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前言南汇区某工厂一台进口燃气燃油两用湿背型三回程蒸汽锅炉。型号HEF-1712(14K),额定蒸发量为9.6t/h,额定工作压力1.37MPa。烟管与管板连接方式为全焊接(胀焊)。烟管规格:STB340①76.2~3.6(烟管)巾76.2~6(拉撑管)。管板规格:SB450S=21mm。该锅炉2000年10月制造。2001年11月开始投用(实际燃用天然气)工作压力为1.2MPa,24小时连续运行,该锅炉水处理为阴阳离子交换,锅炉给水经热力除氧器除氧.另加锅内加药处理。  相似文献   

2.
“超滤+反渗透+电去离子装置(EDI)”集成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全膜法绿色水处理技术,具有安全稳定连续化制水、良好的产水水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对某电厂锅炉补给水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集成膜分离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盐酸可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剂使用。盐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物质,会对金属设备造成严重腐蚀,影响正常运转。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盐酸系统的主要设备有盐酸储罐、盐酸计量箱和连接管道等。保证火电厂盐酸系统的安全运行,应从减少酸雾影响、定期检修设备、防止盐酸泄漏等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亮 《环境与发展》2020,(1):117-117,11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也使我国水处理技术日臻完善。目前,在环境工程水处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还可以通过超滤膜技术来对环境工程水处理的质量进行监控,其是以传统水处理工艺为基础,通过全面的改革及调整,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能够确保水环境具备理想的可行性和适宜性,从而提升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渗析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MBR产水,考察电渗析对MBR产水的脱盐能力和能耗。结果表明,当采用CMX/AMX膜堆,操作电压10 V,循环流量30 L/h,淡水室和浓水室体积比为17∶1时,电渗析表现出很好的脱盐效果,浓缩液的电导率达到120~140 mS/cm,产水电导率1~3 mS/cm,吨水能耗7~8 kW·h。  相似文献   

6.
略论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有可能超过能源而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为严重的问题,合理利用和研究新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水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正确把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对我国水处理技术发展现状的回顾和当前水处理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世纪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工业水处理     
<正>引言如何减少水的污染和增加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行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膜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应用膜的选择性分离的特性,对混合溶液进行分离比传统的方法更加有效、便利。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纳滤膜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ESPA-99.0/1016.0型反渗透膜装置,对除硬、除碱和混凝沉淀处理后的湘钢炼铁口废水进行了脱盐深度处理的研究。通过调节反渗透过程的压力、进水盐浓度、pH值等条件,考察其对淡水透膜率及脱盐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渗透压0.80 MPa下,反渗透膜对废水中的碱度、硬度和可溶性盐类的脱除率均可达到85%以上,出膜淡水/浓水的流量比在0.4以上,淡水透膜率约为30.7%;在进膜废水流量和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反渗透膜操作压力的提高,淡水透膜率上升,脱盐效率下降;在操作压力和进膜废水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进膜废水中可溶性盐类浓度的提高,淡水透膜率下降,脱盐效率上升;进膜废水pH值的改变基本上不影响淡水透膜率和膜的脱盐效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锅炉水处理方法需因炉、因水、因地制宜。将各种不同的水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炉型及水源水质,合理的加以综合应用,可提高锅炉防腐、防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流动床水处理设备,对水源水质稳定,用水量大(750吨/时)的锅炉是适用的,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自1974年起,有关部门和一些生产厂将流动床水处理小型化,形成SL系列(2—20吨/时),组织成套生产,大量用于中小型锅炉以后,暴露了不少问题。主要是: 1.树脂用量并不少。以 SL—04型流动床为例,软化能力为5吨/时,需装填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300升,当原水的总硬度为 4毫克当量/升时,工作 15小 时可软化水75吨左右。在同样条件下,如采用固定床水处理设备,每个交换周期也可以出75吨左右的软化水。 2.出水质量有周期性恶化现象。流动床水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细胞融合技术在构建水处理工程菌中的应用,从细胞融合的原理与发展史、常用细胞融合方法及细胞融合的最新进展等方面对细胞融合技术进行了介绍.比较分析了常用的病毒法、化学试剂法、电融合、激光融合、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等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介绍了最新发展起来的基于微流控芯片、高通量细胞融合芯片以及离子束的细胞融合技术.通过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含氯、聚乙烯醇(PVA)、重金属等其他废水的处理研究实例探讨,展示了细胞融合技术在构建水处理工程菌中的应用前景,并对融合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构建水处理工程菌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许多企业的中压锅炉在运行中出现炉水不合格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锅炉给水处理能力不足、原水条件不好、水处理装置运行不稳定有直接关系。前两条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水处理改造或上离子膜。但企业的投入加大。且许多装置的改造条件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某公司的1台35t/h中压锅炉上。进行了在炉内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善炉水品质的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种分析离子液相色谱的方法,离子色谱法(IC)以其优越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能够对阴阳离子实施连续不间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经常用于测定多种痕量和超痕量阴阳离子。本文首先对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做了说明,然后分析了离子色谱法的特点,最后详细阐述了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离子色谱技术概述国际上首次实现阴、阳离子和有机阴离子的检测与分离是在1975年,由灭国的Dowehemieal公司Small报导了自动电导检测  相似文献   

14.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臭氧的性质,在水处理中的机理,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臭氧氧化和其他联用技术,国内外臭氧技术开发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电渗析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套电渗析法处理电解锰厂铬钝化清洗废水的小试装置,以某电解锰厂铬钝化清洗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实验确定了电渗析法的极限电流密度,研究了电压、进水流量、进水浓度、浓水循环等参数对电渗析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电渗析装置的极限电流为0.41 A,极限电流密度为1.33mA/cm2;最佳操作电压20 V,适宜的进水流量20 L/h,进水浓度对淡水水质影响不大;采用浓水循环工艺,淡水产率可提高至约80%,浓室总铬、锰离子质量浓度超过4 000 mg/L,为浓水的后续处理处置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某水源为中水的废水“零排放”型火电厂,设置了循环水排污水回用系统,设计处理工艺为混凝澄清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反渗透淡水作为循环水及锅炉补给水系统水源。由于采用膜技术回收利用循环水排污水的工程实例中均存在膜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并影响锅炉供水安全。对循环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反渗透装置水源采用石灰处理后的中水,循环水排污水采用碱性软化旁流处理工艺,可以减缓膜污堵,确保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及锅炉给水安全,并满足全厂废水“零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仅就锅外化学处理中水质分析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1)离子交换剂分析 ①问题:低压锅炉水处理当采用锅外处理时,一般使用离子交换剂——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害杂质的侵入,造成树脂内部的交换孔道被杂质堵塞或表面被覆盖,或交换基团被占用,致使其交换容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中的放电方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水处理技术的原理,综述了已有的放电方式,包括气相放电、液相放电和气液混合放电3种方式,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各放电方式的应用。讨论了各放电方式的特点,并提出该领域有待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生物接触氧化法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填料选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微污染水源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锅炉除尘水处理方法的选择,介绍了微孔过滤技术,总结了微孔过滤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