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茂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四川省茂县作为典型研究区,以其ETM影像及国家1〖DK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经图像识别与实地验证获得乡村聚落的空间信息,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86%的乡村聚落在局部空间上相对集中,其余的则弥散分布;大部分聚落(约782%)分布在海拔1 500~2 700 m的中高山处,海拔1 200~2 200 m干旱河谷区聚集的聚落约552%,80%以上聚落的坡度大于15°;大多数聚落的水源和交通状况良好,水系和道路缓冲区较小半径内的聚落多沿道路聚集,而较远的则多沿水系聚集。分析还发现,少数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不宜于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也不利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此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后探寻适当的对策对其进行重建或迁建。 相似文献
2.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岷江上游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分析1986、1995和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所得到的土地利用情况,对岷江上游地区不同年代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并初步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原因。1986~1995年,农田面积增加了60 801 hm2,比1986年增长了477%。林地面积减少了89 01217 hm2,占原来面积的497%。总的生态服务价值从1986年到2000年减少了1199×108元。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森林的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转变为草地、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通过1995年和2000年对比得出:自从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以来,到2000年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与1995年相差约4 16528 hm2,生态服务价值相差约79亿元,可见国家政策在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上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1986年相比还相差甚远,天然林保护工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聚落生态位反映聚落在山地垂直方向上所处的空间位置及人类生活所能利用的资源空间,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基于岷江上游各民族山区聚落生态位和气象、社会、地形驱动因子的空间分布,借助冗余分析,构建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的多水平贝叶斯模型,定量刻画聚落生态位的民族属性对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区域内1 667个与各民族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的驱动因子有显著差异,海拔和坡度对前者影响较大,海拔、坡度、干季和湿季湿度、距河流距离对后者影响较大,且海拔对两者的影响程度都最大,海拔和坡度地形驱动因子与干、湿季湿度和距河流距离间的相关性较弱。(2)干、湿季湿度气象驱动因子对藏-羌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影响较大,距河流距离和距县城距离社会驱动因子、海拔和坡度地形驱动因子对藏族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影响较大,这与藏族聚落生态位的分布面积和个数有关。(3)民族类型对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指标与气象因子干季湿度间关系的影响最大,对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指标与地形因子坡度间关系的影响最小。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生态位地理特征与驱动因子间关系的研究,为量化山区聚落生态位与山地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崩塌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建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4):365-370
岷江为长江—级支流,上游长330km,自1986年以来,发生崩塌滑坡200余处,体积约2.1亿m ̄3。作者研究了岷江上游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采用统计指标法,将岷江上游分为三种不同的崩塌滑坡分布密度区:①UXS.高密度区;②MXS,中密度区;③LXS_3低密度区。 相似文献
5.
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岷江上游流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由于地质变化频繁、高差显著、气候干旱,加上人为活动影响,生态脆弱性的表现十分明显。通过对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因素及成因机制的分析,构建了由土地生产力、地表起伏度、干燥度指数、土壤侵蚀强度、草场退化荒漠化率、物种消失率等14个指标组成的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本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全国和四川省情况及奋斗目标,建立了Ⅰ到Ⅲ级的评价标准体系;利用模糊数学聚类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为第Ⅲ级,即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结论。评价结果符合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半干旱区耕地生产潜力分析——以茂县静州村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茂县静州村为例,从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岷江上游半干旱区耕地的生产潜力。并对生产潜力的估算及其订正系数的依据方法有的改进,运用于分析之中,结果可行。计算结果表明,静州村耕地生产潜力平均可达12413.4kg/hm^2,目前产量仅有9000kg/hm^2,还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7.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的核心——关键种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岷江上游地区在我国长江上游同山峡谷区代表性,由于近几十年来人为活动加剧,该区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简要介绍了岷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概况,讨论了关键种群在退化生态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岷江上游山地系统退化机理研究应以典型的干旱河谷灌丛,亚高山森林和亚高山草甸等主要生态为对象,以关键种群为核心和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干旱河谷批示植物种群动态有其与环境退化的关系、主要动植物种群在变化在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亚高山关键种苗木定居及对退化产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有其对系统中氮素归还的影响等,进而有助于在理论上阐述关键种群的生态功能,探讨关键种群变化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的作用机理;在实践上为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和该区域的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对策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阐述了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草地、农用地和整个山地生态系统环境退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岷江上游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即加强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分区分类治理;不同区城不同退化亚系统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同时,就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出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生态系统#br# 服务的地形梯度效应#br# ——以岷江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生态系统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垂向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厘清山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缘典型流域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将2000、2005、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及DEM数据作为数据源,运用地形位指数、相对变化率和敏感性系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60%和30%;2000~2010年,1~4级地形位上除未利用地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变化较为明显,林地和耕地不断降低,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不断升高。(2 )研究期内岷江上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和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随地形位的升高均呈倒V形变化;2000~2010年,研究区1~12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13~20级地形位上呈减小 趋势。(3)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研究区一致;除1级地形位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幅度略高于研究区外,2~20级地形位上的变化幅度与研究区基本一致。(4)研究 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系数均小于1,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2000~2010年各地形位上水域、草地和荒漠敏感性系数不断上升,林地 和耕地敏感性系数不断下降。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地形梯度效应进行定量测度,明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地形梯度变化所呈现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特征,为保护区域
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地形位指数;地形梯度;岷江上游;青藏高原东缘 相似文献
10.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耕还林因地域的差异存在不同的问题。长江上游山区本质属于受干扰山地系统,生态恢复需从多尺度和多角度入手。作为一个契机,退耕还林对生态恢复的作用在持续性和生态性上存在着矛盾和统一,同时也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针对岷江上游区域,在分析了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对比,讨论了人工林种植后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抚育较好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指数增加,人工林需要加强人为的干预,并根据在该区域的社会经济调查,指出了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岷江上游脆弱生态环境刍论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岷江上游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省西北部。该地区既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成都平原的水源生命线。但几十年来,该区域植被的大量砍伐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引起了一系列生态失调问题,被列为南方山地典型脆弱生态环境区。在分析岷江上游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形成的自然因素:地质条件的不稳定性、地貌状况和地面组成物质的脆弱性以及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人为因素:土地的过度垦殖、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草场的过度放牧等,提出了改善该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对策。结果表明,科学利用与发展林草植被,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合理利用土地、重视干旱河谷的治理、聚落的重建与迁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既可改善该区生态环境,又可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最终使该区甚至整个川西地区的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中、上游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穿入第二阶梯,是中国西部地质、地貌、气候的陡变带,因而研究其下蚀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河流阶地与阶地形成年龄间的线性关系分别研究了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岷江上游和中游几个河段的河流下蚀率,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和中游的几个河段的下蚀率作了对比,得出岷江上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40 mm/a)大于岷江中游几个河段的年平均下蚀率(1.08 mm/a)的结论,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江西东江源区是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生命之水”的发源地。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江西东江源区自然、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初步估算出东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总价值为810亿元,约为东江源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1倍,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23 121元/hm2,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藉此揭示源区的生态功能及其在维持区域和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东江源区生态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岷江上游因地质构造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和灵敏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证据权重法(WOE)进行滑坡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水力侵蚀、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区各生态主题脆弱性的空间叠加分析;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滑坡脆弱性、水力侵蚀脆弱性、景观破坏与污染脆弱性均以轻微度为主,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80.43%、71.89%、75.55%;各生态环境主题脆弱性综合分析表明,54.70%的区域至少面临一种生态问题,面临两种及以上环境问题的区域占15.43%,同时面临三种环境问题的占1.35%。研究结果探讨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子,对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持续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为活动干扰对纳帕海湿地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纳帕海是金沙江流域云南西北高原低纬度高海拔的季节性沼泽湿地,有着若尔盖高原湿地和我国北方湿地所不具备的特点,为我国湿地的独特类型。由于其发育于生态脆弱的横断山石灰岩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承接和调节着高原山区的冰雪融水、地表径流和河流水量,控制着土壤侵蚀,对长江下游水位和水量均衡有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该区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十分严重。探讨了人为活动干扰对纳帕海湿地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垦殖造田、过牧超载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对纳帕海湿地发生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40年间湖面积减少了9/10,高原特有水生植物消失或减少,草场资源与牲畜放牧关系严重失调,超载率132.5%,土壤养分衰减下降,湿地严重退化。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特点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流域的水电开发类型与空间格局,可为水库群的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流域水电优化布局等提供科学参考。在流域分割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水电站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构建水电开发率、水电开发密度和水电开发强度3个指标对流域水电开发程度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水电站类型以高水头低闸坝的引水式小水电为主,高坝大库相对较少。梯级水电开发已拓展至岷江三级支流,汶川—都江堰河段是干流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河段,杂谷脑河是水电开发程度最高的一级支流流域。岷江上游流域的水电开发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梯级水电开发密度大于国内主要河流。农村小水电占水电站总数的82%,梯级农村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是将来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岷江上游土地岭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外貌、物种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后群落外貌以小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的高位芽植物为主,表现出与演替前期相符的类似温带针阔混交林特征。恢复形成的四类不同群落组成有一定差异,造林并封育效果最好,干扰下的恢复效果最差。在恢复的进程中,四类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更复杂,川莓在各灌木层都占优势地位。放牧干扰是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较低及灌丛难以实现进展演替的主要原因。恢复后群落的上层盖度影响下层盖度,放牧引起了少数口食性差的草本迅速占优。从径级结构上看,处于演替前期的华山松林有被云杉类取代的趋势,加入演替后期种的封育造林是更理想的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岷江上游地区的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岷江上游草地面积837226hm^2,大约占了该区土地面积的35%。这块草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是岷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山草甸草地和亚高山草甸草地是该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其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54.8%和17.2%,其产草量分别占该区各类草地总产草量的53.47%和26.46%。岷江上游各县天然草地的面积和各县草地畜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都表现了从高海拔到低海拔递变的趋势,基本上与植被的垂直梯度变化相耦合。指出了当前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超载过牧现象严重,生产效率低下,集约化水平低。除了饲草的生产与加工、畜种改良和草种改良等措施外,结合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的思路和技术措施上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特色畜牧业,摒弃头数畜牧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畜群时空周转;结合“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林牧业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