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隐患”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潜藏着的祸患”。由此可见在安全生产中,那些明摆着的引发事故的苗头、问题和疏漏往往能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解决起来也容易一点。相比较而言,那些潜藏着的可能引发事故的祸害,则隐蔽性强.深藏不露.往往被忽视,危害也就更大。  相似文献   

2.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1升液化石油气能挥发成250升石油气.且石油气比重是空气的近2倍.泄漏后往往积存在地面低洼处.不易散发,如果在空气中聚集达到爆炸极限,一遇到明火,便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3.
幽默作为一种激励艺术.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幽默的领导往往能给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使员工上班时开开心心.注意力集中。  相似文献   

4.
企业工作比较难做.特别是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人面对熟情,一手拿着制度.一手拿着罚单.开了罚单觉得得罪了工人:睁一眼闭一眼吧,又觉得自己失职,对不住老板,左右为难。总觉得现在有不少人实在不自觉。违章变成习惯,违反制度变成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5.
一、安全心理学,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现代生活竞争激烈.面对来自于各方的巨大压力.人们会产生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如烦躁、焦虑、忧郁和孤独等。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和排遣.将直接影响个人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给企业和家庭带来诸多问题。特别是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往往产生在不良情况之中.但容易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6.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薪酬体系设计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不少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投入了大量精力,不惜花重金借助咨询公司来协助建立,但当完成薪酬体系构建后往往奉为“圣旨”,照本宣科.不敢轻易变动.这在中小企业中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吴丹  马飞 《江苏劳动保护》2013,(3):24-25,28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安全生产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最终实现安全生产。长期以来,隐患排查治理一直是基层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存在单纯依靠执法人员上门检查。企业被动迎查.隐患排查覆盖不全面,未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儿童天生好奇爱动,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而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家长往往惊慌失措.有的则采取种种错误的做法,结果事与愿违,增加了孩子的痛苦,甚至导致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家长学习和掌握一些现场急救方法是颇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报告及其他相关报道中.“不慎”二字屡见不鲜.“不慎”似乎成为了伤亡事故发生的合理解释。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不管是“想不到”也好.“没想到”也罢.最终发生“不慎”事故的根源.往往是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所致。所谓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安全的重要性、可靠性、可行性以及预见性的认识和看法。那么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现在.企业普遍建立了风险识别、隐患评估制度。然而,这些隐患评估管理活动往往停留在企业管理层,很少落实到班组。常常是管理层将已完成的隐患评估结果发放到班组.班组负责执行即可.这样的隐患评估结果难免与班组的实际情况相背离,而且削弱了班组员工参与隐患评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出海捕鱼的渔民如单艘渔船独自行动.茫茫大海一旦发生意外,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援。为此,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渔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针对性的措施,强调“渔船编组出海生产”.将渔船跟帮生产具体化,增强拯救能力,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交通班故处理中.一些驾驶人为了逃避或者减轻事故责任,往往拒不承认事故真相,避重就轻,甚至驾车逃逸,如果没证据,事故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成立的W公司是一家知识密集、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批准的行业内唯一拥有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近年来.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将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至公司的战略层面.w公司开始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入日益增多,但随着培训的不断深入.培训效果却越来越难以凸显,培训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员工对培训工作持消极”抵制”态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与电梯有关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呈高发态势,主要发生在商场、宾馆、医院、地铁等场所及民用住宅,这些都是人员密集地区。根据统计.仅2011年我国就发生较大的电梯事故57起.占全国特种设备事故数的22.1%。而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现在电梯的安全使用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故从2011年起各地相继开展了以电梯安全为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一、人员资质限制及责任  相似文献   

15.
“偶然中的必然.不幸中的万幸……”这种客观、辩证的评价多出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惊吓事件、未遂事件之后。通过对事发原因的倒查和责任的追究.层层的抽丝剥茧后.往往能够牵出一大堆的责任链——人员违章操作、现场管理混乱、环境机械带病运行、管理层履职不到位等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有争议.就是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行为造成劳动者工伤,在赔付问题上往往出现争议.最新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但重要的还是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并为职工积极办理工伤保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是促进安全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然而.在那些种类繁多的现场会、总结会、观摩会上,以及各类通报中,我们见到的往往都是成功与经验.很少有人提及教训和败笔,这显然不符合事物的生长规律,缺了一点辩证法,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8.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频发,原因在于二次线电压较低(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人们对触电的成因认识不足.往往错误地认为电焊机二次线是“安全”的.导致二次线致人死亡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进行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有些媒体和单位往往把带病坚守岗位、加班延点等疲劳工作当作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诚然.他们的这种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是十分令人感动和催人奋进的,但在流程长、工序多、  相似文献   

20.
一、规范无伤害事故管理的重要意义1.无伤害事故管理是指具备伤亡事故机理,仅仅因为侥幸而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长期以来,大量无伤害事故中所包含的极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由于人们对无伤害事故缺乏系统的收集与管理,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调查处理,也因为无伤害事故往往没有造成实际上的伤害后果,从而易被人们忽视。2.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它与无伤害事故的致因、产生机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通过对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在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之前,往往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