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汞膜电极-流动电池极谱法研究碑催化波。在硫氰酸盐溶液中,当有二价钴盐存在时,得出灵敏的砷催化氢波,抗环血酸有抑制钴波和稳定氢波的作用,最适宜的支持电解质为0.1M KCNS-1.5×10~(-4)M Co(Ⅱ)-0.6%抗环血酸,砷的测定范围为1×10~(-8)—1×10~(-6)克/毫升,研究了催化波的反应机理,并应用于水质分析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甲醇催化膜电极继续进行了研究。在原有的铂-铑催化膜电极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铂钯(10—100%Pd)体系;铂铑(15—45%Rh)体系;以及铂-钯加贱金属体系。分别考查了催化膜电极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干扰性能;并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多种物理分析方法对催化膜电极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响应曲线的动力学过程,甲醇在电极上的氧化反应是属于一级动力学响应。据此筛选出较合适的甲醇催化膜电极。  相似文献   

3.
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总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Ⅵ)在邻二氮菲-亚硝酸钠体系中(pH=9.3),有一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检测下限为0.05ppb,线性范围为0.05-2.5ppb,铬(Ⅲ)氧化为铬(Ⅵ)后,可测得总铬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发现CO~(2 )在联苯甲酰二肟氨性氢氧化钠介质中,当有NH_2OH存在时产生一个很灵敏的催化波(E=-1.26伏,相对饱和甘汞电极)。探讨了此催化波的机理,并直接应用于生物及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检测水中对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及直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一次性使用的纳米金颗粒修饰电极,并将其用于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纳米金粒子以聚集态沉积在电极表面;对苯二酚在纳米金修饰丝网印刷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该电极对对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了明显的电催化作用;以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对苯二酚,其峰电流与浓度在4.98×10-5mol.l-1—1.30×10-3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3.41×10-6mol.l-1;对水样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01%之间.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金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可应用于水中对苯二酚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水样中六价铬及总铬的催化示波极谱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介质中催化波测水样中六价铬的方法,经简单的氧化处理亦可进行总铬的测定。试验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试验了常见的十余种阴、阳离子的干扰情况。验证了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对波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同时对部分试样作了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对照。  相似文献   

7.
纳米金-氧化铝(AuNPs-Al_2O_3)复合材料作为固相萃取材料用于富集环境水体中总溶解性汞.纳米金负载于氧化铝表面防止其团聚,同时有利于吸附剂分离.纳米金-氧化铝复合物可以吸附无机汞及有机汞,并将其转化为元素汞(Hg~0),经HCl洗脱后使用原子荧光测定总汞含量.考察了影响总汞富集与测定的因素,包括待测样品pH、洗脱液种类和用量、萃取时间以及干扰离子等.在最佳的萃取条件下,水中总汞的检出限为0.3 ng·L~(-1),富集倍数为196(400 mL样品).线性范围为1.0—40 ng·L~(-1),相关系数为0.998.结果表明,纳米金-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及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环境水体中总溶解性汞的日常测定.  相似文献   

8.
锌-乙二胺络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能产生十分灵敏的极谱吸附波,本文选定测定锌的最佳支持电解质条件为2.5%乙二胺-0.012N盐酸。在0.005—0.2微克/毫升范围内,锌浓度与吸附波呈线性关系,峰电位为-1.42伏。对该波的极谱行为作了初步探讨,根据浓度梯度法测定络合比的方法确定了锌与乙二胺络合物组成为[Zn(eN)_3]~(2 ),其吸附在汞电极上还原产生峰电流。实验表明,共存离子在一定范围内不干扰,用本法测定水系沉积物标准样,结果相符。应用于海洋沉积物的分析,不需要分离可直接加底液测定沉积物中的锌。  相似文献   

9.
基于氧化/吹扫捕集-冷原子荧光光谱法,建立了准确测定海水中痕量总汞的方法.采用硫酸和过硫酸钾体系氧化海水样品,盐酸羟胺预还原,再经氯化亚锡将全部的汞离子还原为单质汞,原位吹扫和金汞齐捕集,在波长253.7 nm处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为94%—104%,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1%—3.6%,方法检出限为0.1 ng·L-1,测定下限为0.4 ng·L-1,与现行国标方法相比,该方法增加了原位吹扫捕集的前处理步骤,因而灵敏度更高,检出限更低,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用不同海区实际海水样品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方法满足实际样品的分析需求,建议在海水水质的汞监测领域能够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石墨烯(GR)和单壁碳纳米管(SWNTs)为修饰剂,研究其对金电极的增敏效果.并以邻氨基酚为功能单体,槲皮素为模板分子,于金电极表面通过电聚合制备对槲皮素具有特定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膜(MIP).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分子印迹膜的形成过程、结构、印迹效果和电化学性能.并用与槲皮素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芦丁进行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印迹膜对槲皮素有较好的选择性.优化了测定槲皮素的条件,绘制了槲皮素的工作曲线,该传感器对槲皮素浓度的线性响应范围3.00×10-7—1.92×10-5mol·L~(-1),线性方程为:I(μA)=~(-1)1.8505+2.6893lgc(mol·L~(-1)),(R=0.9935),检出限为1.00×10-7mol·L~(-1).5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8%,放置10 d后,响应值为最初的92.5%,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对黑茶样品中的槲皮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97.8%—104.0%之间,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直接电流法测定痕量钢(Ⅱ),用金电极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为参考电极。于适当的介质和控制电位下,Cu(Ⅱ)在金电极上还原,反应产生的扩散电流与Cu(Ⅱ)浓度成正比。用巯基棉分离富集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测ppb级Cu(Ⅱ)。  相似文献   

12.
汞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全球污染物.水环境是汞重要的汇,也是汞发生形态转化与生物富集的重要场所.水环境中铁-汞相互作用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水环境中铁-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耦合,讨论并总结了含铁矿物对汞的吸附、硫铁矿物对汞的硫化、溶解性铁与含铁矿物对二价汞的还原、铁对汞微生物甲基化的影响、铁参与的甲基汞降解、铁硫矿物介导二甲基汞生成以及水稻根系铁膜对汞吸收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铁-汞耦合对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广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了95份土壤样品中铅、镉、铬、砷、汞的含量水平。土壤中铅、镉、铬、砷、汞的含量分别在6.44~153.10mg/kg、0-0.682mg/kg、5.82~101.60mg/kg、0.04~45.36mg/kg、0.01~O.32mg/kg之间。就污染的普遍性而言,铅污染最为普遍,其次是砷污染;就污染的程度而言,镉污染最严重.其次为砷、汞。对比今昔污染变化.广州市土壤污染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努力。土壤中镉、砷、汞三种元素的变异系数,特别是镉的变异系数较大,这可能预示着点源性污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Zn(Hg)在0.1M NH_4Ac(pH=7)溶液中,在汞膜电极上,能给出明晰的半微分阳极溶出峰,可逆性良好,负峰电位为-1.09伏(饱和甘汞电极),峰宽约32.4毫伏。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浓度在5×10~(-9)—2×10~(-7)克/毫升范围内,峰高与锌离子浓度成正比。 在本文所选用的实验条件下,血清中大多数金属离子对锌的测定没有干扰。Cu(Ⅱ)的干扰可藉加入适量Ga(Ⅲ)溶液而消除之。本方法可用于直接测定人体血清中锌的含量,其回收率为102±15.5%和109±7.30%。  相似文献   

15.
以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10种蔬菜76个样品中重金属元素铬、铅、镉和汞的含量进行分析,初步摸清了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在不同城市不同蔬菜品种之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蔬菜中铬、铅、镉、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719、0.0962、0.0257和0.0014mg/kg,其中铬、铅、镉含量超出了国家卫生标准的允许量的蔬菜样品分别有1.3%、13,2%与13.2%;4种重金属在10种蔬菜中的平均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铬→铅→镉→汞;铅、镉是珠江三角洲典型地区中山市与东莞市蔬菜中的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合成方法相比而言,生物法合成纳米金具备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低毒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真菌Trichoderma sp. WL-Go细胞提取物合成纳米金,探究氯金酸浓度、pH、温度等反应条件对纳米金合成的影响,最后对生物纳米金催化还原4-硝基苯酚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氯金酸浓度、pH以及反应温度对纳米金的合成具有重要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合成速率以及纳米金稳定性方面.温度的提高可加速纳米金合成,通过TEM分析可知30℃和60℃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金平均粒径分别为15.0 nm和15.1 nm,均为球形和伪球形.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试验表明,在60℃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金催化速率优于30℃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金.本研究表明利用菌株Trichoderma sp. WL-Go细胞提取物可以合成尺寸均一且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金颗粒,且温度的提高可在加速纳米金合成的同时提升其催化活性,对生物合成纳米金的工业化应用有一定积极意义.(图4表1参23)  相似文献   

17.
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和还原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上的电还原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它们在铜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活性,分析了此类化合物在铜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且讨论了电还原反应活性和此类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硝基苯类化合物在铜电极表面有还原电位,也就是说,能在铜电极表面被直接还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Co(Ⅱ)-5-Br-PADNm络合物的极谱行为.在0.15mol/l NaOH溶液中,当有0.5%盐酸羟胺存在时,Co(Ⅱ)-5-Br-PADNm络合物在-0.90V呈现一灵敏络合物吸附波,利用此波可测定低至5.0×10~(-9)mol/l的钴.用均匀设计-单纯形法选择了最佳底液条件,应用电毛细曲线、直流极谱、脉冲极谱,i-t曲线、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等多种电化学技术研究了Co(Ⅱ)-5-Br-PADNm的电极反应机理;提出了用5-Br-PADNm借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钴的方法,用于茶叶中钴的测定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用悬汞电极微分脉冲极谱溶出法对河流沉积物、土壤、桃叶中铜、铅、镉、锌的分析进行了研究。试验了样品的消解方法和微分脉冲极谱溶出法测定的各种条件,样品经硝酸 盐酸消解后,过滤,滤液蒸近干,将滤液蒸干的残渣溶解于盐酸溶液,加入盐酸羟胺将三价铁还原至二价铁,直接同时测定4个元素,铜E_p=-0.13V、铅E_p=-0.42V、镉E_p=-0.63V、锌E_p=-1.03V(对Ag/AgCl电极),用标准加入法定证,所得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纳米金(AuNPs)凭借其在电化学和光学方面独特的性能,在催化、环境污染物的降解以及环境修复等方面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相比较传统的合成方法,生物法合成纳米金具有过程简单、无毒、环保、成本较低等优势;除此之外,生物法合成的纳米金颗粒具有尺寸均一、单分散性好且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利用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 SHE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金,结果显示最适反应条件为胞内提取物浓度为500 mg/L,HAuCl_4浓度为1 mmol/L,p H为7,反应时间为7 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表明纳米金颗粒主要为球形和伪球形,平均粒径为14.3 nm;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结果推测提取物中的羟基、氨基、羧基等官能团参与了纳米金的稳定过程;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金对4-硝基苯酚具有较好的催化还原活性,其催化速率常数k为5.98×10~(-4)/s,且该纳米金能催化脱色多种偶氮染料.本研究表明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 SHE能绿色合成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金,且该纳米金在催化还原硝基芳烃污染物和偶氮染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图4表1参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