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标志基因的重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AcMNPV-hsp70/lacz)研究光增白剂对该病毒的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方式.通过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表明:光增白剂FB-28能提高甜菜夜蛾幼虫的死亡率,降低半致死浓度,缩短半致死时间;光增白剂的增效作用与感染虫龄有关.此外,应用组织切片技术对中肠组织病理以及血淋巴细胞感染观察表明:在幼虫的病毒接种物中添加合适浓度的荧光增白剂不会改变病毒在幼虫中肠组织中的感染部位,却可以提高幼虫对病毒的敏感性,产生更多的病灶.图版1图4表3参19  相似文献   

2.
生物测定的结果表明,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及其增效因子对粘虫核型多角体病毒PsNPV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粘虫颗粒体病毒不仅能提高粘虫感染PsNPV的死亡率,而且NPV、G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使粘虫幼虫代谢发育受到抑制,表现为生长缓慢、体重减少等.增效因子的增效作用表现在能显著提高粘虫幼虫的死亡率,降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缩短半致死时间LT50.  相似文献   

3.
在比对已公布的37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选定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多角体蛋白的两个高度保守多肽(54-113aa和206-245aa)制备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这两个高度保守多肽与多种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表明,HaNPV多角体蛋白的两个多肽的抗体与14种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和5种颗粒体病毒的颗粒体蛋白均有明显的杂交信号,表明杆状病毒的包涵体蛋白之间具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根据杆状病毒包涵体蛋白之间的这种血清学关系,进一步讨论了利用免疫金试纸技术检测病毒杀虫剂中包涵体含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病毒粒子结构蛋白是由衣壳蛋白VP1(Capsid protein,CP)、塔状蛋白VP3(Turret protein,TP)和大突起蛋白VP5(Large protrusion protein,LPP)组成,这3个蛋白分别由病毒基因组片段S1、S4和S7编码.为了解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的免疫定位情况,本研究从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中提取病毒核酸,回收、纯化S1、S4和S7片段,经RT-PCR扩增得到对应片段的ORF全长或抗原区的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进行了表达,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pCPV基因组的S1、S4和S7片段分别编码其结构蛋白VP1、VP3和VP5,与推测的结果一致.免疫胶体金的方法也证明S1、S4和S7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病毒粒子衣壳的外表面.本研究首次通过免疫学方法确定了质型多角体病毒结构蛋白在病毒粒子上的定位,为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结构蛋白功能和侵染机制研究提供了免疫学方面的基础,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桐尺蠖病毒杀虫剂的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sSNPV)是一种高致病力的病毒株,生物测定nPIB(LC50)=1.657×104mL.经过全国7个省20多个单位联合试验,生物统计结果表明:BsSNPV防治第1代油桐尺蠖虫口下降率为97.2%;防治第2代油桐尺蠖虫口下降宰为93.97%;F测验其t值为0.184,小于理论t0.05(29)=2.045.优于敌百虫、DDVP、辛硫磷和BT等农药是一种杀虫效果稳定、使用安全、经济有效的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全长片段,扩增产物用EcoRⅠ/HindⅢ双酶消化,经0.7%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插入pRSET-B中,得重组表达质粒pRSET/enhancin;但重组子生长异常,在IPTG诱导下未能明显表达目标蛋白.用PstⅠ/HindⅢ双酶消化pRSET/enhancin,电泳回收2.7kb片段后插入pQE-30中,得重组表达载体pQE/enhancin;在IPTG诱导下于35℃成功表达出分子量(Mr)约为108×103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108.初步纯化的P108显示了极显著的增效活性,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棉铃虫3龄幼虫的7d致死率提高34.03%,LT50缩短1.4d;对苏云金杆菌杀棉铃虫3龄幼虫的72h致死率提高65.96%.图4表2参14  相似文献   

7.
黑斑蛙Dmrt1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mrt基因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家族,该家族成员都含有一个新的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DM结构域.本文采用简并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黑斑蛙基因组中的DM结构域,经序列分析,获得了Dmrt家族成员rnDmrt1;进一步根据获得的rnDmrt1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对成蛙不同组织Dmrt1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rnDmrt1只在精巢中特异表达,在卵巢、脑、肝、心、肾及肌肉组织中无表达,显示Dmrt1基因在性别决定和分化中有重要功能. 图4参9  相似文献   

8.
利用Northernblot方法分析了不同碳源条件下草菇切型纤维素酶基因(eg1)的表达.结果发现,在含有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10d,eg1在草菇菌丝中有高效表达;纤维二糖、α-乳糖、β-乳糖,也能诱导eg1的表达,但和纤维素相比,eg1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并且它们的诱导效应在加入这类糖12h后迅速减弱;槐糖和龙胆二糖的诱导作用非常弱.在天然稻草为基质的固体栽培料生长时,草菇eg1的表达和草菇菌丝生长与出菇相对应,在菌丝生长期(d8)可见eg1的表达,d12时菌丝已长满,表达减弱,在出菇及菇体的分化及增大期,eg1的表达量逐渐增强,在成熟期达到最高水平;表明在草菇菇体发育中需要更多碳源及能源的补充,eg1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4参14  相似文献   

9.
Cu在扇贝组织中的蓄积及其对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Cu^2+)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鳃、肌肉、内脏团组织中Cu蓄积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体中Cu浓度的升高,扇贝各组织中Cu蓄积量明显上升,Cu蓄积量顺序为:内脏〉鳃〉肌肉.Cu浓度对栉孔扇贝各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明显影响,各组织中酶活性均随Cu浓度升高表现为抑制-诱导-抑制的规律.这表明,栉孔扇贝各组织中CAT酶对水体中Cu污染反映敏感,存在计量-效应关系,对海洋Cu早期污染具有指示作用.图2表1参19  相似文献   

10.
豆豉溶栓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纯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含有和不含前肽的豆豉溶栓酶编码序列在毕赤酵母中分别进行表达研究,发现在含有前肽的豆豉溶栓酶基因转化的毕赤酵母工程菌用甲醇诱导时,其培养液中可检测到较强的溶栓酶活性;而在不含前肽的豆豉溶栓酶基因转化的毕赤酵母菌用甲醇诱导时,培养液中未检测到溶栓酶活性.对毕赤酵母表达和分泌的豆豉溶栓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纯化产物进行溶栓酶活性、SDS-PAGE电泳、抑制剂作用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分泌到培养液中的豆豉溶栓酶已经过剪切加工,其前肽已被切除,重组与天然的豆豉溶栓酶具有相同的溶栓酶活性,其所测定的各理化指标均一致.本研究实现了豆豉溶栓酶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表达,并首次直接证明了前肽对豆豉溶栓酶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是必须的.图3表1参20  相似文献   

11.
关帝山八水沟天然植物群落时空梯度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在DCA排序的基础上,应用排序轴分类法对山西关帝山八水沟景观的天然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共划分出7类,效果较好.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DCA排序轴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结合DCA第2与3排序轴的二维排序图反映了群落的时空变异,其中第2排序轴反映了群落在坡向与坡度方面的空间梯度,第3排序轴反映了群落的森林演替、灌丛发育以及各类群落的草本层发育的时间梯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光合作用对夏季高温强光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春季品种强势、夏季品种夏珍白1号和秋季品种鲁白8号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ssp.Pekinesis(Lour)Olsson)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在莲座末期或结球初期,叶片光合作用对夏季高温、强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生态型大白菜在高温、强光下的光合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夏珍白1号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极值明显高于强势和鲁白8号,光合“午休“现象较轻;中午12:00时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夏珍白1号、强势较高,鲁白8号较低;室内人工控制高温、强光下,夏珍白1号的光合速率较高,鲁白8号较低;利用直线方程求得大白菜的温度补偿点为55℃左右,品种略有差异,夏珍白1号(56.97℃)高于强势(54.81℃)和鲁白8号(54.40℃)。图5参13。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在差异很大的4种水样(京密引水渠、北京地下水、长江南京段和汤旺河)中铜对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的半致死浓度,同步分析了各类水样参数和鳃铜蓄积量.用生物配位模型计算了铜在水相的形态分布和在鱼鳃表面的吸附量.研究了铜的水相形态、鳃表吸附量和鱼鳃蓄积量及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铜的毒性与水相游离铜含量并无线性关系,但与鳃组织蓄积量成正比.图6参10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C—UV及GC—MS技术鉴定了灭幼脲(Ⅲ)在水相中的表观光解产物,通过分析表观光解反应与暗反应产物的相对含量,确认对氯苯基异氰酸酯和邻氯苯甲酰胺是灭幼脲(Ⅲ)在永相中光解的主要产物。另外,依据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对灭幼脲(Ⅲ)在水相中的光解反应速率常数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