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核电之窗     
张志刚 《环境》2010,(7):54-55
我是一滴油,当我被机器从地壳的深处源源抽取出,并经过化工厂一系列工序后,我成了油罐中的一员,被运往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不同功效,给干家万户带去光明和热量。  相似文献   

2.
薛游 《沿海环境》2000,(4):26-28
廖晓义简介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和负责人,198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专业访问学者。1998年7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被邀请参加克氏在桂林召开的环保圆桌会议。“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环保。”我在1986年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被调中国社科院马列所做研究工作,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接触了环保。我的一个朋友在写关于生态环境的报告,她对人类的未来非常悲观,认为人类活不到下个世纪,因为人类会被自己制造的各…  相似文献   

3.
俞小平 《环境保护》2023,(Z2):46-47
<正>我叫俞小平,是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担任村干部已经15年了。安吉余村是浙北的一个小山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开石矿、办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我家就住在矿山下面,从小我就目睹了开山采矿造成的巨大的环境破坏:水土流失,河水被污染,山体被大面积破坏,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4.
振文 《环境》2003,(12):24-24
“李师傅昨晚疯了,半夜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某机械厂,人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哎,你别说,我最近也发觉他经常自个发呆。”“我也觉得他好像走路晃悠悠的,说话也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5.
江镕 《环境》2009,(5):6-11
“绑架?我过得好好的,怎么能说我被绑架了呢!”看到这个标题,好些人可能会认为危言耸听。 然而,气候变化绝非危言耸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高温持续、干旱频繁……气候变化已经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放飞鹞鹰     
去年正月的一个早晨,我出门遛弯。天气清冷,但小区便道旁的冬青已经透出一丝春的信息。 不经意间,我发现冬青树丛上伏着一只小鸟,有喜鹊般大小。当我靠近时,它只微微一动,竟然没有飞走。我怀疑它不是受了伤就是生了病。正猜想间,一位邻居走来对我说:“这只鸟是我昨晚从小区门口捡的,被炮崩伤了。一宿不吃不喝也不动,我估摸它活不长,就放到这儿了。我不想让它死在我家。”  相似文献   

7.
阿土 《环境》2004,(10):46-47
流经故乡的河。我的老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被两条河同时环抱着。我是在老家出生的,因此我的童年可以说是伴着水声长大的。那时河水还没有污染,经年清冽的河水几乎是透明的,河床上的沙子也粒粒可见,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无限怀念与向往。然而,不久前的聚会上一个同学的话,去口让我感慨良多。虽然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真想回到以前,在以前的河里游个泳”,我却在他眼中看到了对过去的留恋与渴望。  相似文献   

8.
“在路上”这三个字,在当下人们的心灵里,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了,它被太多的人渲染过、写过、唱过。而当我走进呼伦贝尔草原,我不想走了,“在路上”这一神秘的美丽的意象,竞像轻烟一样飘过我的眼前,飘散在青青的碧草丛中,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想走。一句“在路上”,细细想来,其实也是人的一种存在的方式。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回去,从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到走过童年、少年、中年、老年,回到天堂,这一切都是走在路上。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伤疤     
难忘的伤疤山东海洋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尚玉华10年前的一天,我在青岛某化工厂实习,那天正上中班,师傅说窑内下灰箅子被灰堵住,让我赶紧排除。我急忙进入窑底,窑内温度50℃左右,排除灰渣后,我大汗淋漓,恨不得马上出去凉快一下。不料,刚走几步,便撞在钢制横梁上...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中国行AEcotourismTripinChina澳大利亚MickaelKeniger我被邀请参加1997年在成都举办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此会由国家环保局宣教中心(CEEC)组织,我受焦女士之邀参加。她的安排使我...  相似文献   

11.
黎开耀 《环境》2009,(3):88-90
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一届大学生绿色营开始了酝酿和筹划,作为一个老营员,每每看见新营员的期待与兴奋,我都会受感染,会被感动,似乎一次次重回绿色营,重新体验那一段难忘记忆。  相似文献   

12.
每当听到《天路》那优美的旋律,我的思绪都会被带到那遥远的雪域高原。都说“出国容易进藏难”,我对这句话体会颇深。作为一名旅行爱好者,我曾于2011年7月和2012年8月两次进藏。第一次因为是坐火车,所以并未感受到有多“难”;第二次是自驾游,个中甘苦,则难以言表。时光如流水,一晃儿,第二次进藏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可是进藏路上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夜,一幕幕惊险的场面,时常蒙太奇般地在我心头缭绕,那些人,那些事,那一切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13.
看海     
我仅仅移动观照的画框来看海。海是看不厌的。 中国的海域--东海、南海、黄海、渤海,我都到过了。海色多变,所观海景和依托的城镇、乡野及时间有关。我觉得海南三亚牙龙海的海水最蓝,犹如一匹新染的蓝底白花的蓝布;尚少人迹的沙滩如纯净玉帛,每一沙粒仿佛是珍珠,经月光孕育筛选过的。那年当地领导人和我说,某外商巡察,觉得比夏威夷棒,准备投资开发,开始规划修建海滨游乐场一类设施,一晃十多年了,不知那里的海水被污染了末?青岛北戴河、秦皇岛,海色蓝而呈橄榄绿。我在北戴河喝过几口咸涩的海水,从涌来齐肩的细浪望海平线碧…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一本叫做《健康手册——我与健康同行》的画册,从齐鲁公司烯烃厂员工手中传出,被邻居好友们借阅,有人还复印了送给父母亲朋。这不是名家著作,而是他们汇总职工查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职工在工作中接触的主要有害物质,有针对性地编制的员工健康手册。2007年以来,该厂不断深化“安康杯”竞赛,开展了“职工身边无隐患,我与企业双平安”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5.
抚摸音乐     
<正>很久没有这样抚摸音乐,同时也被音乐抚摸了。这是一条遥远的心灵的归乡之路。我仿佛泊在天庭的湖波中,被浪花轻轻地、轻轻地濯洗,伤心、悲凉、无奈,而又幸福无比。这是一种被刺痛的快乐、一种被伤害的温柔。当旋律把我包围和笼罩时,我甚至眼眶溢满了泪水。在我心醉神迷的时候,我才发现痛楚和愉悦原来竟是靠得那么近,甚至无法区分。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模式标本的由来说到大熊猫,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卧龙,而大熊猫的模式标本产地——蜂桶寨,却鲜为人知。   1862年,一位年仅 36岁,名为吉恩·皮埃尔·戴维的法国人被派到中国北京的苦修会工作。在服务于苦修会的同时,让戴维感兴趣的还有自然历史科学。 1869年 3月 11日那天,戴维记下了他生平第一次见到大熊猫皮的情景:“在我返回教堂的途中,这条山谷中的主要土地占有者——一个姓李的人邀请我们到他家去用茶点。在他家里,我见到张展开的黑白熊皮。这张皮非常奇特。我的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我听说猎人们明天…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瑞典     
在飞机上,我 就被瑞典关丽的景色吸引住了,只见湛蓝蓝的海面象一面大镜子,小岛象一块块翠绿的宝石镶嵌其间,瑞典的首都──斯得哥尔摩市由16个岛屿组成的,各岛间有桥梁相连,汽船、小艇穿梭其间,因此又被称为“北欧威尼斯”。 瑞典的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首都在扩建时,特别注意城市的绿化工作,工厂全部迁到了郊区。瑞典人民的环境意识很强,漫步街头,地上决没有纸屑等垃圾。和中国所不同的是这儿的垃圾箱都挂在电线杆上,连腰也不必弯,你就可以把废物丢进去。有一天,我赶得早就站在街头看工人浇花,他们用水管把水直射到地…  相似文献   

18.
王国华 《环境》2004,(11):42-43
清河小镇位于长白山余脉,距东北重镇通化市仅半个小时的路程。这里四面环山,一线通天,极目四顾,满眼郁郁葱葱的树木。我被这绿色“电”了一下,脑子里产生的第一个念头竟是:这苍茫的林海中,究竟有多少可以入口的奇珍异物?  相似文献   

19.
黄卓 《沿海环境》2001,(9):12-13
作为一家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大型跨国企业的中国地区总裁,CHARLES G BROWNE先生和蔼、亲切,让我卸下了紧张,开始了随意的提问。 问:我知道欧美一些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那么您是什么时候知道环保这一概念的? 答:当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从父母那里知道要保护身边的环境。但是真正形成环保意识是因为大学毕业后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小岛上的工作经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是在这些小岛上完成的。那里人口稀少、不受外界侵扰,十分美丽。我被那些自然的、干净的水和空气深深打动了。 问: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珠海是个令人向往的城市,多年前朋友就曾向我郑重推荐过,它和山东威海、福建厦门等地一样,可列入宜居城市行列。据悉,珠海曾被授予“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一个月前还正式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成为首批全国仅六个市、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