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快速城市化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需要测算一个极限区间值进行自上而下的总量控制,以促进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的落实.但是如何测算这个极限规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常规方法组合和关键指标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研究首先对城市用地扩展规模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城市人口数量和GDP分别与建成区面积相关性,确定了城市人口数量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采用逻辑斯蒂模型,依据我国1950-2010年经济数据,对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依据1951-2010年全国人口数据对未来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分为三个方案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将人均城市用地规模取值控制在65.0-115.0 m2,计算城市用地扩展极限规模.结果表明,到2045年,中国的城市化预测水平为79.99%,在中国人口增长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人口规模将达到14.97亿人,城市用地扩展规模为77 857.38-137 747.70 km1;若中国人口达到有关研究的预测峰值16亿人,中国城市化水平稳定在80%,城市用地扩展极限规模将会是83 200.00-147 200.00 km2.综合以上分析,未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应在7.8万km2到14.7万km2之间.  相似文献   

2.
采用Landsat TM/ETM遥感解译数据,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江苏省1985~2015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类型与模式,通过多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索江苏省和各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幅度空间上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特征,建设用地扩张速率时间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2010年是快速扩张期。(2)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呈空间自相关和明显的集聚分布。扩张密度分布呈现以江苏沿江地区为高值中心,沿海及苏北地区为低值连片区的空间分异现象。高-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3)江苏省已形成沿长江的城市发展轴带和空间集约的都市连绵区,呈现外延型的空间扩张模式。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均出现苏南>苏北的地理空间格局,可分为 4种类型:协调稳定型、不协调稳定型、协调波动型、不协调波动型。(4)建设用地扩张主导时间驱动因子是产业结构转型、人口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投资增长,第二、三产业比重是扩张的核心时间驱动因素,工业化是驱动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动力。GDP和人口密度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空间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3.
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展方向,而其东南方向的扩展速度最为缓慢。自然环境中的地貌对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扩展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规划等因素成为城市用地扩张与时空演化的外在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遏制长沙市城市的无序扩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保障生态空间质量,划定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成为重要举措。基于居民活动空间扩展,选取人口密度、居民活动分布、基础设施布局等多源时空数据,通过量化居民活动空间扩展概率,并利用植被覆盖度构建生态约束强度,确定二者协调规则,作为CA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城市建设用地模拟,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结果表明:划定的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结果与长沙市“十三五”规划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基本一致,对未来建设用地扩展方向预测合理,而且避免了侵占重要生态资源,达到了兼顾城市空间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的多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迭代原理的城市形态分形研究方法,运用分形维数(相关维数、半径维数、膨胀维数)和标度曲线,定量分析了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揭示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结构,标度曲线可以定量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用地的标度行为,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测度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徐州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程度在逐渐增强,但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性较差;随着城市的扩张,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显著的外迁趋势,市中心区的商服功能则进一步加强,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形成明显的“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布局的圈层结构,并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商服中心;与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相比,工业用地边界形态复杂,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武汉城市群城镇用地扩展的动态模式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获取了武汉城市群3个阶段(1980~1990、1990~2000、2000~2010年)的城镇用地信息,采用景观扩张指数、间隙度指数和相关分形维数分析了该地区城镇用地扩展的基本模式、空间形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主要结论:(1)城镇用地扩展基本模式呈现差异,第一阶段以边缘式和飞地式扩展为主,第二、第三阶段以边缘式扩展为主;(2)城镇用地空间形态处于演化变动中,第一阶段城镇用地扩展遵循“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城镇用地分布呈现“均一化”,第二阶段城镇用地扩展显著趋缓,增长空间相互分离,以中心城市的孤立扩展为主,第三阶段城镇用地扩展呈现“首位式”“集中化”趋势,武汉市中心性显著增强,核心-外围差别显著,局部范围的空间融合初露端倪;(3)城镇用地扩展经历了多点“开花式”均匀扩展期、散点“离心式”缓慢扩展期和集聚“首位式”快速扩展期,这种差别化的城镇用地扩展模式与空间形态演化主要受国内外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方针以及土地管理政策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南京市南北主要伸展轴--宁六和宁高公路伸展轴为研究地点,划分南北两个样区,以不同时期的TM\ETM+\SPOT4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研究区1986~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城市强度、用地结构、重心移动轨迹、景观指数、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沿交通线扩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南北样区城市用地扩展在时间维上表现出众多共性,总体上经历了2个扩展阶段:1996年前中心功能扩散下的平稳扩展期和1996年后土地投机性加速扩展期;②南北样区城市用地在空间维上表现出扩展模式的差异性,南样区属于近轴离心惯性模式,北样区则属于发散扩展的干预模式.基于上述城市扩展机制提出: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下需要保持自主管理和集中管理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推动城市开发的同时防止土地开发的连续惯性延伸和土地资源浪费,以促进城市理性增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滇池流域1992~2010年城市扩张研究,发现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边缘增长,表现为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二是道路影响增长,表现为环滇池道路两边新城市单元的产生。基于滇池流域城市扩展变化遥感数据,对SLEUTH城市扩展模型进行校准,模拟30 a间(2010~2040年)3种预案下的昆明城市扩展变化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3种模拟预测结果表明:任意管理预案下城市无序扩张,大量农林用地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呈现爆发式增长,滇池沿岸被城市包围,会对滇池水环境产生极大的压力;土地总量控制预案下城市的发展完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进行,没有考虑城市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人口等因素影响,没有达到滇池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预案下,能相对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减少对农林用地、湿地的侵占,利于滇池环境保护。预测发现,从滇池流域水资源现状来看,即使实施了环境保护模式,人均水资源量仍处于“严重短缺”状态。需要通过调整昆明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降低城市首位度和人口;采取更为严格的空间管制策略,有效控制城市空间扩展,以减少对滇池流域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为了研究苏南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基于1980~2010年建设用地数据,利用ArcGIS 93软件识别并提取了3种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填充型、边缘增长型和跳跃型,并分析了建设用地扩展类型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980~2010年,苏南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4582%,其中1980~2005年增加了16373%;2005~2010年增加了10696%,常州市建设用地的扩展速率最大,为75286%。1980~2005年,苏南地区边缘增长型占据了7403%,其次是跳跃型与填充型,而2005~2010年,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比重仍与1980~2005时段相一致,但变化更为剧烈。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斑块个数均处于增加趋势,3种扩展类型的形状区域复杂,建设用地扩张景观类型破碎化严重但其链接度仍较高。苏南5市的填充型扩展类型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附近,而跳跃型主要分布于远离城市的区域。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进程、房地产投资、外资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都在影响着建设用地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90、2000、2005年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城市人口数据,利用LTM模型对1990-2000年和1990-200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和精度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0-2000年、1990-2005年LTM模型模拟结果的Kappa系数分别为0.59和0.61,可以较好的模拟历史时期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趋势;LTM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05-2020年上海市城镇用地面积将由914.03km2增加到1123.79km2,年均扩展面积将由1990~2005年的23.44 km2/a下降到13.98 km2/a,未来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将呈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为例,研究我国城市在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特色化战略问题。根据战略管理和系统工程理论,运用层次分析、目标-手段链和城市形象识别等方法,对南京特色化战略目标、模式、方案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一体化分析和设计,构建了南京城市特色化战略的层次结构模型。在该模型的框架下,通过研究国内外古城发展模式,提出了南京城市发展的综合协调模式;在对南京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具体设计了"6元素南京城市名片";最后,构建了城市特色化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研究表明,只有协调好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远景规划与眼前利益等各种关系,才能有效实现城市的特色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everthing follows its own law, which does not change at people’s own sweet will. Therefore, we must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so a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things in their deep meanings,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their de- velopment, and make them better serve the people. As a part of the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environment art will be of a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perfection of the thought and will also be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the synthetic index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uch a thesis, starting from the macroscopic angle, and relying on the leading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es hold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ity environment art, and explores the various problems that have arisen in city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city management by combining thoughts on city planning, so as to guide urb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eoretically. The present paper expounds on the views comprehensively and, through the synthetic analysis on city planning, city environment, art esthetics and the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he present rapid city development on city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本文先综述了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最新的低碳城市研究的发展动态,并在借鉴这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观点,引入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给出了城市经济整体的低碳发展应以实现碳排放与人均GDP关系脱钩为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气候变化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已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发展低碳城市的高度热情背后,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本文在对国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和国内城市的相关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中国需要探索一条工业化进程中的低碳转型路径。低碳城市的建设需本着发展优先的原则,重点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城市可以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摸索转型经验。低碳产业拉动和"低碳支撑产业"模式的选择则需要因地制宜。而无论采用何种过渡模式,城市都应注重低碳理念在全社会的渗透,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辅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向综合型"低碳社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Ecological city (eco-city) and its planning approach are emerging concepts in urban study,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owever, opinions remain divided 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term “ecological city”, what key issues ecocity planning can solve, and its specific content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10 basic propositions that define the eco-city and clarify its key parameters, thereby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discussing the assumptions and principles underly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We then summarize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an eco-city, and define the main requirements for ecocity planning. We conclude that an eco-city is a city in which the urban population, scale of land use and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limited to the region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which does not cause increasing or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regional ecosystem’s structure, functions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6.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学者们在低碳城市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成果进行分类,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提出低碳城市研究与规划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思想,低碳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因此在系统论基础上开展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分析了构建低碳城市系统的必要性和低碳城市系统运作的规律,其中低碳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他们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耦合方式、组织秩序以及失控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最后根据低碳城市系统的系统运营规律给出了低碳城市系统发展的建议,以期低碳城市系统朝着城市人类群体希望的方向发展。低碳城市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低碳城市系统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Ecological city (eco-city) and its planning approach are emerging concepts in urban study,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owever, opinions remain divided 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term "ecological city", what key issues eco-city planning can solve, and its specific content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10 basic propositions that define the eco-city and clarify its key parameters, thereby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discussing the assumptions and principles underly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sus- 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We then summarize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an eco-city, and define the main requirements for eco- city planning. We conclude that an eco-city is a city in which the urban population, scale of land use and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are limited to the region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which does not cause increasing or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regional ecosystem's structure, functions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
深入探究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的影响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城市病频发,而中小城市发展潜力不足,对人口吸纳能力有限,城市发展规模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从探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入手,通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中国属于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尤其是城市科层制的层级结构直接决定了城市规模大小,政府财政分权行为更加剧了城市规模两极分化趋势。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方向和效果明显依赖于政府调控水平,且科层制的城市等级结构弱化了市场机制对城市规模影响效果的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效应不同。市场机制在东部城市产生涓流效应,而在中西部则发挥着聚集极化作用。市场机制在特大和大城市已产生涓流效应,加之政府"抑大崇小"的城市发展战略使得这种效应愈加明显,中等城市则处于极化效应和涓流效应更替中,小城市则表现为更多的聚集极化效应。为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城市体系,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政府应指导城市发展方向,为其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场则应在微观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议根据城市发展和市场经济需要,对现有的行政区划进行适时调整和变动。调整公共资源在特大及大中小城市传统分配政策,实现公共资源由按行政级别配置向按照人口规模配置转变。同时,建立跨区域的相应的协调机制,以市场力量突破行政界限探索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其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特征也不相同。本文以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市为例。研究了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主要思路是:在对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太原为案例研究了不同发展阶段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和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oxides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for a period of 12 months in the city of Cairo. Photochemical oxidants were examined and their appearance was found to b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NOx diurnal cycle and wind speed. Nitrogen oxides were found to exceed 10 times the USA air quality standard. Oxidants concentrations were found to exceed 0.1 ppm, average over 1 h, on 74% of the measured d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