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宣传普及地震知识,是提高全民族抗震救灾意识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比较了几种宣传形式的实际效果,重点介绍和分析了扬州市举办的地震知识书面笔试竞赛的情况。认为,书面笔试竞赛,可以以较少的投资,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是普及地震知识的一种好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 1978年唐山地震给我们一个深刻教训,就是今后应如何加强城市中的地震知识宣传,提高人们自救和抗震救灾的能力和意识。四年前,由于天津市区地震办公室的撤消,市区地震科普工作出现了空白。面对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有几位来自市区的中学教师自发地组织起来,他们认识到地震宣传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推进地震预警(日本称为"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建设。公众对建成地震预警系统充满期待。许多媒体高度关注并大力宣传地震预警知识和地震预警成效,引导公众科学认知地震预警的原理、作用和局限性。但也有一些媒体未能讲好地震预警故事,造成部分公众难以全面、科学、正确、真实地理解地震预警的作用和意义。地震预警重在实效,为此,应当理清地震预警的一些基本知识,避免社会公众"误读"。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唐山地震30周年,也是邢台地震40周年,这两次地震分别代表了20世纪下半叶我国遭遇地震灾害最严重时期的结尾和开端,它们对于人们了解和认识地震灾害,加强防震抗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地震局要求各地广泛开展纪念宣传活动,以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震能力。为此,江苏省和南京市地震局商定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八届科普宣传周期间,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互联网络,在全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促进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地震知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疆乌恰Ms7.4级地震为例,旨在总结经验教训,为大震对策提供依据。现从下列六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具体措施:(1)健全机构,培训干部;(2)宣传普及地震和大震对策知识;(3)加强对强余震监测的管理;(4)严格地震警报的发布权限;(5)按系统对口支援;(6)民用房屋抗震措施宣传。  相似文献   

6.
<正> 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河北、上海六省市地震宣传研讨会于1989年11月7日到10日在苏州举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交流地震宣传工作经验,探索地震宣传工作的客观规律,推动地震宣传工作的开展,以提高民族防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六省市从事地震宣传工作的同志外。还有辽宁省和湖北省地震局的代表。国家地震局,  相似文献   

7.
地震社会心理与防震减灾宣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文卫 《灾害学》2006,21(3):114-119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以往研究结果,对社会公众对待有关地震事件的社会心理作了深入分析,并对新时期社会心理的时代特征作了初步探讨。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首先要了解地震社会心理,并根据社会心理的时代特征进行创新的观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要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社会心理和需求,要注意同一人群不同地震时期的不同的社会心理,还要注意不同宣传形式的作用和效果。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结合形式多样和具有时代特征的不同的防震减灾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江苏发生的几次地震事件前后人们的心理反映及所采取的各种对策的分析,以大量的数字说明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一种花钱少收效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新西兰著名地震学家埃维森教授于23日下午和晚上,同江苏省地震局有关科技人员座谈交流了地震社会学问题。楼宝棠同志首先介绍了江苏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的情况,主要内容有:江苏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地震知识宣传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南黄海6.2级地震时外逃、跳楼事件的心理调查等。听完介绍后,埃维森教授认为介绍的问题很重要,分析透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已经发生破坏性大地震近20次,受灾面积达90多万平方公里,伤亡人数超过30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认真贯彻新时期的地震工作方针,在积极做好预测预报和工程抗震设防的同时,还要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普及防震抗震和地震时的自救互救知识。1983年山东菏泽地震时,菏泽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网民日益增长,电脑取代纸媒介,公众从网上了解国家大事、撷取科学知识渐盛的态势,中国地震局、共青团中央、科技部于2003年7月28日至9月20日,联合在网上首次开展"全国地震·防震知识有奖答题活动",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宣传教育部承办了这次活动,并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1985年以来灌南县科委对中、小学师生进行综合性的地震科普宣传教育,以及通过中、小学生向社会进行再宣传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事实,说明中、小学是地震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中、小学生是一支地震科普宣传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现场宣传工作的实践,强调了对有明显社会影响的地震开展震后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服务方向。文中着重就常熟—太仓地震现场宣传实践中提出的一些地震宣传对策性的有关技术问题,述及了笔者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4.
地震应急宣传是防震减灾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现场应急宣传因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时效性,在灾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实际意义,尤其是在安抚灾民情绪、传播科学知识、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年云南盈江5.8级和缅甸7.2级地震为例,对地震现场应急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从方案编写、流程设计、模板化宣传单制作等几个方面规范和强化了现场应急宣传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对云南地震现场应急宣传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建立科学、系统的现场应急宣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创新模式建设新型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新形势,建设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势在必行 地震科普宣传是地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的宣传方式大多利用重大纪念日进行集中宣传.这种特定场所、特殊时段的教育确实在普及群众地震科普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理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向前发展,特别是汶川、玉树地震的惨痛教训,以及近年来媒体、网络对国内外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及时报道,广大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对地震科普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品位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6.
《防灾博览》2013,(4):17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做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内容的宣传,山西省地震局以"关注地震灾害、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全面部署,精心安排,在全省范围内,深入群众,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通过设置"7·28"宣传专栏、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问卷答题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展出科普知识展板、设置现场咨询台、播放科教宣传片、发放宣传材料(书籍、宣传单、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8日,在纪念唐山地震29周年之际,石家庄市地震局与裕华区科技局联合在石门小区举办防震减灾为民服务“手牵手、邻帮邻,共建平安和谐社区”服务卡发放活动,并向居民宣传防震避震知识。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正式起步于1969年渤海7.4级地震。震后,地震部门组织的地震科普宣传队,广泛深入基层,宣传地震科普知识。经过5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深深植根于山东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实践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重点,以新媒体为平台,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阵地式宣传为龙头"的宣传思路,形成特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新局面,防震减灾意识深入民心,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溧阳地震四十年来该地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理解、知识需求和偏好,以及对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评价进行调研。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溧阳市社区居民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对地震预报信息发布和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方面还有欠缺;防震减灾知识需求强烈且务实,最想了解的是自救互救知识,偏好科普讲座和应急演练活动;对我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评价为中等偏上,在评价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实用性、宣传品质和渠道。本次调查为今后开展溧阳市社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创作的"防震减灾系列电视公益广告"获得了由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举办的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二等奖,这是地震系统首次获得此奖项。电视公益广告具有主题鲜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很好的宣传和传播作用,非常适用于防震减灾事业和防震避险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