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松花江水系有机污染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C、GC/MS、HPLC方法在分析松花江水系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GC/MS、HPLC所用水样在现场处理,而TLC、GC样品在实验室处理。冬夏两次取样,共检出152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主要有机污染物55种,PAH_3占19%,氯化物占14%,芳烃占13%,其它占54%。  相似文献   

2.
废聚氨酯硬泡热处理特性及产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了废弃聚氨酯硬泡热处理特性并对热处理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聚氨酯硬泡热处理过程呈单一剧烈失重峰,热失重主要发生在200~440℃之间,600℃热分解基本完成;FTIR谱图初步分析发现加热分解过程中有大量CO和CO2产生,且热处理过程中可能有O-H、C-H、C=O及带有苯环的物质生成。通过GC/MS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热处理液体产物中检出多元醇以及苯胺、p-苯胺、苯甲腈等多种芳香类化合物,气体产物以低碳的烷烃和烯烃为主,可见FTIR和GC/MS分析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气体产物检测出有机氯化合物,这可能是聚氨酯硬泡生产过程中加入的氟利昂类发泡剂所致。  相似文献   

3.
固体废物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浸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参照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方法1311(TCLP)和1312(SPLP)对油墨渣和环氧树脂废料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进行了浸出实验,并对在实验室条件下影响PAHs浸出的主要因素(如浸提剂,液固比,pH,浸提时间和粒径)进行了识别和研究.浸出液采用固相萃取方法处理,用GC/MS和G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浸提剂对PAHs浸出的影响显著,醋酸缓冲溶液浸出体系比HNO3/H2SO4浸出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液固比的增加、浸提时间的延长或样品粒径的减小均能增加PAHs的浸出量;在实验设计的范围内,pH对PAHs的浸出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同时测定海水中9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海水样品经Oa-sisHLB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正己烷/丙酮洗脱,采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线性响应良好,基体干扰小,方法检出限在0.03~0.10μg/L(按采样1 L水计),添加回收率在72.8%~116%,精密度为1.2%~5.4%,并利用该方法对广西近岸海域6个点位实际海水样品进行了监测。该方法可以同时满足海水中9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了北京市石景山工业区和海淀居民生活区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比较了北京市工业区和居民区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检测出PAHs类碳氢化合物共135种,分子质量大于300u的PAHs有55种,弥补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不能直接测定大分子量PAHs的不足,更为全面地反映了大气飘尘中PAHs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6.
二噁英是目前发现的最毒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二噁英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生殖毒性,已被列入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三氯新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极易形成二噁英,被称作二噁英前体化合物。含氯的芳香化合物在处理时,其脱氯产物不形成二次产物。本文阐述利用GC/MS与GC-AED联用技术,对三氯新在脱氯反应过程产物作定性或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饮水中致癌、致突变物(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7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在自来水中首先发现66种有机化合物后,饮水中有机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日益引起人们关注。随着水监测仪器发展,装备有计算机的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COM)应用于水中有机物分析,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在水中测定出2221种有机化学污染物,最近美国卫生研究所对来自水中鉴定出767种有机化学污染物,为了探求饮水中有机污染物同可能致癌危险性之间关系,他们收集了对被鉴定出每人有机化合物的致癌、致突变文献资料,然后根据科学标准对每个化合物的致癌和致突变性进行分类,以便大家查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确定了废旧尼龙6在亚超临界水中解聚的主要产物种类,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液相产物收率的影响,并提出了解聚进程。实验结果表明:液相产物为氨基己酸和己内酰胺,最大收率分别为6.6%和96%;解聚反应为连续反应,尼龙6先被水解为氨基己酸,后经环化脱水为己内酰胺或进一步分解为低分子物质。研究得出了每一种反应进程下的速率常数k和表观活化能Ea的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技术,建立了路用煤沥青水浸出液中多环芳烃(PAHs)成分和含量的分析方法。对60℃下搅拌2 h的煤沥青水浸出液进行了液液萃取-GC/MS分析,确定了浸出物的主要成分;并在实验条件下对影响PAHs浸出的主要因素(如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样品用量、溶液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沥青水浸出物主要为四环以下杂环芳烃,且多为含氮杂环芳烃,溶解2 h时接近平衡,温度越高浸出量越大,在30℃下,水中PAHs的浓度最大能达到122.92μg/L,60℃下,水中PAHs的浓度可达382.35μg/L;酸性条件能够增强煤沥青中多环芳烃的析出,且酸度越大,浸出量越多。  相似文献   

10.
该文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ASE)-凝胶色谱净化(GP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土壤中1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采用正己烷/丙酮(1∶1,V/V)为萃取溶剂提取,凝胶色谱净化,经HP-5MS(30.0 m×0.25 mm×0.25μm)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16种苯胺类化合物在0.5~10 mg/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取样量为10.0 g时,1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MDLs)在0.021~0.076 mg/kg之间。在空白基底中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2.2%~96.1%之间,精密度(RSD)均10%。实际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9.4%~90.1%。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准确、稳定,能够满足土壤中多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1.
苯系物光氧化反应形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细粒子的重要组成部分.SOA羧酸和二元醛组分能与氨反应形成有机酸铵和咪唑类含氮有机物,它们能够吸收205 nm和270 nm的紫外辐射,是棕色碳的主要组分.氯化钙等无机种子气溶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为气相羰基化合物和氨提供凝结与反应载体,从而影响含氮有机物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利用烟雾腔研究氯化钙种子气溶胶存在时甲苯SOA与氨的反应,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溶液在205 nm和270 nm处的吸光度,并定性研究不同浓度、湿度和酸度的氯化钙种子气溶胶对含氮有机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种子气溶胶能够促进甲苯SOA含氮有机物的形成;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浓度随着氯化钙种子气溶胶浓度和pH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当氯化钙种子气溶胶为碱性时,OH~-会与凝结的有机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并抑制二元醛化合物水合形成四醇产物,从而不利于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水分子的增加占据了氯化钙种子气溶胶表面的吸附活性位点,氨被吸附和凝结的量减少,从而导致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本研究可为人为源SOA棕色碳的形成机制和化学组成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制的烟雾腔系统使臭氧光解产生OH自由基,启动甲苯光氧化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粒子,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研究甲苯SOA与氨反应形成的含氮有机物,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产物溶液在205和270nm处的吸光度,探究光照时间、甲苯、氨、臭氧浓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对含氮有机物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机酸铵和咪唑类产物的生成浓度随着紫外光照时间的延长,甲苯、氨和臭氧的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是当臭氧浓度超过一定值后,光解生成的高浓度OH自由基能够使甲苯光氧化产物变成更多的挥发性化合物,从而不利于含氮有机物的生成.水分子的增加会使臭氧光解产生的OH自由基浓度减少,从而导致有机酸铵和咪唑类产物的生成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这为研究人为源SOA颗粒中含氮有机物棕色碳的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京密引水中不同形态天然有机物的卤代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过滤、XAD-8和XAD-4树脂串联吸附等方法将京密引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定量分离为悬浮固体、憎水有机物、腐殖酸类化合物,XAD-4酸和其它亲水有机物。分别对不同形态有机物进行氯化处理,测定了产物中的挥发性卤代烃。结果表明,京密引水中天然有机物的主要挥发性氯化产物是氯仿,此外还生成一溴、二溴氯甲烷及少量溴仿。溶解态腐殖酸类化合物的悬浮固态和悬浮固态有机物是生成氯仿的最主要母体。亲水有机酸也具有较高的卤代活性,而其它有机成分则表现出相对惰性。  相似文献   

14.
精细化工有机废水的臭氧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染料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为主的精细化工有机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废水生化处理低效率的问题而开展催化臭氧实验,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协同臭氧作用的最佳条件,考察了COD去除率、脱色率、BOD5/COD各指标及产物的过程变化。结果表明,与活性炭或Cu/C相比,Mn/C协同臭氧效果更佳,在臭氧流量为4g/h,反应时间2h,pH为9,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1.6%和34.9%。经过UV-vis分析发现,由于臭氧的氧化作用,使废水中不饱和基团被破坏,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化合物。经过处理后原水的BOD5/COD由0.236提高到0.419,生化性得到明显提高,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5.
A gas-phas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the atmospheric photooxidations of over 100 alkanes, alkenes, aromatic hydrocarbons, alcohols,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nge of reactive organics emitted into polluted atmospheres is described. Most of these organic species are represented using generalized reactions with variable rate constants and product yield coefficients for which individual assignments were made or estimated. This mechanism employs 19 species to repsent the reactive oxygenated and organic nitrate products, and includes the gas-phase reactions of SO2, but does not include heterogeneous or liquid-phase reactions. The evaluation of this mechanisms, by comparison of its predictions against the results over 500 environmental chamber experiments, described in a separate paper. This detailed mechanism can be used in assessments of relative atmospheric reactivi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and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rivation of more condensed mechanisms for use in air quality simul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煤渣、页岩陶粒、砾石、砂子为吸附剂,以苯、1,4-二氯苯、硝基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种有机化合物为吸附质,考察了人工湿地基质对混合溶液中有机化合物的等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供试基质对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等温线均属于Langmuir型;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验结果;Langmuir方程的不同线性变换在数据拟合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供试基质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最好用混合基质来构建以去除有机化合物为目的的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17.
对炼化酸性水中含硫化合物在汽提过程中的转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酸性水中硫化物高达4317 mg/L,占总硫负荷的75.6%,但是其他含硫化合物如硫代硫酸根(2240 mg/L)、亚硫酸根(64 mg/L)、硫氰酸根(21 mg/L)、硫酸根(21 mg/L)以及有机硫化合物也不容忽视。汽提处理对硫化物、硫代硫酸根和部分有机硫化合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净化水中硫化物仅余3.6 mg/L,但总硫负荷高达162 mg/L,以硫代硫酸根(123 mg/L)和有机硫化合物(48.4 mg/L)为主,并残留大量多环类有机硫化合物,是影响污水场安全、高效、平稳运行的潜在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城市水源水微量有机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查和研究与公众生命健康关系密切的饮用水有机污染现状,笔者运用GC MS等多种有机分析技术对河南省主要城市的23个水源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740种有机物,初步筛选出261种有毒污染物;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的污染非常突出;各点位检出物质量浓度较低,绝大部分化合物远低于国家标准,但检出种类多;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而地下水污染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9.
采油废水生物法处理出水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颗粒活性炭(GAC)对经胜利油田乐安联合处理站"隔油-混凝-过滤"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工艺处理后的采油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GAC对生物处理出水COD(70~80mg/L)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度35℃,时间为2h时,GAC静态吸附生物处理出水(pH8.0~9.0),内COD的去除率可达50%。动态吸附操作的过水流速为1~5m/h、接触时间19.2~96min时,吸附处理出水COD低于60mg/L,可以达到标排放要求。当体积速度小于2.0m3/(m·3h)时,过水流速变化对实际处理水量和单位炭吸附COD量影响不大,可作为吸附塔工程设计的参数。GC/MS分析结果表明,GAC对生物处理出水中的卤代烃、杂环化合物及羧酸衍生物去除效果较好,卤代烃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中的主要有机成份为大分子有机酸。由有机概念图判断,被吸附的主要物质为憎水的非极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滤膜法将2-丁烯醛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分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7个级分,并应用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紫外吸收光谱(ultraviolet spectrum,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及物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8.57%;采用GCMS对废水中相对分子质量1×103的级分进行分析,定性出27种化合物,包含醛、酮、酯、醇、酚、酸、烷烃类及其他苯系物等,其峰面积占有机物峰面积总和的比例分别为6.9%、5.3%、35.4%、13.2%、4.6%、0.4%、1.7%、16.8%,总和为84%.UV和FT-IR分析结果均显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的光谱吸收特征没有明显差别,级分中存在含有不饱和双键、羟基、羰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与GC-MS检测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为废水处理工艺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