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1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1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该结论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1件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同类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处理,防止再次发生重大事故。二、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往往忽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  相似文献   

2.
<正>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对于这次的爆炸企业及当地监管部门而言,防范事故,不缺"先兆"的提醒。一而再的事故证明,每一次的疏忽和侥幸,都不啻是为安全生产"埋雷"。现今,公众的生产、生活已经越来越难以离开化工产品,比如化工纤维做成的衣服、橡胶轮胎等。  相似文献   

3.
正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轻微事故或未遂事故。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事故先兆,以及1 000起事故隐患。这些轻微事故和未遂事故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可能最终会酿成大祸。这类事件和事故不必向安全监管部门上报,由企业内部安全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但有的企业在进行内部事故调查处理时,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情况,导致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4.
3月19日,广西桂林叠彩山景区内发生落石事故,一块巨石突然滚落击中正从游船登上码头的多名游客。截至当日17时,已造成7人遇难,另有19人受伤。当地居民介绍,景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容易落石,此前也曾发生过落石事件。悲惨的事实已再次敲响了旅游安全工作的警钟,给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和外出旅游者上了深刻的一课。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其实景区安全也有着类似的法则,不能因为轻微事故或未遂先兆忽视了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海燕  肖宗敏  杨艳春 《安全》2007,28(5):41-43
1“三违“学习的重要性   提起安全管理,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它告诉我们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背后会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事故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这些事故苗头又大多是由一系列的“三违“作业造成的,由此可见“三违不除,安全不稳“.   ……  相似文献   

6.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7.
近日上交警网站,有网友谈国外研究安全事故的“法恩法则”:一起安全事故的背后有29个事故苗头,每个事故苗头的背后有300个事故隐患,读后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8.
焦家寨煤矿是一个证照齐全、制度健全的国有重点煤矿,更是当地监管的重点煤矿,然而就是在这个煤矿里,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导致47人罹难。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也正是在这起事故中,焦家寨煤矿的许多“低级”事故隐患、“低级”违章作业,才被外人所知悉。  相似文献   

9.
《周易》中有“慎不害也”的说法,这似乎成了“海恩法则”的最好解释。智者斯言,当记心!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贴对联,挂红灯笼,最不可少的就是放爆竹。漆黑的夜空在这一天绽放光彩。家家户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个个面带笑容。谁知道在烟花绽放的背后,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重大的烟花爆竹事故时有发生,一次次血的教训、一场场人间悲剧应该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也亲身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正>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因地下管线运行时间过长,或受周边土体环境、自然灾害、人为活动等影响,可能出现腐蚀、老化、破裂、变形等隐患,不仅影响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灼烫、水淹、触电等事故,造成严重事故后果。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和“事故灯塔法则”,一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众多潜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陷患的严重程度及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有效地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2004年,四川冶金机械厂将海恩法则应用于安全管理,开展生产现场隐患的普查辨识和事故后果的评价,对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和监控,寻求“从事后查处转变为事前预防”的途径,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化的安全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语讲:"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越是安全的时候,就越要抓安全。"木桶原理""海恩法则""温水煮蛙"理论都告诉我们,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生产这一根弦。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安全重在抓住关键,找准薄弱环节,加强现场安全的细节管理。抓住现场安全细节管理就是抓住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事实证明,许多大的事故均缘于最细  相似文献   

1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告诫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好预防工作。所以,安全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1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是安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内容事故同一切事物一样,都有其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发展过程,一旦环境和条件成熟,事故必然要发生。但是,必然性不等于不能控制,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有目的地改变促成事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使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恰好解决了上述问题。所以,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是安全…  相似文献   

14.
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铸造车间发生重大喷爆事故,温度超过1000℃的钢水从砂型模里喷溅出来,当场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这是鞍钢集团历史上"最严重事故"。这起事故为整个铸造行业的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需要全行业去反思。而对逝去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再让此类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全国发生多起危险化学品相关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反映出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根据海因里希法则,1件重大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事故,还有300件潜在隐患,其中任1项潜在隐患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若企业隐患排查工作不到位,或许小的隐患暂时不会导致事  相似文献   

16.
事故克星 全宗林──吉林省特级劳动模范申作勤全宗林1958年参加工作,从事井下工作30多年来,经他查出排除的事故隐患上千起,重大事故隐患近百起,工人们热情地称赞他是:“事故的克星,我们的保护神。”全宗林今年62岁,现任吉林临江市浑江金矿党委委员,采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起“矿井动力现象”事故,从发生这起事故的条件和可能性及其事故后的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该次事故不是一起“矿井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而是一次因放炮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指出了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总结了该次事故的经验及教训,同时也提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统计55万件机械事故,提出了一个的300∶29∶1法则,即“海因里希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相似文献   

19.
沈静涛 《安全》2020,(2):55-60
事故隐患管理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但目前隐患的分级标准尚处于主观判断阶段,无可行的分级方法。为了进一步明确事故隐患的分类方法,本文基于轨迹交叉理论,分析了事故发生发展的机理过程,将事故隐患分为直接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和间接因素导致的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了事故隐患的定义。根据事故隐患的定义建立了“隐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两个事故隐患等级评判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和LEC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两个评判因素的大小,再次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建立一种事故隐患等级定量划分方法,最终达到对事故隐患定量分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事故隐患是存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工作中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事故隐患是事故产生的前置条件,消除事故隐患则是控制和压降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遵循这一原理,安全管理部门总是把事故隐患的排查、鉴别、整改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