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传统发展模式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类思考去寻求新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资源环境一体化就是适应此背景的新兴发展理念。以海南西部沙地环境资源化与山区资源环境化的发展实践,实证分析了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按资源与环境是可相互转化的这一资源环境一体化理论基础,海南西部干旱与多沙的环境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针对山区资源过度利用的现状,则通过实施设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实行保护性开发,实现山区资源环境化。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资源与环境的同源性与资源时效性、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环境政策的完善与严格、政府与企业推进是促进资源环境一体化的主要推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中西部地区如何既实现经济发展,又保护好生态环境,统筹协同是重要前提.科学分区是设计因地制宜协同模式的基础,界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同模式内涵,综述已有相关分区研究的现状、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分区原则和依据、分区单元、分区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环境经济协同关系的西部新农村建设分区方案,划分为八大区:城郊农业区、西北牧业区、西北旱作农业区、西北灌溉农区、西南高原区、西南河谷平坝区、西南丘陵山区、青藏高原生态农牧区,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重点与方向等方面提出了环境经济协同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资源环境经济学、循环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实证与规范经济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研究首都经济圈水资源环境,提出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用以解决首都经济圈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重点分析了该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阐述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具体对策,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对新环境的适应是稳定移民和移民后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从三江源生态移民适应面临的问题入手,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出了加快移民适应的一些对策,并指出适应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城市老工业区搬迁规划环评具有层次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评价首先要分清规划的层次,理清3个层面规划内容,分析所涉及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规划、区域和项目环评3个层次分别开展评价工作。在规划层面上应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政策的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论证;区域环评层面重点进行区域布局、结构、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评价;项目层次重点弄清污染特征、污染源和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促进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大型湖库水源地是当地政府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对广东省万绿湖、湖南省东江湖和四川省升钟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保护水源以分级控制为主、经济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人口流动以有序迁移为主的发展保护模式.同时,以引导性发展为区域先行,环境保护规划、人口流动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编制、同时实施、同时评估.该模式可为我国受到湖库型饮用水源大面积保护区范围影响下的山区乡镇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条合适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普洱市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通过对生态和农村贫困现状的描述,阐述了生态移民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中的重要意义,并对生态移民的对象、安置方式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有计划地将贫困人口从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搬迁出来,可以有效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推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粤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山区山清水秀,生态优良,民俗风情浓郁,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在分析生态旅游开发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对粤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构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塑造系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精品、打造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建议,以期实现粤北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区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归纳并阐述了山区开发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山区综合开发的历程与实践经验.在总结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山区综合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粤西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但旅游承载力弱,因此山区旅游开发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发展模式,也使研究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以及山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分析出发,讨论了粤西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粤西北旅游区的核心区怀集县为重点,探讨了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粤西北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给出了在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机碳是地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重要化学组分,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介质。有机碳作为河流榆移的主要物质,榆运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效应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动态,探讨并总结了河流作为碳源/汇角色的作用,有机碳对重金属迁移过程和水体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指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河流有机碳正发生着显著变化,并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生活;总结了传统的研究有机碳的方法,并对正在发展的研究方法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南珠产业运行特点及健康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产业健康运行需要一定的条件。分析了南珠产业发展现状,对产业的生命和阶段进行初步判断,并进一步从产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产业运行的资源供给和产业生产技术等主要方面分析了南珠产业运行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产业运行模式和健康成长的道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张家界市为例,分析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因素及张家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提出了通过推动旅游地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加强景区利益协调和推动低碳环保的张家界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四川若尔盖湿地退化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洁 《四川环境》2006,25(4):48-53
本文以四川若尔盖湿地为研究对象,主要贡献为:(1)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对若尔盖湿地退化趋势进行了科学定量分析;(2)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解析,在寻求利益均衡点的基础上,提出湿地保护性开发对策;(3)针对湿地退化因素提出了多种对策,其中生态移民的设想对保护四川若尔盖湿地较为适宜;(4)提出了“禁止-限制-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指导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尼洋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巨大,生态环境良好。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探讨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尼洋河流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尼洋河流域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污染源概况和构成,以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前提,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并对超标断面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2012年尼洋河流域14个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评价,得出尼洋河流域水质现状良好的结论,为以后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目标的确定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威海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威海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物流组织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产品物流组织的内涵和组织形式,提出了农产品物流组织发展的主流方向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切入重点是农产品配送中心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是农产品虚拟物流组织,并对不同农产品物流组织形式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政务旅游(旅行)在我国已有漫长的历史.当今频繁的政务活动将促使政务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至今我国旅游统计尚未将其作为单独的旅游类型列出.初步划分了我国政务旅游(旅行)的发展阶段,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式和特征,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开拓政务旅游市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cent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Scottish economy and uses a synthesised theory of 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dual economy to identify the origins of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Scottish industry and labour over the period, critically evaluating the role of the SDA and of government policy in general. Incorporating the impacts of takeover and merger of indigenous companies, the promotion of the branch plant economy, the selective effects of emigration and training schemes, and the reliance o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to regenerate the economies of city‐region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entre‐periphery relations of monopoly capitalism for the Scottish economy is undertaken.  相似文献   

20.
贵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小晶  叶森  孙超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56-757,680
介绍了贵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角度分析了生态旅游的潜力。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贵州喀斯特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