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是“生态旅游年”.生态游这种新的旅游形式在80年代末推出后,很快便风靡全世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岩石、植物、动物、阳光等自然资源环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同大自然斗争中,不断地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料,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环境.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然而,人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人渴望回归大自然,亲近她,同她作情感交流.随着人们的旅游经历不断丰富,旅游兴趣也在不断地转移,已经不完全满足于那些受人类影响过多的地方旅游,而是把目光开始投向比较原始的、古朴的自然区域,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作者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恶性循环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和策略思想,给出了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概念模型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内涵。明确地提出了寓于环境之中的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和以其为载体的环境资源是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统一体,以及这两类自然资源价值属性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人们无偿地向大自然索取、耗用甚至掠夺这两类自然资源的错误认识及价值观,进而就环境问题的三大层次阐述了人们应持有的自然资源价值观,提出应从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安排用于自然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投资,建立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并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相适应。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作者认为不宜把环境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而应将其归属于自然资源再生产的范畴,并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3.
环境墙报     
《环境》2001,(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2001年“6·5”世界环境日主题:世间万物,生命之网。茫茫宇宙,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家园——地球。然而,在地球上,人不是唯一的物种,还有许许多多的生灵。世间万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发展林业,保护森林,当代受益,造福子孙,这是我们的国策。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和索取生活资料的来源。但如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必然要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环境。则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励惩罚,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5.
耕海园     
海洋孕育了人类,又是人类富饶的资源宝库、宽阔的世界通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联合国确定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以唤起人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海洋在召唤人类,“重返海洋”是人类发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6.
<正> 一、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的提出自然资源是指地球表面能供人类开发利用并创造财富的各类物质,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源泉。自然资源包括光、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量资源、建筑材料资源和风景资源等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根据产生周期长短和更新的状况,可以把自然资源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产生周期长的不可更新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各种金属矿床;第二类是产生周期不长的可更新的资源;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和水资源等;第三类是在自然界经常产生的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  相似文献   

7.
执着的萌芽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那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不久以前,在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07,(23):71-73
自然与人类本就应当亲如母子,亲近自然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家对于环保早已不似过去邢般冷漠,只是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人们距离大自然实在有些远.小久以前,往祖国南海之滨的一座大都会,响起了保护生态,关爱大自然的微弱声音……  相似文献   

9.
这是川滇藏交界的神奇地方,这里的冰峰、雪岭、冰川宽谷、原始森林和高原草甸等构成极高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也是打开地球密的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一把钥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片净土。  相似文献   

10.
马文 《环境导报》1995,(5):34-35
长期以来,人类利用技术手段不断改造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意大利塞瓦崇化工厂事故及森林死亡和臭氧层遭破坏都表明:不受约束的技术改进对人类并非完全有利;先进技术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剧增,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灾难。因此科学家们呼吁在“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上促进质量的提高,大力推广预测和预防环境污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孕育了无数奇观,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便是其中之一.在东非大草原这个野生动物天堂,浩浩荡荡的动物大军每年都会形成令人类震惊的壮观景象.惊心动魄的迁徙展示了自然的伟大与奇妙的生命循环,即使是自诩为世界主宰者的人类,面对此景也将真实地认识到自身的渺小.  相似文献   

12.
黑颈鹤是我国特种鹤种,也是全世界十五种鹤中唯一的高原鹤类,是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的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云南省是世界黑颈鹤最主要的越冬地,一九八三年国际鹤类基金会曾经公布,全世界仅存二百只;但近年来,在云南中甸、宁蒗、昭通、寻甸、会泽等八个市县的十五个地方有黑颈鹤越冬,其数量在二千只以上。其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何谓“湿地”?顾名思义,湿地是指陆地上常年有浅薄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湿地是一种特有的土地资源和生境。湿地有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前者如沼泽、草甸、浅水湖泊、海岸滩涂等,后者如水稻田、浅水的池塘水库等。我国天然湿地面积为2500万公顷,稻田等人工湿地面积为3800万公顷,总面积居世界第4位。湿地是地球上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与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负责任的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6月,我们庆祝了“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六·八”世界海洋日。鉴于这两个重要的日子都是关于我们星球上的自然美景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因此我们本期简报关注的主题是旅游.因为我们以一种极为负责任的方式继续发现这些美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据科学家们预测,在今后30年里可能将会有近100万种动植物从地球上绝迹.本来,按照“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某些生物因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迁而绝迹,这是正常的现象.可是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最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过速的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生物界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人类为了生活,就要吃饭穿衣、住房,还要兴建道路、学校、工厂和娱乐设施.这就要向大自然索取,要把原来动植物栖息、生长和繁殖的地方变成城市和居民点.科学家早已提出警告:别看高楼大厦如林、高速公路如网,长久下去,我们居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高达37亿吨,是世界煤炭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煤炭消费量中,一半用于发电,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频发大面积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核能是一种安全、经济和清洁的能源,核能和平利用是上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1954年世界第一个核电  相似文献   

17.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的球体,它70%的表面被水覆盖着,这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人类生存的星球,这艘“生命之船”在太阳系中已经航行了45亿年.人类一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用聪明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开发和改造着大自然,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每月墙报     
《环境》1999,(12)
在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利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快速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人类依靠科技的进步不断进步,发现和认识大自然运动的一个又一个规律,发明和创造了一种又一种与大自然作斗争、征服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旅游开发与贫困消除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尤其是那些区位偏远以及交通不便的地区,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适合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应着手构建中国PPT旅游(ProPoor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PPT旅游的战略措施,以期尽快消除我国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休闲旅游是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休闲旅游资源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与基础。以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POI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层次聚类分析、Ripley's K函数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整体呈现中心集聚与外围分散的分布模式,康娱类、文化类、专项类以及自然类休闲旅游资源分别表现出以传统商圈、文化中心、绿地公园以及自然景点为依托的布局特征。(2)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资源的特征空间尺度存在差异,康娱类特征空间尺度最大,专项类和文化类特征空间尺度次之,自然类特征空间尺度最小。(3)距市中心距离、游客密度、街道活力、居民密度、资源禀赋、道路密度等是影响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4)在影响因素中,距市中心距离、游客与当地居民密度是主导因素;资源禀赋、街道活力是驱动因素;道路密度、距主干道距离与区域经济是诱发因素;政府行为、重大事件是调节因素,四个维度共同作用,形成成都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