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复杂的成分及高含水率制约污泥的有效利用,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首先调研了污泥产生及成分,从污泥干化的典型工艺及设备、干化过程的环境污染与控制、污泥干化过程的尾气处理和污泥干化经济性分析4个方面对污泥干化技术进行阐述,指出污泥余热干化是污泥实现节能、经济及环保的有效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2.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当前中国污水处理领域存在"重水轻泥"现象,使得污泥对生态环境存在二次污染危险。不同来源的污泥具有不同的成分和特性,文章综述了污泥的分类特点和主要污泥类型的成分特性。按照污泥的不同来源可将其分为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2类,工业污泥中电镀污泥、冶金钢铁污泥、纺织印染污泥、化工污泥和造纸污泥具有成分复杂、毒害物质含量高、来源广泛、产量较大等特点。目前,污泥的传统处置方式之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处置技术,污泥的资源化处置利用是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左右,生物污泥由于其成分复杂,污泥处置问题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物的重难点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常见的污泥热干化工艺设备,包括双桨叶式干化工艺、带式干化工艺、两段式组合干化工艺、流化床干化工艺、立式圆盘式干化工艺、转鼓式干化工艺、转盘式干化工艺。  相似文献   

4.
王高敏  吴青荣  姚斌  张绪坤  吴起 《环境工程》2016,34(10):124-127
由于我国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安全处理措施相对有限,传统的处理方法难以满足现阶段的要求。干燥是使污泥急剧减容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关键和资源化利用的前提。干燥动力学研究对污泥干燥工艺优化与干燥设备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主要从干燥动力学特性、传热传质及干燥模型方程3方面对污泥干燥动力学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其在污泥干燥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最后从干燥应用技术方面出发,对污泥干燥动力学进一步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锦州石化公司炼油污水处理场的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小试,考察厌氧消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COD、有机成分去除率均达到80%左右,同时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减少了污泥脱水的药剂用量,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可实现剩余污泥的稳定化和减量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泥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病原菌、寄生卵、重金属及盐类等成分,污泥的综合利用主要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将污泥做成肥料、饲料、能源燃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实现变度为宝,这也是城市污泥处理和资源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的再利用是普遍认可的一种污泥处理途径,文章对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经过碱化去蛋白质处理后的剩余污泥进行了采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泥为中性,pH6.78,含水率较高为72.46%;污泥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较低,均符合国家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研究现状,论述了我国园林绿地污泥的利用进展及其应注意的事项,并对污泥的园林绿化利用价值及其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域性的三种污泥干化工艺的经济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增多和成分的复杂化,污泥处理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最大难题。脱水污泥含水率高,不利于后续的处理与再利用。污泥热干化可将污泥含水率降至10%~40%,但该过程耗能大,会大幅增加污泥处理成本,不利于污泥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拉萨、上海、重庆为例,分别对带式干化、热泵-太阳能干化、热泵-太阳能-蓄热干化3种污泥干化工艺的经济性进行分析,阐明了不同干化方式的适用特点,为相变蓄热技术在污泥干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因其高效的能量回收和较低的环境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方法。污泥有机成分是影响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污泥成分特征与污泥厌氧消化效果关系的研究,阐述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段污泥的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效果,污泥有机质转化生成甲烷的机制及性能。比较和评述几种评估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模型特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实地调研与典型样点采样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南省工业企业污泥产生、处理、处置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污泥产生量主要集中在两家大型企业,占比92.14%,其他中小型企业产生量仅占7.86%。自然干化为主要的污泥脱水工艺,使用率为40%。处置方式目前主要以处理后农用和委托危险废物专业公司处置两种方式为主。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污泥处理设施有待完善,部分企业污泥资源化利用中粪大肠菌群值过低,污泥成分缺少检测。建议海南省应根据各地区工业污泥泥量与泥质特点,加快出台集中处理处置的中长期专项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对污泥恶臭成分进行检测,从污泥恶臭成分中分离多种化合物,并鉴定出烷、醛及苯等有机物。不同地区污泥的性质不尽相同,从而使恶臭成分也产生很大差异。HS/GC-MS法是一种分析污泥恶臭成分的有效方法,为污泥恶臭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organic properties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in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organic matter within sludge was extracted with NH 3 ·H 2 O preferentially,and subsequently fractionated into five fractions using XAD-8/XAD-4 resins.Up to a 63.8%-71.1% of organic matter within the sludge could be efficiently extracted by NH 3 ·H 2 O.Fractio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hydrophobic acid and hydrophilic fraction were two main components among the sludge organic matter (accounting for 32.2% and 48.0% of the bulk organic matter,respectively),whereas transphilic acid,hydrophobic neutral and transphilic neutral were quite low (accounting for 9.2%,5.8% and 4.8%,respectively).Despite that the extractant of NH 3 ·H 2 O showed a relatively higher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aromatic components,the relatively low aromaticity of the organic fractions implied that those non-aromatic components could also be effectively extracted,especially for neutral and hydrophilic fractions.In addition,acidic fractions contained more aromatic humic-like components,whereas the neutral fractions had a greater content of aromatic proteins and soluble microbial byproduct-like components.Extraction of sludge organics with NH 3 ·H 2 O and sub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using XAD resins could be a novel method for 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of sludge organics.  相似文献   

13.
高温厌氧处理酒糟废水影响颗粒污泥化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性地论述了高温厌氧处理酒精酒糟废水中颗粒污泥的概念 ,颗粒污泥的形态及其作用 ,着重论述了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EPS对膨胀污泥沉降性的影响,通过减少进水P源、N源的方式培养异型膨胀活性污泥,分析不同层、不同组分EPS对异型膨胀污泥沉降性影响.结果表明:异型膨胀(非丝状菌粘性膨胀、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EPS多糖组分Total-PS、中层组分(L-PS)含量均高于正常污泥.非丝状菌粘性膨胀污泥EPS各层多糖含量高于丝状菌膨胀污泥,而各层蛋白质(PN)含量均低于丝状菌膨胀污泥.非丝状菌粘性膨胀污泥Total-EPS((229±94)mg/g MLSS)、PS/PN值不仅显著高于正常活性污泥((86±16)mg/g MLSS),也高于丝状菌膨胀污泥((108±30)mg/g MLSS).非丝状菌粘性膨胀污泥EPS多糖总量Total-PS、蛋白质总量Total-PN越高,SVI值越大,污泥沉降性越差,越易膨胀,且EPS蛋白质组分对污泥膨胀作用大于多糖;从不同层EPS看,松散外层(S层)EPS对非丝状菌粘性膨胀作用最大(S-PN与SVI值相关性最大,r为0.881,P<0.05),是主要影响因子.丝状菌膨胀污泥,除了内层紧密型T-PN对SVI值影响较大外,其他各层、各组分EPS含量与SVI均呈微弱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研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对它进行合理利用已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若处置利用不当就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也就明显地削弱了污水处理厂的净化功能.文章系统地综述了城市污泥处置与利用的现状和趋势,指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并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污泥制作建筑材料、热解制油、制取燃料、堆肥利用、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的目的和要求,结合广州地区污泥成分,从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及资源化4个方面阐述了常规的处理方法及发展方向,介绍了污泥处理过程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无害化处理对污泥中有机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城市污泥为材料,研究了热喷、辐射和堆肥 3 种无害化处理方式对污泥中有机组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的有机组分经过热喷和辐射处理后,易降解物含量增加,难降解物含量降低;而堆肥处理则相反.污泥总氮的 70%~80%是有机氮,热喷、辐射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氮向易矿化态转变,易矿化态氮含量较处理前分别增加 8.0%和 6.5%;而堆肥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氮向难矿化态转变,难矿化态氮含量增加了 4.1%.经热喷、辐射处理后污泥中有机磷的活性显著提高,但堆肥处理降低了污泥中有机磷的活性.热喷、辐射处理使得污泥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大分子组分向小分子组分转化,堆肥处理则与之相反.因此,经热喷、辐射处理的污泥的供肥效果优于堆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简化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城市污水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活性污泥 1号模型 (ASM1 )为开发平台 ,建立了简化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ASM CN)。该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 ,其中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ASM1 ,从而提高了该模型在城市污水厂中的实用性。通过测定模型组分、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 ,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利用ASM CN模型对实际城市污水厂的运行进行了动态模拟 ,模拟结果良好 ,验证了ASM CN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并且也验证了模拟程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γ-射线对不同含水率剩余污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紫外可见光谱及污泥内源呼吸耗氧速率等指标,探讨了不同剂量γ-射线对不同含水率剩余污泥的辐照效果.结果表明,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污泥上清液的SCOD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相同辐照剂量下,污泥含水率越低,SCOD值增幅越大:原污泥SCOD均不足100mg/L,经20kGy辐照后,...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城市污水污泥的肥效及其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昆明市处理城市污水36.5万m^3/d,同时产生污泥130t/d,至2000年,污泥的数量还会增加至220t/d左右,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污泥成分分析,发现污泥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可用于花卉园林栽培,既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园林产业的需要,又为污泥的消纳和利用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