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叶秀珍 《环境》1994,(8):23-24
数千年来,农民在种养业上缺乏生态意识,种啥养啥,怎样种怎样养,多带有盲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村涌现了生态农业革命——实施科学的规范化种养。稻田养鱼生态模式就是其中之一。稻田养鱼不占水面、不要挖鱼塘、不要新增加排灌系统、不要专用饵料、投入少见效快,技术操作简易。既增稻谷、又增殖鱼产品。改变了稻田的单一农业结构,有利于农业走向市场经济。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红萍、绿萍是优良的饲料,中国华南水田遍地可见。福建省还实行“稻、萍、鱼共生”模式,田中种稻,水面养红、绿萍,水中养鱼吃萍,捞萍作猪饲料,萍和鱼粪肥田,每公顷稻产量高于普通稻田10%左右,还多收鱼75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     
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天旱不涸、洪水不涝、保水力强、位置向阳的稻田都可以养鱼。稻田改造:一、冬季整田时将田埂加高到1.2~1.5尺、加宽到1尺,堵塞漏洞,打实确保不塌不漏。二、插秧前开挖鱼窝(又叫  相似文献   

4.
试论稻田露宿养鸭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星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2):52-54,58
试论稻田露宿养鸭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其意义张明星(四川省合川市环保局合川631520)1技术要点1.1适用范围稻田露宿养鸭适宜范围广泛。不论平坝、丘陵、低山的稻田,单季、双季、中稻,再生稻和中晚季稻田,养鱼和不养鱼的稻田,旱栽田和半旱试稻田都可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施用溴氰菊酯混配农药——大地西对稻田-鱼塘水生生态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中施用时,由于实际用量低,加上作物的沾附、土壤与水体中悬浮物的吸附及其存在形态的变化,其实际浓度与毒性已降低到对稻田养鱼及邻近鱼塘的水生生物不再有危害的程度。描述了溴氰菊酯在整个模拟生态系中的迁移与消减规律。研究了溴氰菊酯在不同加工剂型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在鱼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特点及其与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从水库大规模养鱼,到水库一律不准养鱼,再到水库还得养鱼,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农民几经周折,悟出了一个道理: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鱼水必须和谐,养鱼也得讲究讲科学发展观。涂根林是金东区傅村镇上荷塘水库的管理员。这段时间,他的腰杆直了,因为大家都夸他管水管得好。可  相似文献   

7.
王丽 《环境》2014,(12)
正由于掠夺式的捕捞,近年来西沙群岛渔业资源日渐稀缺,一些珍稀品种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船老大卢传安冒险在大海里建"海底牧场",成为中国"深海牧鱼"第一人。鱼越打越少,令船老大焦虑卢传安出生在海南琼海市谭门镇一个渔民家庭。当地人都擅长潜水,他们能潜到15米的海洋深处去抓鱼,卢传安从16岁起就做起了这种营生。别人都是白天抓鱼晚上休息,而勤奋的卢传安偏偏喜欢夜里出动。  相似文献   

8.
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在稻田-鱼塘生态系统中,模拟稻田使用溴氰菊酯后遇大雨,田水中残留农药流入鱼塘,对塘内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鱼、贝类未发现死亡现象;残留、毒性测定结果与危害性实测结果相符。排水口附近供试虾类大量死亡。排水口较远处,虾类的危害影响较轻。虾类对溴氰菊酯有明显的回避性,自然水域中虾类的危害程度比关在网箱内的要小。鱼塘中浮游动物受害十分严重,但2周后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溴氰菊酯农药对稻田养鱼无危害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如其他产业一样,生态农业显著效益的获得与应用相应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相应技术即生态农业技术,指的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由生产实践经验发展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与技能。 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只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纯农业技术,如耕作、栽培、育种技术和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另一类则是农业科学技术以外的其它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同位素、超声波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生态农业所使用的技术除传统的和常规的农业技术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外,还有最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和传统及常规的农业技术本质上都属农业范畴,但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稻田养鱼技术是在水稻栽培技术、养鱼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另外稻田养鱼技术中除常规的养鱼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台风“启德”对粤西渔场渔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1年~2013年南海北部进行的海洋捕捞生产调查数据,对台风"启德"过境后,粤西渔场(20.5°N~21.5°N,110.5°E~111°E)底拖网渔获率和渔获物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后第1周,周平均渔获率增加为台风前1周周平均渔获率的1.34倍,于第2周恢复到台风前水平;(2)台风后,主要种类由台风前的沙丁鱼类增加为沙丁鱼类和鲻梭鱼,另外,与台风前相比,新出现的种类为鲐鱼和梅童鱼,台风后未有捕获的种类有黄鲫、乌贼和叫姑鱼;(3)台风后,鲻梭鱼、带鱼和鱿鱼在总渔获中的比重分别增加为台风前的1.85倍、2.4倍和6.48倍,沙丁鱼类、虾类、龙头鱼、马鲛鱼、小黄鱼、鲳鱼和蟹类在总渔获中的比重分别减少了24.69%、0.56%、0.36%、0.2%、0.15%、0.04%和0.03%;(4)台风后鱼类丰富度指数减小0.04,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增加0.12和0.04;(5)台风"启德"过后,研究区群落结构恢复期在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王纯 《环境保护》1992,(10):37-39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结合地带,在北纬46°19′至47°09′,东经126°25′至127°23′之间.境内六河九岸,泡泽连片,农业生产环境较优越.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41.8℃.年平均降雨量531mm.年平均日照时数2805小时,日照率平均约为63%.年平均积温为2500℃,无霜期为128天.全市27个乡镇,耕地面积261万亩,其中稻田面积65万亩.自1984年以来,在对四川省稻田养鱼的考察和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小面积示范试验,摸索出在北方高寒地区稻田养鱼的经验,并逐年进行了大面积推广.稻田养鱼面积由1984年的57.5亩扩大到1986年的540亩;又由1987年的5214亩扩大  相似文献   

12.
<正> 污养鱼体的酚异味是污水养殖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产生异味的鱼酚阈值、评价标准进行探讨。一、材料与方法: 1.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水样取自本市易家墩地区某污水渠,测定其污染物含量,再稀释成不同浓度进行试验,试验鱼取自某养殖场未受到污染的3—7Cm长鲢与鳙鱼鱼苗。  相似文献   

13.
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来源于《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思是说,放干了池塘的水而捉鱼,哪里还会捉不到?可是明年这里就没有鱼捉了。现在常用“竭泽而渔”比喻无止境地索取,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鱼,是人们主要的副食品之一,孟轲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尽管鱼没有熊掌名贵,但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也就说明了鱼在我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三年级(上册·人教社新课标版)语文园地六【习作要求】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创创姐姐"点赞":小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千户苗寨附近的植物、"空中农田"、稻田鱼和苗寨夜景进行描写,有详有略。特别是对夜景小作者开篇概括介绍千户苗寨,那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千户苗寨附近多种多样的植物和"空中农田"的神奇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小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梯田比喻成百褶裙,非常生动哦!美丽的歌声传来,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晚的苗寨,灯光闪闪,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5.
南太湖区域水浆管理技术与稻田磷素流失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南太湖区域内稻田磷素的流失浓度及负荷与田间水浆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南太湖区域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监测站(余杭区)建立中长期试验基地,重点探索稻田养分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模式.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组合技术控制下水田磷素流失的过程及其截流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的磷肥施用水平下田表水磷素浓度随时间的降低而降低.随之趋于背景含量水平.传统灌溉总磷负荷为0.046-3.569 kg·hm-2节水灌溉总磷负荷为0.023-2.602 kg·hm-2,传统灌溉比节水灌溉具有更高的磷素流失风险.本次试验提出了稻田水分"零排放"的技术模式.实现了传统灌溉总磷净负荷-0.102 kg·hm-2,节水灌溉总磷净负荷为-0.078 kg·hm-2,传统灌溉的截流磷素量高于节水灌溉模式.在无排水的前提下,稻田在P循环的"源-汇"交替中扮演"汇"的角色,实现了稻田圈截流磷素的生态作用.考虑多变的天气情况,节水灌溉模式在截流磷素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有效地使稻田向太湖的年磷素输出量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研究丁虫腈在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鱼、虾、蟹水生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丁虫腈乳油施入稻田初期,74.8%被水稻植株沾附,17.3%进入稻田水,稻田水中丁虫腈最高浓度达0.034 mg/L。施药24 h后,将稻田水排入邻近鱼塘,鱼塘水体中丁虫腈最高浓度达0.001 8 mg/L。丁虫腈在稻田水和鱼塘水中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0 d、8.9 d,丁虫腈在水稻土中很难降解。试验同时表明水生生物虾对丁虫腈较为敏感,对鲫鱼和蟹影响较小。因此丁虫腈稻田施用时,应注意其对虾的安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为例从分散蓄水与扩容蓄水、即时蓄水与重复蓄水、分级截流与设阻截流等角度,分析了稻田养鱼的生态防灾机制,得出湖南宜鱼稻田87.0万hm^2,以蓄水30cm计算可蓄存107.9亿m^3。通过重复蓄水、设阻蓄水,接纳多次降雨洪水,调节水分时空分布,创造减灾避灾的人工生态防灾系统,形成多物种共生共存的农田湿地生态系统,提高农田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为例从分散蓄水与扩容蓄水、即时蓄水与重复蓄水、分级截流与设阻截流等角度,分析了稻田养鱼的生态防灾机制,得出湖南宜鱼稻田87.0万hm2,以蓄水30cm计算可蓄存107.9亿m3.通过重复蓄水、设阻蓄水,接纳多次降雨洪水,调节水分时空分布,创造减灾避灾的人工生态防灾系统,形成多物种共生共存的农田湿地生态系统,提高农田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城郊淡水渔业水污染损失模型,表述养殖水质与污染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武汉市湖泊水体为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体系统拟合良好。模型考虑到了多种污染物共存时的综合影响,并计入了污水的饵料价值,较客观地评估了城市污水对养鱼的经济效应,有助于制订环境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池塘、稻田、水库水中Cu有超标样本,溪河水中Cu含量较低,不同养殖水体底泥和鱼肉中Cu均无超标样本。模拟结果表明鱼肉中Cu同水中Cu有直线关系,稻田水中Cu同鱼肉中Cu呈倒数曲线关系,因此控制养殖水中Cu的输入对鱼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