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间万物 生命之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之初,我们迎来本世纪第一个“6·5”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公布了200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即“世间万物,生命之网”。此时此刻您是否想到:地球上各种生命相互之间的联系已像一张大网将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密切联系在一起;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加强并推进了这种紧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地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化,乃至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跨入新世纪,面临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请您一思:“入关”在即,对于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将如何迎接这严峻的竞争挑战!二思:面对国家及世人对环境保护的法制管…  相似文献   

2.
加强联合 振兴环保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规模小 ,投资比较分散 ,规模效益不明显是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上水平的制约因素。要应付入关后的挑战 ,必须扶持、培植掌握高新技术 ,并能推动技术进步的环保骨干企业。  相似文献   

3.
入关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是我国打开国门融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它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着重讨论了环境与贸易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对入关后我国环保事业将如何与世界发达国家环保政策新思维进行衔接做以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在1978就把“环境保护”写进宪法,1983年确定为基本国策之一,我国在每年的6月5日各省市都要开展“世界环境日”的各种形式的纪念宣传教育活动;各国有识之士都在忧心忡忡地共同呼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三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三资”企业工业产值超过了国营企业工业产值。“三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又有什么影响?“三资”企业的发展究竟有无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环境保护对策?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山芋肉又名药枣 ,药性温和、补肾 ,作用稳定 ,国内保健强身用量日增。近年来 ,韩国、日本及欧美市场拓展较快 ,我国外销订单急剧增多。河南灵宝汇丰林药采供部山芋肉的收购价由原来的 68元 /kg上调至 1 2 8元 /kg ,但仍不能完成外调订单。展望中国入关后外销情势动态 ,将会  相似文献   

7.
“绿色住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在规划设计上,它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项目建设中,采用节水设施、节能环保建材,提高绿化率,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水面;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垃圾并循环利用,将“环保”、“生态”理念融于居住区建设之中。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推出“生态小区”、“环保小区”等绿色概念新楼盘以吸引消费者。但是,这些“绿色”、“环保”、“生态”住宅无统一标准、存在着名不符实的现象。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最近透露,我国将推行“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农业自然资源破坏及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等严重地污染农业环境,生态平衡失调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农村”,已成为环境管理和科研的重要课题。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生态农场”的经验,探索性地拟订了建设“生态农村”十一条试行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工业企业不适当地排放“三废”,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也就成为环境管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解决“三废”污染问题,我国工业企业经过了一番曲折,走过了一些弯路。早期,着重寻求“三废”处理途径,想建设一些“三废”处理设施来解决问题。一度带来了企业“三废”治理和整个环境保  相似文献   

10.
<正>在引导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的同时,要更多地引导他们探秘神奇的生命、神秘的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期介绍《环保三十六计》之“参观学习计”“竞赛游艺计”“绿色活动计”“加强宣传计”。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共同关注的日子。每年世界环境日都会有相应的主题,我国今年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从这个主题的设立我们能看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环保基建资金不足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钱少,需要花钱建设的地方却很多,于是有的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在编制年度计划时,将有限的基建资金分成许多小股大面积地对下属地、县(市)环保单位进行补助。这就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撒胡椒面”的做法。提起“撒胡椒面”,议论颇多。有人说该撒,有人说不该撒,我以为“撒胡椒面”的做法有利亦有弊。利之一,有利于全省环保工作的整体进步和共同提高。地方环保部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及其技术的健康发展,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于2004年8月27日发布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试行)》于2004年10月18日印发。《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规定: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郑重地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思想,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贯彻执行,“三个效益”统一的思想已经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不过,直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直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对“三个效益”统一的论点缺乏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8,(9):F0002-F0002
环境一号A、B星是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的光学卫星,卫星人轨工作后,可获取高时间分辨率、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每天一次重复观测,这将大大缓解我国目前对地观测数据紧缺局面,提高我国环境生态变化、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过程监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有了显著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快速增长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碳排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成为全球最大排放国。为了更好地管控碳排放,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1995—2011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FDI、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动态效应分析发现,FDI与进出口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我国碳排放的水平,“污染天堂”假说在我国并未得到证实。同时,本文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存在,证实了我国的碳排放水平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股“炒兰”热在四川、云南、江浙等地兴起,兰花价格不断攀升,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今年年初,三苗“盛世牡丹”以单株1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四天涨价110万元的奇迹……这些“一夜暴富”的故事让名品兰花拥有了“绿色股票”、“印钞机”等称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炒作兰花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兰花市场的“疯狂”。在今年春天举行的贵州兰博会上,一盆名为“天逸荷”的兰花叫出了1100万元的天价。与兰花市场无限繁荣相对应的,则是野生兰花物种的急剧萎缩。据了解,我国有近80%的兰花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是我国所有物种中受威胁率最…  相似文献   

17.
丁枚 《环境教育》2001,(3):25-26
四月的首都,春光明媚,新绿满枝。 22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的四楼报告厅内,春意融融,绿潮涌动,第五届“地球奖”颁奖大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40多位教育、新闻、综合和青少年类的“地球奖”获得者及获奖者代表,无比激动地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等颁奖领导和佳宾手中接过了一座座造型别致、寓意深刻的“地球奖”奖杯。为了让我们的环境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感受“地球奖”这一我国环保领域的最高民间奖项,本刊记者利用颁奖活动的间隙,即兴采访了本届“地球奖”(教育类)得主之一──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姚亚萍(以下简称姚)。  相似文献   

18.
进入冬季,北京的气候如同其它的北方城市一样,也比较寒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把自己的身躯严严实实地裹在各色各样的“太空服”里、“晴伦棉”内。然而,冬的寒冷也不能阻隔春的信息。1991年12月,在我国文艺百花园的沃土上,一  相似文献   

19.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是我国和东亚地区地理环境格局形成的地形屏障,对我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要素—领域—任务”国家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形成过程为切入点,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之后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关键阶段,即“十一五”到“十二五”,我国的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在“污染减排”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质量改善”“风险防范”和“公共服务”三大领域,战略领域的划分逐步明确,环境规划要素逐渐充实,落实任务更加精细。而在“要素—领域—任务”体系的充实提高过程中,即“十二五”到“十三五”,进一步提出“绿色发展”“生态修复”“制度创新”三大领域。要素方面,通过推进“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使气、水、土三要素治理纲举目张。任务的重心则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为更好地发挥“要素—领域—任务”体系优势,支撑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十四五”规划应在要素层面全面覆盖且重点突出,领域层面系统整合并统筹协调,任务层面具体落实且创新机制,助力建成适应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