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05年10月,14个控制断面中有9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64.3%。5个未达标断面中扬州三垛西大桥和徐州沙庄桥断面水质为V类,其余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指标有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与上月相比,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总体水质基本持平,14个断面中,8个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1个断面水质显著好转,1个断面水质好转,3个断面水质恶化,1个断面水质显著恶化。与2004年同期相比,14个断面中,9个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2个断面水质显著好转,1个断面水质好转,2个断面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富营养化程度平均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湖体水质目标相比,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有超标现象,其余湖区各项指标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江苏省境内太湖流域出入湖河流21个控制断面(苏州苏东河越溪桥因河道整治无法采样)中,有14条河流水质符合2005年水质目标类别要求,达标率为70.0%;9条主要人湖河流中有6条河流水质达标,达标率为66.7%。45个环湖河流行政交界断面中,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近年来中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2008—2013年全国地表水338个可比国控断面监测数据,从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较轻和较重断面变化情况及污染变化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年际变化看,全国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总体呈减轻趋势,平均浓度下降32.2%,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5.0个百分点;2从流域分布看,辽河、黄河和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程度明显减轻,其他流域较为稳定,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污染一直较重,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次之,其他流域污染较轻;3污染严重断面由22个降至5个,污染较轻断面稳定在242~248个;4COD排放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的减轻,但个别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纳污量仍较高是流域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污染严重断面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这与其COD接纳量较高、水资源总量较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改良亚甲基蓝比色法快速测定地表水中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亚甲基蓝比色法测定硫化物显色剂的用量和溶液的酸度,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得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6mg/L,最低检出限为0.004mg/L,RSD 0.5N~6.4%,回收率90%~98%。  相似文献   

5.
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毒饵中溴敌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毒饵中溴敌隆,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mg/L~1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1mg/kg,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4.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5%-96.3%。  相似文献   

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铍及其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铍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消解,以硝酸镁为基体改进剂。方法线性范围为0.100μg/L~3.00μ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7×10^-5mg/m3(按采样体积75L计),3个加标质量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4.5%,回收率为93%~102%。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水中钼的硫氰酸盐一抗坏血酸体系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mg/L~16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9mg/L,废水样品测定的RSD≤I.6%,加标回收率为96.3%~104%,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污泥与餐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液中乳酸、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等7种有机酸,通过试验优化洗脱程序,使得7种有机酸在2.00mg/L~6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试验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250mg/L~0.580mg/L,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O%~108%,8次测定结果的RSD为3.7%一7.1%,实际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0.6%~109%。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了用非全量消解—悬浮液直接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灰中的铜和铅,结果表明:铜和铅的方法检出限(3σ)分别为0.038mg/L和0.23mg/L,测定吸光度与其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0.5mg/L—5.0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7%—97%之间,相对标准差(n=4)小于7%。  相似文献   

11.
于2018—2021年对南京市及国考断面七桥瓮进行水质调查,分析其溶解氧变化特征,采用水质水量联合评价及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并结合水文气象等相关信息,对南京市地表水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国考七桥瓮断面低氧成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地表水溶解氧浓度夏季最低,中心主城区及附近区域溶解氧浓度均相对较低。七桥瓮断面溶解氧浓度在2.25~11.07 mg/L,其中5—9月溶解氧易出现超标波动。溶解氧浓度昼间高于夜间,与pH值呈正相关关系,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均呈负相关关系。水温和上游来水带入的耗氧污染物是七桥瓮断面溶解氧偏低的主要成因,其中,溶解氧浓度与水温相关性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可为七桥瓮断面稳定达标提供基础支撑,为秦淮河流域精准治污提供技术依据,为南京市水环境多源同治提供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海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用纳氏试剂比色法直接测定海水中氨氮的试验。试验表明,可用酒石酸钾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掩蔽剂排除海水中钙、镁离子对测定的干扰。着重对氢氧化钠溶液用量、显色剂用量和显色时间进行了试验,以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2.5mL,纳氏试剂1.5mL,显色25min为最佳测定条件,并对水样中的盐度影响作了考察。氨氮质量浓度在0.01mg/L—0.4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1mg/L;平行样相对偏差为9%,加标回收率在91%—108%之间;相对盐度为10—32的海水可以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废气中的丙烯酸,几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对分析无干扰。方法在0.100mg/L~1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对有组织废气和无组织废气的检出限分别为0.04mg/m3和0.003mg/m3,废气平行样品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为3.4%~10.5%,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91%~102%。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市区饮用水源地取水总量为16.25亿m^3,其中超标水量为4.56亿m^2,超标率为28.1%,夏季(6月-8月)超标率最高,为29.7%,秋季(9月-11月)超标率最低,为26.4%。无锡、常州、苏州和南通等4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有超标现象,其中无锡和苏州2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超标严重,影响水质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和总磷;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三嗪类除草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索氏提取、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土壤中7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方法,优化了检测波长、提取方法和溶剂、梯度淋洗程序等试验条件。7种三嗪类除草剂在0.10mg/L~2.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84μg/kg~2.07μg/kg,RSD为1.2%~5.6%,加标回收率为95.0%~107%。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和稻田水土中多菌灵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米和稻田水土中的多菌灵残留,用稀盐酸溶液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外标法定量。多菌灵的峰面积与进样质量在0.15ng-220ng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米中的最低检出质量比分别为0.01mg/kg、0.01mg/kg和0.02mg/kg。3个质量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在稻田水样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1%~93.0%,RSD为3.3%~3.8%;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8%-91.9%,RSD为1.4%~4.1%;在稻米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89.6%,RSD为1.8%-5.5%。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态顶空气相色谱FID法测定水中乙醛、丙酮、甲醇、丙烯醛、丙烯腈、乙腈、吡啶等7种极性水溶性有机物,通过优化动态顶空条件,使该方法在0.157mg/L~7.92m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在0.008mg/L~0.048mg/L之间,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103%~111%,RSD为5.4%~8.7%。用该方法测定某制药企业排口污水和地表水,只有污水中甲醇、乙腈、吡啶有响应值。  相似文献   

18.
用活化粉煤灰处理含砷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活化粉煤灰处理含砷废水的试验,主要探讨活化粉煤灰在用量、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各种试验用水的除砷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砷浓度在O.5~10.Omg/L范围内,按砷/活化粉煤灰重量比为1mg/200g的方式投加,砷去除率大于87%.  相似文献   

19.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低含量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锡,结果表明,方法检测限为0.14μg/L,在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不同浓度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误差≤2.0%,实际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在90.0%~109%之间,相对标准差≤6.1%,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优化了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方法在0mg/L-1.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2mg/kg、0.01mg/kg和0.05mg/kg,样品测定的RSD分别为6.8%、7.2%和8.5%,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5.2%-81.0%、60.5%-70.5%和52.5%~7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