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2):108-116
连山关地区前寒武系赋存的铀矿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不整合型铀矿床。对连山关混合花岗岩开展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区混合花岗岩属于富硅,高碱、低钛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中等程度的Eu负异常;U、La、P相对富集,Ba、Ta、Nb、Sr、Ti相对亏损。该混合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为中、上地壳酸性岩石,可能形成于太古宙克拉通裂陷拉张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 早先曾对夕卡岩型白钨矿矿床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黑云母进行过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说明采用研究法对花岗岩类进行钨矿化远景评价是可能的。在文章中曾强调指出,第一和第二类碱性花岗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库兹涅茨克山、外贝加尔、东萨彦岭等地的花岗岩类碱性交代岩中的金矿化,揭示出碱性交代岩中新的金矿化类型的特征。这类金矿化产于地壳的造山构造和活化构造中,赋存于花岗岩类石英-钠长石化带,与流体钠-氯或钠-氯-氟专属性的花岗岩类侵入杂岩体的形成有关。可将矿化看作是同一碱质交代作用的最后阶段。矿化以细脉浸染型的金和稀有金属矿化为主。较富的金矿化分布于交代作用带钠长石和硅化的最强地段。在成矿研究中应着重注意这类交代岩。  相似文献   

4.
巴西前寒武纪的祖母绿矿床产于一种有太古宙基底和上地壳岩、超镁铁质岩和花岗岩类岩石的典型地质环境中。火山沉积岩系以叠瓦状构造或以受复杂褶皱作用和变形作用影响的地质体的形式产出。祖母绿矿化属于典型的黑云母片岩型矿床,它由伟晶岩脉与超基性岩发生反应形成。同时,也有没有伟晶岩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祖母绿矿床。祖母绿矿床的形成归因于使超基性岩发生钾交代作用和使伟晶岩发生脱硅作用的渗滤交代作用。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和矿物共生组合基础之上的新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苏联各地区发现并研究了花岗岩及外貌上与正长岩相似的长石交代岩,与其有关的矿化有铍、钽—铌、锆、稀土以及萤石或冰晶石等。 它们形成一种独特的矿床成因类型(或成因组),其主要特征在有关的文献中已有描述。 长石交代岩的矿床,有的产于地台基底长期活动作用带内,少数是在有中间岩块的褶皱区。它们大部份都是分布在前寒武记的深大断裂带中,而有时则产于这种断裂带与次生共轭断裂的交叉处。成矿交代岩  相似文献   

6.
<正> 青岛花岗岩类复式岩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北,构造上处于鲁东隆起区胶莱拗陷之东缘。对该复式岩基的野外勘察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本区花岗岩类主要包括以浮山岩体为代表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出露于青岛市—马山前一带的碱长花岗岩以及以崂山岩体和白庙岩体为代表的晶洞碱性花岗岩三个部分。其中,碱长花岗岩与碱性花岗岩同属于A型花岗岩,主要区别在于碱性花岗岩含有碱性暗色矿物,而碱  相似文献   

7.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91-299
曲水坑锡矿床位于锡坑迳锡矿田东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北东向隆起带南段西坡复合部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曲水坑锡矿床属于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之后,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断层破碎带、裂隙等导矿构造运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系统总结了岩浆岩、构造、赋矿地层、赋矿围岩、围岩蚀变、地球化学、铁帽等找矿标志,并对矿体沿走向和倾向方向的延伸、厚度、品位变化特征及共(伴)生资源进行了分析,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人们还把地壳活动带花岗岩浆出现的地区看作是产生稀有金属矿化的唯一有利的环境,同时.花岗伟晶岩则被认为是稀有金属矿床基本的和主要的工业类型。近十五年来,发现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稀有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新的含矿建造。如碳酸岩、交代-蚀变花岗岩(变花岗岩)、古老变质岩层中含稀有金属矿化的碱交代带、碱性岩周围含矿的长  相似文献   

9.
<正> 碱性交代岩系指各种基体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下经受碱交代作用的产物。一般与侵入杂岩没有明显的成因联系(少数与碱性侵入杂岩有关),具有独特的岩石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交代岩的基体可以是酸性或碱性侵入岩,也有喷出岩,但主要是沉积-变质岩。 近十多年来,在苏联各地区以及非洲等地陆续发现各种类型的碱性交代岩体。研究表明,碱性交代岩中蕴藏着丰富的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已查明有Be、Nb、Ta、zr、TR以及冰晶石、萤石、霞石、蛭石等矿种。因此,碱性交代岩已成为稀有元素矿床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有关资料,本文将其主要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0.
江西崇义八仙脑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崇义县八仙脑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受一组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区已知矿化带(体)12条。以V3矿带为主的6条矿化带(体),主要有用组分钨、锡,并伴生有铅、锌、铜、银等元素,品位高、规模大、矿床类型独特、具良好找矿远景。本文重点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及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书叙述了关于铌和钽的络合物,关于温度、压力、溶液成分和pH以及其他因素对相成分和溶液中铌和钽的浓度的高温实验资料。作者根据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砚察和实验结果描述了某些在成因上相反的钽铌矿化类型(即碱性层状侵入体、碳酸岩、碱性交代岩、锂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花岗岩和稀有金属伟晶岩等矿床)的模拟实验。最后划分出了影响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金矿床矿物黄铁矿、石英、方解石、围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和长英质伟品岩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特征指示成矿热液有两种来源:一种为深部交代流体,另一种为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13.
<正> 尼日利亚的中生代年轻花岗岩区以具有不同程度锡矿化的火山杂岩和次生火山杂岩为特征。在广泛寻找原生矿床工作中,已利用矿物和地球化学的参数来圈定无矿和矿化花岗岩。锡矿化与这个岩区中的黑云母花岗岩、钠长石  相似文献   

14.
紫金山地区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采金的传说。196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工作,但对于金矿床的突破,还是近几年的事。 该区位于闽西南早古生代坳陷的西南端,顺昌岚下—上杭南阳北东向隆起带与云霄—上杭北西向深断裂带的交汇处,隆起带的轴部被印支—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类复式岩体所占据,依次侵入粗粒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花岗岩。燕山晚期,火山活动沿着北西向上杭断陷盆地的边缘呈多中心喷发,紫金山是喷发中心之一。火山活动经历了喷发—喷溢—侵出—隐爆的全过程,并伴随多期的热液蚀变和金矿化。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钨矿床类型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是石英脉型钨矿、夕卡岩型钨矿和花岗岩型钨矿。据统计资料,这类矿床占钨矿总储量的95%以上。江西省丰城县徐山钨矿就是由花岗岩型、夕卡型和石英脉型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钨矿床。因此,阐明其成矿作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太古宙花岗岩类岩石几乎都分布在华北断块区。人们对属于太古宙的辽宁清原钠质花岗岩、鞍山铁架山花岗片麻岩、吉林桦甸夹皮沟英云闪长岩、河北迁西郭家沟英云闪长片麻岩、山西兰芝山和峨口花岗岩、河南登封奥  相似文献   

17.
在蒙古-鄂霍次克内陆活动带蒙古早中生代岩浆区内发现有斑岩铜矿化。内陆活动带的斑岩铜矿化与碱度较高的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的火山活动带有关,该火山活动带围绕正常碱度的钙碱性岩浆作用的内带分布。矿区内的典型岩浆环境包括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组合以及构成单独岩浆系的粗玄安山岩-粗安岩组合和斑岩组合。 对蒙古中部巴彦-乌拉含矿岩浆系统进行了勘探,该岩浆系统被认为是一个大的层状火山-侵入型弱侵蚀系统,其矿化形成深度为1.5—2km,延伸距离超过500m。 热液交代岩系由各种青磐岩、黑云母-石英-钠长石交代岩、石英-绢云母交代岩、石英-电气石交代岩、石英-电气石角砾岩、几乎由单一矿物石英形成的交代岩以及泥质岩组成。 含矿岩浆系统伴有指示元素的区域异常(B、Bi、As)和局部异常(Sn、Mo、Cu、Zn、Pb、Ag、Sb等)以及正磁异常和明显的电导异常;指示元素异常在基岩、土壤和河流沉积物中反映出来,正磁异常在隐伏侵入岩钟区显示出来。这些异常和多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的分布图形与矿田内的交代分带和构造断块的分布一致。指示元素的分带顺序是:(Sn、Mo、Cu)—(Ag、Pb、Zn)—(As、Bi、Sb)。 在预测评价阶段,应对古地磁环境(尤其是中心型构造)以及航空磁测、航空放射性测量,构造地质解释和矿化证据进行综?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位于阿尔泰克兰海西褶皱带玛尔卡库里大断裂的西南侧,西与苏联矿区阿尔泰之列宁诺戈尔斯克—孜里亚诺夫斯克构造成矿亚带相接。地层为中泥盆统托克萨雷组浅变质岩,大致呈南北走向的长条状分布在三个斜长花岗岩侵入体之间,并有许多钠长斑岩岩脉穿插。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向西倾斜。金矿体赋存在沿断裂带侵入于灰岩中的石英钠长岩(或钠长石化斜长花岗岩)中。蚀变围岩主要为千糜岩化、白云母化的石英钠长岩。石英脉中金的品位虽然较高,但工业储量主要赋存于蚀变围岩中。自然金主要以显微和次显微状独立矿物被包裹于黄铁矿等矿物中,成色很高(932—967),其中的少量元素为银、汞和铋。为与斜长花岗岩有关的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9.
梅子坑钼矿位于九岭钨钼成矿带,为中型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区内地层和岩浆岩钼元素含量分别是克拉克值的43倍和21倍.矿体赋存于双桥山群修水组浅变质岩系中及北西向断裂控制的裂隙密集带中;矿石主要类型为石英脉型,矿石有益组分为辉钼矿,形成于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早期矿化阶段.矿床可能与隐伏的燕山期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岩脉有成因关系,属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高温热液矿床.北西向断裂密集带,硅化、云英岩化、黄铁矿化围岩蚀变,燕山期花岗岩类及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是其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冀西北的东坪、中山沟、后沟等金矿床产于碱性正长岩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与岩体有成因联系。矿石为少硫化物型。矿体有三种类型:石英脉型;石英脉+脉旁蚀变岩型;钾、硅化蚀变岩型。对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S、Pb、C、O和Si的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碱性杂岩体,成矿流体混合热液,成矿时代为燕山期(钾长石Ar-Ar年龄为156~177Ma)。矿床为燕山期强烈岩浆活动产生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作用形成的混合热液对海西期碱性杂岩体(327.4Ma)交代改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改造型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