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出现 ,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和意识正被维护环境的长期概念所取代。在这一概念的内涵中 ,加以维护并长期保持完好的环境不仅是实现自然环境平衡的需要 ,也是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地应用于人类的保证。环境经济核算就是以货币化的方法揭示自然资源及环境与经济的特定关系 ,并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测度提供基本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在新的时期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以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6.
7.
浅谈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信息公开是通过社区和公众的舆论,使环境行为主体产生改善其环境行为的压力,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信息是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环境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加强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促进政府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促使污染者加强污染防治,改善其环境行为。本文将对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的关系与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环境分析是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主要应用领域,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很快。本文评述了近年来AAS在环境形态分析及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9.
公民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一直都被大量的探讨。生活垃圾污染作为一项典型的环境问题被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开展,居民作为污染治理的第一环节直接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环境行动中。因此本论文将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背景,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研究北京市居民在垃圾分类中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垃圾分类标准了解程度与垃圾分类投放和废品回收相关性较高,明显影响了这两种行为的实施程度,环保体验明显影响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行为。总体来说,对垃圾分类标准的了解程度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体验越高,居民的垃圾分类环境行为表现越好。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