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难生物降解COD、NH4+-N和NO2--N,无法满足现行排放标准的问题,采用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对生化尾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温度、FeSO4和过硫酸钠浓度对TOC和TN去除效果的单独作用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因子对于处理效果的贡献排序为:pH值>温度>过硫酸钠浓度,各因素对TOC的去除有显著性影响,而对TN的去除没有显著性影响.各因素的复合效应为:TN去除效果影响:温度+过硫酸钠浓度>pH+过硫酸钠浓度>温度+pH, TOC去除效果影响:温度+pH>pH+过硫酸钠浓度>温度+过硫酸钠浓度.实验最终确定SR-AOP的最佳条件为:pH=5,温度为30℃,过硫酸钠浓度为0.5g/L,催化剂FeSO4剂量为3.8g/L,该条件下TOC去除率为35.5%,TN去除率为16.9%,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出水BOD5/COD.因此,通过SR-AOP深度处理可以去除生化处理尾水大部分COD和TN,并大幅提高B/C比,为后续与适当的生化处理工艺组合进行达标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Fenton法氧化/混凝作用去除腐殖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enton法处理高浓度腐殖酸模拟废水,考察反应时间、初始pH、H2O2和Fe2+投量对腐殖酸COD、TOC、UV254、A400的影响,通过体系平均氧化态(η)、A465/A665、氧化/混凝作用去除COD比值(φ)、Zeta电位(ζ)等的变化研究氧化和混凝作用对腐殖酸去除的特性.结果表明,Fenton试剂能在较宽初始pH范围(2.0~5.0)内有效降解腐殖酸.当反应时间为2h,腐殖酸A400降低值(78.2%~94.5%)比UV254(75.6%~88.4%)高,COD去除率(50.8%~62.5%)比TOC(31.2%~35.1%)高.腐殖酸的去除由氧化作用(CODoxid)和混凝作用(CODcoag)共同完成.反应初始阶段腐殖酸主要通过氧化作用迅速降解去除.腐殖酸易被部分氧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而不易矿化,过多Fe2+投量([Fe2+]0.08mol/L)会使CODoxid下降.混凝主要通过电中和及吸附网捕作用进行,氧化作用影响混凝作用,高CODoxid导致低CODcoag;高H2O2投量下([H2O2]0.2mol/L)Fe2+投量显著影响混凝作用对COD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选择高效快速的处理方法来降解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施氏矿物/H2O2/UV法,探究了施氏矿物添加量、V(H2O2)/m(施氏矿物)等对垃圾渗滤液色度、TOC、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色度、TOC、COD去除率随施氏矿物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显著上升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在最佳添加量12 g·L-1时,色度、TOC去除率随着V(H2O2)/m(施氏矿物)的增大均有所提高,而当V(H2O2)/m(施氏矿物)大于2时,COD去除率受H2O2影响反而呈下降趋势,最佳去除率为44.9%;另外,高强度紫外光更有利于施氏矿物/H2O2光化学氧化污染物,在500 W条件下,最佳起始pH=2.5的渗滤液光化学处理2.5 h后,色度、TOC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0%、78.8%和52.6%;同时,研究发现常温条件更有利于施氏矿物/H2O2/UV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当温度大于25℃时,COD去除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对照试验表明,与传统均相Fenton反应相比,施氏矿物/H2O2法有利于渗滤液色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微波/活性炭强化过硫酸盐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微波(MW)-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多次使用情况.结果表明,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随着AC用量、PS用量(S2O82-:12COD0)、MW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对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 NH4+-N在碱性条件下得到更理想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用量为10g/L,PS用量为S2O82-:12COD0=1.2,pH=9,MW功率和辐射时间分别为500W和10min时,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78.2%和67.2%,BOD5/COD由0.17增至0.38;不同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显示,MW-AC-PS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MW、AC和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MW热效应显著;活性炭四次实验后,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46.1%.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波(MW)-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不同因素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工艺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及活性炭的多次使用情况.结果表明,COD和氨氮(NH4+-N)的去除率随着AC用量、PS用量(S2O82-:12COD0)、MW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对COD的去除影响不明显,NH4+-N在碱性条件下得到更理想的去除效果;在活性炭用量为10g/L,PS用量为S2O82-:12COD0=1.2,pH=9,MW功率和辐射时间分别为500W和10min时,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为78.2%和67.2%,BOD5/COD由0.17增至0.38;不同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显示,MW-AC-PS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MW、AC和P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MW热效应显著;活性炭四次实验后,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46.1%.  相似文献   

6.
Fenton法处理类长填龄渗滤液的氧化和絮凝作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采用Fenton法对难降解的类长填龄渗滤液进行处理,考察其氧化和絮凝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 结果表明:以CODCr去除率最大为目标,试验在最优条件下,c(H2O2)/c(Fe2+)为7.0,Fe2+投加量(c(Fe2+))为60 mmol/L,pH为3.0,此时CODCr总去除率为60%;其中氧化作用去除率为44%,氧化和絮凝作用的效率比为2.7. c(H2O2)/c(Fe2+),c(Fe2+)和pH的变化对氧化和絮凝作用有明显影响,氧化作用对CODCr去除率随H2O2投加量增大而增大.絮凝作用对CODCr的去除率不仅受Fe2+投加量直接影响,随其增加而增大;还间接受氧化作用去除率影响,氧化作用去除率越大,剩余有机物大分子所占比例降低,絮凝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O3和O3/H2O2氧化法对某制药厂的制药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主要考察废水的pH值、O3流量、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3氧化法的最佳条件为:废水的pH值为9.00,O3流量为5 g/h,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16%和75.34%。O3/H2O2氧化法更能有效的提高废水COD和TOC的去除率,但需要合适的H2O2投加量。处理后两者去除率分别达87.45%和91.49%,且处理后的COD值(351 mg/L)符合该厂排入市政管网的要求(500 mg/L),同时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B/C由0.12提高至0.32。对O3/H2O2处理制药废水的反应机制研究表明,COD的去除率随自由基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OD的去除主要是体系中.OH的贡献。另外,采用COD和TOC结合起来作为评价指标更能准确的反映出制药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Fe2+激活过硫酸盐(PS)耦合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在原水TOC为86.4mg/L,色度338倍的条件下,研究PS和Fe2+投加量,初始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S和Fe2+投加量分别为1.5和4mmol/L,不调节pH值(8.0),反应60min,色度和TOC去除率可达87.17%和68.16%.经Fe2+/PS体系处理的废水采用A,B两种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结果表明:B炭的吸附效果较好,且可去除Fe2+/PS体系残留的PS.B炭15g/L,反应120min时,出水色度为14倍,TOC 11.86mg/L.Fe2+激活PS氧化法耦合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时,总色度去除率95.86%,总TOC去除率86.27%.对生化出水,Fe2+/PS体系出水和活性炭吸附出水进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分析,结果表明:Fe2+/PS体系能氧化分解废水中部分类腐植酸物质,而活性炭吸附则可进一步去除了废水中残留的类腐植酸物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预处理。分别考察反应时间、铁粉投加量、Fe/C(质量比)、pH值及曝气速率对母液废水中的COD和聚乙烯醇(PVA)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COD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铁粉投加量为30 g/L、Fe/C为1:2、pH值为2、曝气速率为0.8 L/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COD、PVA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2)%、(98%±1)%和(55%±3)%,废水的BOD/COD值从0.3提高到0.5,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废水中的NH3-N、浊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去除,出水中总铁含量也很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2+/H2O2、活性炭(AC)/H2O2和AC/H2O2/Fe2+三种氧化体系对高浓度、高酸度和高盐分的分散橙结晶废母液进行处理,探讨了H2O2投加量、n(H2O2)/n(Fe2+)比值和初始pH对TOC去除率影响,比较三种氧化体系对TOC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AC/H2O2/Fe2+氧化体系对TOC去除率最高,AC/H2O2氧化体系对色度去除率最高。即使在强酸环境中下,AC对H2O2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可多次重复利用。AC/H2O2氧化体系为分散橙结晶废母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中污泥处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中含有不同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其处置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为目的,经浓缩和脱水后,视不同情况采用焚烧、填埋和资源化等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农村污水分散排放的特点,结合土壤渗滤系统所具有的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良好等特点,分析了土壤渗滤系统的净化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系统运行中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和主要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混凝气浮-推流式活性污泥-深度处理法处理染色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混凝气浮-推流式活性污泥-深度处理法在染色废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的情况。实践表明,混凝气浮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色度、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有较高的处理效率,经深度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4.
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乙基氯化物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广泛用于生产高效低毒有机磷农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COD、高磷、高硫等污染物的有毒废水。文章针对该废水的水质,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工艺:吹脱-Fenton氧化-沉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当吹脱时间为20 min,pH为3.10,Fenton反应双氧水与亚铁离子摩尔比为4:1,双氧水投加量为5 mL/L以及沉淀反应石灰投加量为14.5 g/L时,废水中的COD从228 g/L降低到56.60 g/L,硫离子浓度从88.94 g/L降低到12.26 g/L,总磷含量从10.37 g/L降低到0.98 g/L。  相似文献   

16.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光 《环境保护科学》2003,29(3):19-20,30
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中发现 ,原污泥处理系统存在若干设计缺陷制约污泥处理工艺正常进行 ,经过调查研究、论证 ,决定对脱水机房皮带机、脱水机空气服务系统、浓缩池等三项制约污泥处理工艺正常进行的设备、设施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7.
污水已成为中国城市主要的点源污染物。污水的处理对于确保在循环使用或排放之前将其处理成安全的、对环境无害的水体对于城市水资源管理非常重要。该研究提出将电凝处理作为一种替代传统的方法来处理污水。该研究中的电凝装置由连接到由4个单极电极组成的DC电源的2升批量处理单元组成。通过试验对电凝处理过程中的化学需氧量、氨和磷酸盐还原反应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铝电极比铁电极有更好的处理效果。试验中还对施加电压和处理时间等操作条件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凝是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个可行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磁种和磁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微细粒磁性颗粒(磁种)在水中对许多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絮凝作用,用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使其作用范围扩大。吸附剂与磁咱结合细菌吸附磁性离子等手段可实现加种,磁种作用与磁处理工艺相结合,扩大了磁场处理废水的范围,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接触氧化法与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相结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经过2a多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SS、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90%、76%、69%和51%,出水水质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该工艺采用前置接触氧化法,具有占地少、处理效率高和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为提高工程处理效率、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二期工程设计对一期工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炼油污水处理场的一般常见故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随机处理手段。对污水处理场的生产技术管理及污水处理场设计、改造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