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解决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构建基于玄武岩纤维(BF)仿生载体、微生物菌剂和曝气复氧净化黑臭水体的组合工艺,对黑臭水体净化效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F仿生载体、微生物菌剂和曝气复氧三者相结合对黑臭水体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经过28 d的平稳运行,COD、NH_4~+-N和TP去除率分别为75. 1%、99. 4%和94. 2%。经预挂膜处理的BF仿生载体在曝气复氧条件下,达到相同净化效果所需时间更短。同时BF仿生载体可有效降低水体浊度,对水体中游离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富集作用,其吸附的微生物数量最高为3. 57×10~7CFU/g。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曝气处理及水景构筑物复氧处理(喷泉处理和跌水处理)对护岸型湿地中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护岸型湿地对缓流景观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分别约为61%和72%;曝气处理及水景构筑物复氧处理通过提高水体的DO值促进了护岸型湿地对氮磷的去除,对比空白系统,TP去除率提高了11.6%~19.1%,TN去除率提高了10.5%~16.1%;同时,喷泉处理和跌水处理通过对水体的较大扰动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湿地对TP的吸附和强化絮凝作用;此外,硝化作用是护岸型湿地去除TN的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3.
长期低强度曝气技术处理黑臭水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保持曝气复氧技术优点的同时,通过控制曝气强度以节约曝气能耗,较大幅度地降低运行成本,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出了1种长期低强度曝气处理黑臭水体的河道复氧技术。取用上海市徐汇区新港河水为实验用水,通过长期低强度曝气与连续曝气,间歇曝气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低强度曝气技术消除河道黑臭是完全可行的,同时还能有效去除水体污染负荷。实验中,氨氮去除率90%以上时,低强度曝气所消耗能源仅为连续曝气的10.52%和间歇曝气的25%,可节约大量的能源。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凤眼莲在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处理能力,于2016年3—9月,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黑臭水体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在静态水实验中,凤眼莲对TP和NH_3-N表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86.6%,99.7%),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增大,但对COD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在动态水体实验中,凤眼莲表现出的污染物削减效率较静态水体低,平均1m~2凤眼莲对NH_3-N去除率为2.76%~19.44%,对COD去除率为2.35%~19.76%,对TP去除率为5.22%~30.57%,这与水体滞留时间有较大关系。实验证实凤眼莲用于黑臭水体修复是可行的,但要定期不间断地收割过剩的凤眼莲,带走其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总污染负荷去除量。  相似文献   

5.
在日前召开的“苏州河河道曝气复氧工程方案研究”课题鉴定会上,通过该课题的实验室试验以及计算、分析和论证,对苏州河充氧的作用、效果和曝气工程的可行性得出了以下结论: 苏州河下游水体接纳了过多的污染物,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致使水体的耗氧量大幅超出河道的复氧量,为严重缺氧水体。消除苏州河下游水体黑臭和改善水质的根本措施是削减华漕以下支流对苏州河的污染负荷量。苏州河下游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和水体中存在大量的还原性物质。这些还原性物质在有氧的情况下将被迅速氧化去除,从而消除水体黑臭。实验室试验证明,人工充氧对消除水体黑臭有良好效果,并能削减污染负荷。 目前苏州河下游表层底泥处于厌氧状态并影响上复  相似文献   

6.
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有机物臭氧化的协同催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二级出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为处理的目标物质,通过静态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催化条件下臭氧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协同催化反应器对水体在254 nm处紫外吸光度(E254)的去除率达87.40%,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59.79%,对臭氧的利用率可达到91.4%,因此,254 nm紫外光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臭氧化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并大大提高了系统对臭氧的利用率;受OH-影响,碱性条件下O3/UV/C工艺对CODCr和E254的去除效果好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不同自由基捕捉剂对臭氧化过程的影响证明,在紫外光和活性炭的协同催化作用下,臭氧分解出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多种氧化性自由基,因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是多种自由基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受污河流水质,保障小城镇饮用水安全,在野外条件下构建DW(跌水池)、SW(深水池)和QW(浅水池)3种装置对微污染河流进行旁路复氧修复,考察不同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进水污染物负荷及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旁路复氧修复装置在较高进水ρ(DO)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ρ(DO),复氧作用表现为QW>DW>SW.DW、SW和QW对NH4+-N、TN、TP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5%~41.8%、1.0%~25.8%、13.8%~16.4%和6.4%~8.8%.污染物出水浓度和进水负荷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R2>0.8);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均有所提升.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修复系统中水力负荷与污染物去除的关系(R2>0.9).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生物修复技术的黑臭水体底泥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助力我国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本文通过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常规的曝气复氧技术对黑臭水体底泥治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基于微生物修复技术能降低黑臭水体底泥厚度、底泥COD、上清液COD、上清液NH_3-N等指标值,对黑臭水体底泥治理效果明显,适合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组合型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对城镇黑臭河道水体治理效果的工程应用,基于“原位生态修复、截污控源、营造景观、水动力改善、生物多样性”的修复理念,以生物修复方式为主,结合河道黑臭的成因与水质检测分析,构建了“微生物载体缓释+曝气复氧+水生植物+循环泵设备”组合型生态修复系统,对上海市地区某黑臭河道进行工程试验研究。工程实践表明:试验进行56 d时,河道上、中、下游COD、NH3-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1.25%、84.10%和89.94%,水体黑臭现象基本消除;水体DO质量浓度由1.1 mg/L上升到4.5 mg/L。河道水质修复得到明显改善,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质标准。该组合型生态修复系统可以有效消除水体黑臭现象,增加水体溶氧量,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对城镇黑臭河道生态修复具有较好的净化和景观效果,同时其切实可行的工程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组合生物技术治理黑臭水体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易复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比较了不同促生剂、曝气方式、填料、植物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率,并通过高通量测序从微生物角度理解不同条件净化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条件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存在差异,其中净化效果较佳的为生物促生剂(BE)、持续曝气、弹性立体填料及水花生,且各实验组优势菌门、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度不同。说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是不同条件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持续曝气,刺激了好氧菌与兼性菌的大量生长;弹性立体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为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尤其是后两者的生长提供了必需条件,刺激了厌氧菌、兼性菌的大量生长繁殖;水花生也有其独特的有利于污染物净化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可为组合生物技术选取高效的条件参数提供参考,为强化组合生物技术高效净化黑臭水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底泥内源污染是导致黑臭水体"反弹"的主要因素.为防止水体黑臭现象反复,以低剂量硝酸钙为修复剂,联合低氧曝气技术修复底泥,降低因ρ(NO3--N)剧增而造成的生态风险,并对修复过程中菌群转化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当硝酸钙投加量为底泥质量的1.2%、低氧曝气量为0.05~0.10 m3/h时修复效果最佳,其上覆水中ρ(DO)和ORP分别升至4.08 mg/L和119.9 mV,NH3-N、TOC(总有机氮)去除率平均值分别达42.5%和84.9%.②底泥中NH3-N和AVS(酸挥发性硫化物)去除率平均值分别达76.8%和97.4%,投加低剂量硝酸钙不会造成NO3--N在底泥中长期累积.③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底泥优势菌群在纲水平上由梭菌纲(Clostridia)转变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达60.0%,且厌氧菌群被有效抑制;在属水平上出现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热单胞菌属(Thermomonas)等脱氮菌群.研究显示,低剂量硝酸钙+低氧曝气技术可有效改善底泥-上覆水体系DO条件,加快系统的脱氮速率,抑制AVS的生成,促进底泥优势菌群转化并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强化供氧条件下潜流型人工湿地运行特性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鄢璐  王世和  钟秋爽  黄娟  刘洋  王峰 《环境科学》2007,28(4):736-741
针对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浓度和脱氮率偏低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强化供氧对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及人工湿地内溶解氧浓度、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端进行,最佳气水比为6左右,可采用连续供氧方式.供氧对湿地植物生理特性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显著增加湿地中硝化菌、反硝化菌数量,硝化菌可比供氧前高出1~2个数量级,反硝化菌高出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效改善了湿地内氧环境,供氧前湿地内溶氧浓度普遍低于0.6 mg/L,供氧后氧浓度上升至1 mg/L以上.强化供氧有利于各类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有机物去除率比原湿地高出10%左右, TN去除率能够达到60%以上.因此,强化充氧措施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曝气和投加营养物 -葡萄糖相结合的水体强化净化技术 ,研究了其对某具体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 ,在曝气和向水体投加葡萄糖时 ,水样的 COD、NH3- N和 TP浓度均明显下降 ,但其相应的去除率并不随葡萄糖投加量的加大而增大 ;在曝气条件下 ,当体系中葡萄糖投加量为 2 .0 mg/ L· d时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 ,投加 7d后水样中 COD、NH3- N和 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2 2 .4%、5 6.0 %和 3 7.0 %。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填埋多年的陈垃圾和废弃多孔滤料为填料构建复合生物滤池处理晚年期垃圾渗滤液.研究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复合生物滤池对晚年期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并对不同通气状况下功能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和群落结构,以及与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气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有较明显的提高,在复合生物滤池中部通气条件下(气固比...  相似文献   

15.
臭氧接触池臭氧投加方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臭氧接触池内臭氧(O3)投加方式是影响臭氧接触池反应效率的关键因素. 以密云水库水为处理对象,对臭氧接触池内臭氧投加方式进行优化,通过考察气液接触方式和投加点个数对ρ(O3)、传质效率及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优臭氧投加方式. 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布气点个数可有效增强气液传质,提高有机物去除率,但当布气点个数高于3个时,臭氧传质效率无明显提升,而且造成出水ρ(O3)过高,不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采用三段式臭氧投加方式,臭氧投加比为3∶3∶1时,密云水库水中臭氧传质效率达78.1%,有机物去除率为47.5%; 向密云水库水中添加3mg/L腐殖酸后,该投加比下臭氧传质效率为76.8%,有机物去除率为40.3%,出水ρ(O3)为0.26mg/L,不会对后续工艺产生影响;并且该条件下臭氧利用率最高,BrO3-生成量最低,为最佳臭氧投加比.   相似文献   

16.
曹祺  蔡芝斌  张卫峰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101-104,108
曝气系统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道关键环节,通过鼓风系统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曝气池中,经过各种类型的曝气器使氧气与污水充分混合,曝气池中微生物吸收氧气后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绍兴污水处理厂一期曝气系统经过几年的运行,原曝气器出现橡胶膜老化,供气效率下降,在对各类曝气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采用垂直悬挂式可提升聚合物管式曝气器对一期曝气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改造工作于2008年11月份全面完成,安装调试后系统运行正常,供气气量和供气均匀性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解决了不停水维修曝气器的难题,为一期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原位热脱附是近年来我国兴起和大规模应用的修复技术,为明确修复中不同介质污染物浓度水平,解决原位热脱附修复后全面效果评估问题,以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修复工程为案例,采集修复加热周期结束进入降温阶段时土壤和土壤气体剖面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识别修复后期土壤和土壤气中目标污染物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于原位热解吸修复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和二次污染防控建议. 结果表明:①案例场地土壤中氯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仅1%痕量检出,所有样品均达到修复目标值. ②土壤气中污染物有不同浓度检出,其中三氯乙烯最大浓度为2 310 μg/m3,有潜在健康风险. ③低渗透层对气相污染物迁移具有阻滞作用,地表的水泥层下积聚了不同浓度的污染物. ④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顺式-1,2-二氯乙烯的沸点低,土壤有机碳分配系数(KOC)低,垂向迁移效率高,它们在土壤气中的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顶层;六氯丁二烯相对沸点高,KOC高,其浓度最大值出现在深层粉质黏土低渗透地层处. 研究显示,原位热脱附技术对于土壤中高浓度氯代烃污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研究时段内土壤达到修复标准后土壤气中污染物仍有不同程度检出. 因此,建议原位热脱附修复后,应同时对土壤和土壤气两种介质进行采样评估,同时加强原位热脱附区域低渗透层识别,优化气相抽提方案.   相似文献   

18.
底栖软体动物净化富营养化河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研究了底栖软体动物(河蚌、螺蛳)富营养化河水中COD、NH3-N、TP、叶绿素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⑴底栖软体动物对于富营养化河水中的COD、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河蚌的净化效果要稍优于螺蛳;⑵曝气各组底栖软体动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非曝气各组;⑶非曝气实验组各项理化指标的去除效果同底栖软体动物的放养密度和处理时间相关;⑷停留时间为3d、曝气充氧、螺蛳和河蚌的放养密度分别为35个/m2~70个/m2和3个/m2~7个/m2时,净水效果最好;⑸河水中COD和叶绿素a含量呈现同步降低的规律,表明低等藻类是螺蛳及河蚌的主要摄食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