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岛旅游发展再一次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口.以湄洲岛为代表的文化型海岛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质的海滨旅游资源成为海洋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从解读文化型海岛内涵及特征入手,全面剖析了湄洲岛的优势条件,从文化价值、文化需求、文化生态、文化形态等方面深入挖掘湄洲岛所含文化特性,以此构建起湄洲岛善行旅游发展的“四和四共一发展”的互动效应,探寻出一条具有文化型海岛特点的湄洲岛善行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海洋是全球最大的碳汇集聚区。随着气候问题的不断加剧和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碳汇和碳排放的平衡与改善。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基于海洋碳循环过程,测度海岛地区海洋碳汇量与碳排放量,并运用STIRPAT模型与岭回归模型对长海县地区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海县海洋碳汇量走势呈先递增后递减的态势,碳排放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富裕程度、能源强度和人均旅游产值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它们每变化1%,碳排放量将分别增加0. 6358%、0. 3356和0. 2894%。该研究在为海岛地区碳汇量核算提供新思路,测度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平潭岛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借鉴典型海岛国家与地区发展海岛旅游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平潭岛海岛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开发平潭岛海岛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平潭岛海岛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拥有3061个岛屿,约占中国海岛总数的2/5,海岛旅游产品正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提升.分析了浙江省海岛旅游资源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开发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风险管理对策与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专项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海岛旅游开发活动渐次兴起。海岛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海岛远离大陆,面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程度低、稳定性差、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有必要对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特点,包括海岛旅游开发的优势、制约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定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源,提出海岛旅游开发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岛众多、资源丰富,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基于SWOT分析法对西沙群岛旅游开发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综合内外部因素并根据西沙群岛实际情况,提出旅游发展增长型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海岛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当前旅游业学术研究的热点。海岛是人地关系矛盾较尖锐的地域系统,因此海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海岛旅游研究的重点。基于人地关系理论,从研究区域、内容和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岛旅游研究在不断发展,尤其是研究内容和角度在不断丰富与深化。但与国外海岛旅游的研究相比,我国的海岛旅游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缺乏全国层面的综合性研究,并且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与结合方面还不成熟。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得出,我国未来海岛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海岛旅游理论体系的完善、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展、研究方法的系统化与专业化、在人地关系的重视这四大方面来推动我国海岛旅游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对海岛人地关系演进脉络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发展旅游对海岛人地关系系统的影响,构建了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系统,指出科学评估海岛旅游容量、严格监控海岛旅游对海岛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构建合理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推动广泛深入的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型海岛人地关系系统协调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从空间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辽宁省大小长山岛、大笔架山岛、大鹿岛、菊花岛为例,从各个岛屿的旅游资源条件、发展环境、可进入性、客源市场状况等方面人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各海岛之间的空间竞争优势。分析结果表明,4个海岛旅游地总体上存在资源统一性和市场重叠性特征,同时发展环境、资源特色、市场倾向、可进人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旅游地区域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海岛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在国内海岛旅游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管理方面共5个子系统45项评价因子,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因子相互比较,计算出系统层和指标层各项因子的权重(重要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为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发展旅游对海岛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海燕 《四川环境》2005,24(3):22-24
海岛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但在海岛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海岛环境也受到极大的影响。而海岛又是环境敏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所以重视海岛旅游出现的环境问题,加强对海岛环境的保护,促进海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海岛作为“人类开发海洋的远涉基地和前进支点”被大规模开发,其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海岛生态旅游也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海岛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能值理论对海岛生态旅游系统进行研究,构建海岛生态旅游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定量分析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综合状况,为海岛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经济活动的评估提供客观标准,并为海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的海岸线蜿蜒460km,涉及5区1县,潜在滨海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潜在上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状,结合上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在对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分类,分析了潜在滨海旅游资源特征和资源富集区状况,选划出上海应重点开发的6大潜在滨海旅游资源区,并分别就各资源区的开发对策与建议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红色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开发对彰显红色旅游教育价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两型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随机拦截问卷和抽样访谈等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韶山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红色旅游产业的总体生态化水平不高,在旅游产品与服务、交通出行与餐饮住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纪念品产业及市场、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的培育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生态化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也在加速走向国际化,旅游国际化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国内外旅游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着重评述了当前研究的几大方面:现状与对策、影响因素、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对目的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ourism activities on olive tree cultivation and the human population of the island of Lesbo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ourism is related with the maintenance or abandonment of olive tree cultivation and population changes for each community. A spatial segregation of the island is evident, related to tourist development, olive tree cultivation, and population chang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demonstrate that in communities where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live tree cultivation is preserved and the population is stable.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agro-ecosystem is assured while the olive groves remain productive. Simultaneously, the landscape, which provides specific attractions for tourism, is not altered.  相似文献   

17.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它不仅造成了旅游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而且对旅游者权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是规范旅游市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入手,立足于对旅游地、旅行社和旅游者三方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重点研究了如何改善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内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国内旅游客流中,乡村游、近郊游、短线游、一日游、自驾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客流成为主要旅游流,乡村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以西安市蓝田县汤峪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在旅游流时空演变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及发展现状,找出面临的问题,从旅游流时空演变机理下的旅游客流、管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能量流、文化流、促销流、人才流等方面着手,就管理、开发规划、产品创新、环境与文化保护、市场营销、资金投入、延长产业链、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