01)、氰化物(r=0.509,p0.05)和DO(r=0.514,p0.05)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吸管虫属(Podophrya spp.)与硝化效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它们可作为系统处理性能参数的指示微生物;其他种属与出水水质和运行参数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因子分析揭示了与系统相关联的潜在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某些微型动物种属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碳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碳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11.
生物-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实验室规模间歇排放延时曝气(IDEA)生物反应器及TiO2光催化反应器组成的生物-光催化反应器系统,处理由3种不工业染料的人工配制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生物可降解及不可生物降解的COD,且能够将废水完全脱色、该系统有很高的抗冲击负荷及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炭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13.
我国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了我国餐饮废水的特点及处理现状,介绍了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混凝法、电化学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及适用条件.比较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预测了我国餐饮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并认为,集除油、降解有机悬浮物于一体的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餐饮废水特点培养出高效生物菌种的复合生物技术将是治理餐饮废水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论述了我国餐饮废水的特点及处理现状。介绍了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混凝法、电化学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及适用条件。比较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预测了我国餐饮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并认为,集除油、降解有机悬浮物于一体的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餐饮废水特点培养出高效生物茵种的复合生物技术将是治理餐饮废水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制革废水是一种含无机物的有机废水。处理这种废水的方法,一般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法居多。近年来,厌氧生物处理法在国内外引起重视,又逐渐将这一方法引入制革废水处理工艺之中。厌氧处理是有机废水治理和取得能源相结合的处理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制革废水的厌氧处理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应用于实  相似文献   

16.
缫丝企业废水属中浓度有机污染废水,使用常规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处理十分困难,投资大。文章利用厌氧生物发酵法处理缫丝企业废水的同时,产生沼气,制造了沼肥,既达到清洁生产目的,又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焦化废水属于高毒物质,其中的大部分多环芳烃都具有"三致作用"。为保护生态环境,焦化废水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阐述了焦化废水的生物危害性及生态毒性效应,分析了处理焦化废水的A1-A2-O生物法,并分别对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去除规律,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物污泥相中的吸附累积效应,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生物学原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上海石化总厂水质净化厂近五年来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的总结。通过总结,发现该厂活性污泥中主要微型动物如:楯纤虫、等枝虫、钟虫、轮虫、裂口虫、鞭毛虫的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与处理系统的进水、出水的水质,明显相关。这些微型动物在种类或数量上的突然变化,可反映出处理系统受到高浓度毒物冲击时,使处理效率明显地下降;如果这些微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处理系统也进入稳态运转;如这些微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则可指示着该阶段是处于稳态运转,并可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毛纺织工业染色废水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好生物接触氧化法,是兼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好气性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一种较新的方法。近年,在毛纺织工业染色废水的处理工程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这首先是因为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毛纺织工业染色废水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处理效果,根据试验研究及运转资料,当有机负荷为1—1.5公斤/米~2·日时,COD_(cr)去除率为60—70%,BOD_5  相似文献   

20.
常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优缺点比较及生物处理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目前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总结、比较。介绍了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一些特殊作用及一些新的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