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海洋大气局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日本、中国等亚洲地区上空的大气污染严重,大气污染物质的浓度为东太平洋地区的10倍。这是美日两国的研究人员通过飞机观测后得出的结论,担任观测任务的飞机先后多次在关岛、夏威夷、香港及日本等地的上空飞行,以此观测大气中氮氧化物,臭氧等大气污染物质的浓度。观测结果表明,日本、中国、香港、菲律宾等西太平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近5年来再入飞行力热环境预测与试验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高速绕流流场引起的宽频声振环境和瞬态热环境,调研了国内外在上述环境的数值模拟预测、等效模拟试验和试验观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和目前仍面临的难点问题。重点介绍了中物院总体所围绕再入飞行力热环境预测与试验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和建议。再入飞行力热环境数值模拟预测技术和等效模拟试验技术在飞行器的设计、验证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朝着再现实际飞行力热环境的终极目标继续迈进。  相似文献   

3.
北京郊区春季飘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北京郊区春季飘尘特征,我们于1982年4月19、21、26、27、28日在沙河机场附近进行了航空测定.前四天观测区域处于市区和东郊工业区的下风向,属浑浊大气,最后一天处于上风向,又值雨后,能见度极好,属洁净大气.飞机飞行空域达400平方  相似文献   

4.
计算了飞机客舱后部形成4个110mm×130 mm大小的创口时雷电直击耦合入飞机客舱内的概率.依据卫星观测的全国1995-2005年平均总闪电密度分布数据,计算得出在我国雷电密度最大的湛江地区飞行时,雷电直击耦合到4个创口的概率仅为180万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监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对这类项目质量保证尚无统一标准.针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简称"大气攻关项目")外场观测任务量大、承担单位多、监测项目复杂的特点,为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避免出现由于监测和质控方法不统一造成的数据可比性差、结果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大气攻关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其中,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制定总体要求(技术文件、监测项目及质控要求)、外场观测质量保证(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外场观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实验室遴选、项目实验室分析多级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比对和飞行检查)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线上审核、项目实验室分析质控报告、项目数据质量评价)4个方面.管理机制为项目管理办公室、质控实验室和承担单位三级主体,两级监督的分级管理模式.通过项目实践,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达到了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预期效果,为揭示区域雾霾形成机理、突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的数据质量保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个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TBCC)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气动方案,对其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典型工作点上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飞行包线范围内排气系统相应的推力系数、升力、俯仰力矩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排气系统的轴向推力系数随着飞行马赫数先减小后增大,在跨声速飞行时降到最低 Ma=0.9,涡喷不加力时为0.562,加力时0.662),在设计点附近达到最大;升力和俯仰力矩性能在亚声速及跨声速飞行时较差,在超声速飞行时随着飞行马赫数增加逐渐好转。表明排气系统在跨声速飞行范围内工作时应采取措施以改善其性能。   相似文献   

7.
1、绪言涉及在大气表面层和恒定通量层上扩散过程的理论研究,一般地是基于一个交换系数的假定分布。这些研究没有被表面层上的湍流观测所证实。最近,在Gamo等做的飞行观测的基础上,yokoyama等推荐了一个大气边界层湍流的结构模式。这个模式被Gamo和Yukoyama在混合层内检验过,被Yamamoto等在稳定层内检验过,并且看来除了极端稳定层外对大部分边界层它是合理的。在极端稳定层内,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京津冀地区冬季背景大气中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来源分布,使用GRIMM 180、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和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观测了海坨山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2月3日PM和化学组分,结合气象数据和HYSPLIT模式,计算了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海洋学家Michael Behrenfeld就广角度海洋观察卫星(Sea WiFS) 3年测量所得结果说,地球的植物摄取碳比科学家预期的略多一些,而且其年际变化是“没有想到的”. Behrenfeld说,估计陆地和海洋靠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物质为每年的1111015~1171015.普林斯顿大学的大气和海洋科学教授Jorge Sarmiento说,观测期间碳固定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从厄尔尼诺现象过渡到拉尼娜现象,但是合作进行该项研究的小组仍然对海洋产碳率变化5%感到惊异.现测数据表明,全世界约有一半光合作用发生在海洋. 戈达德空间飞行…  相似文献   

10.
正蝴蝶因其斑纹色彩艳丽、飞行姿态婀娜被誉为"会飞的花朵",五彩斑斓的蝴蝶不仅颇具观赏价值,而且是最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之一。当前,我国蝴蝶多样性正受到生境破坏、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威胁,开展以保护为目的的蝴蝶多样性观测和预警,能够为有效保护蝴蝶多样性资源、预测环境变化提供科学数据,并将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与环境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蝴蝶多样性保护的意义蝴蝶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蝴蝶,以在自然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介了欧空局拟在1991年发射的ERS-1卫星及其星载仪器:合成孔径雷达、雷达高度计、散射计和多通道辐射计。ERS-1卫星数据将包括海冰、波浪、风、水深、灾害风暴、油膜等信息。文中介绍了海冰遥感的发展过程及ERS—1卫星准备中的海冰遥感实验。BEPERS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研究区和实验基地;实验项目分为机载SAR的飞行实验、辅助SAR的航空遥感和地面观测。BEPERS是成功的,可借鉴其经验发展我国的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海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光照条件下氧化转化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环境、气候以及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VOCs在液相中氧化生成非挥发性有机物被认为是SOA的重要形成途径,但目前对VOCs在高湿环境下的浓度变化研究甚少.为探究VOCs的浓度演变和在液相环境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结合在线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PTR-ToF-MS)和碘离子化学电离飞行时间质谱(I--ToF-CIMS)在华北平原冬季的区域站点开展VOCs观测.结果表明,当地较强的一次人为源排放促使高浓度VOCs生成.在观测期间持续大雾天气的条件下,芳香烃类、萜类以及醇类化合物与CO的排放比受到较低的影响,而醛酮类化合物与有机酸(C1~C5)与CO的排放比显著降低.结合各VOCs物种的亨利常数值和化合物在液相反应能力的性质发现,芳香烃类、萜类化合物由于不溶于水的性质使得在高湿天气排放比不受影响.醇类虽然有着较高的亨利常数值,却因其在液相中不水解且氧化降解较少的性质导致排放比变化较小,而醛酮类和有机酸在高湿条件下的低排放比特征正是受较高的溶解度和反应能力所决定.本研究提供了不同VOCs种类在持续大雾天气下的排放比变化,以及VOCs...  相似文献   

13.
倩公 《环境》1996,(10)
经常远程乘高速喷气式民航客机的人士,有的可能在机上或下机后发现自己下肢踝部有水肿现象,这在医学上称之为‘喷气式飞机飞行腿’,是一种与高空长时间飞行有关的良性暂时性病症。喷气式飞机飞行腿是高空长时间飞行的‘环境病’,特别在30岁以上的妇女及有静脉曲张的人中常见。一般在飞行3小时后即可发现踝部有水肿,从踝部轻度按压凹陷至下肢肿胀均可发生,但极小见于大腿。水肿的严重程度与飞行高度、飞行持续时间以及机舱温度有关。患者可能感到不适,但当时或其后小腿不觉疼痛或触痛,也未见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在线观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程萌田  潘月鹏  王辉  刘全  王跃思 《环境科学》2013,34(8):2943-2949
为了解北京大气PM2.5污染状况,评估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捕集-化学成分在线分析系统(RCFP-IC)在追踪污染生成-消散过程中的适用性,于2011年3月对北京PM2.5中NO3-、SO24-、NH4+和Cl-这4种污染型水溶性离子浓度变化进行了连续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并结合同期气象要素的变化,探讨了污染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一个月的观测期内捕捉到了5次较为明显的污染过程,4种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变化趋于一致,并呈现出典型的"慢积累、快清除"的锯齿型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NO3-和NH4+在典型污染事件中峰值浓度是清洁时期浓度的10倍以上,而SO24-和Cl-污染峰值浓度仅为清洁时期的2~4倍.停暖后4种离子浓度较采暖期下降了15%~60%.RCFP-IC与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HR-TOF-AMS)同期观测结果变化趋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RCFP-IC定量水溶性离子浓度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公务机运行的安全状态,提高公务航空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公务机的运行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公务机飞行安全的风险因素;围绕公务机的飞行管理、飞行保障、飞行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考虑公务机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及飞行风险的动态性,构建了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通过实例对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公务机飞行保障和安全管理的风险特征值分别为2.238 4和2.261 8,均高于综合风险值1.869 9,需对其进行改进。该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水平,发现影响公务机飞行安全的风险点,为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电子吊舱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实测数据支撑.方法 在电子吊舱内部不同位置部署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并配套具有统一时标的参数采集设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飞行工况下电子吊舱内部的温度数据,获取舱内温度环境参数.结果 当飞行工况稳定时,电子吊舱内部环境温度的稳定时间约为1200 s,稳定值与当地大气总温的差别小于3℃.在不同飞行工况下稳定飞行时,舱内温度高于当地大气静温.以高空(11 km)飞行工况为例,当地大气静温为?50~?60℃,由于舱体蒙皮受气动加热影响,舱内环境温度仍维持在?40℃以上.结论 飞行工况不同,吊舱内部环境温度有显著差别,随飞行工况变化,吊舱内部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对滞后,其响应速度与材料导热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苏州市城区冬季VOCs污染水平、变化特征及污染来源,采用质子转移飞行时间质谱仪(PTR-TOF-MS)进行走航和定点观测.结果表明:①城区中心走航期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为95.00 μg/m3,环高架快速路走航期间TVOC平均浓度为131.48 μg/m3,定点观测期间TVOC平均浓度为72.85 μg/m3.对比其他城市城区,苏州市城区VOCs污染较轻,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优良水平(浓度数据基于PTR-TOF-MS所能观测物种).②走航及定点观测期间平均浓度最高的均为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城区中心走航区域OVOC占比为35.83%,环高架快速路走航区域OVOC占比为43.33%,定点观测(处于闹市区)期间OVOC占比为33.36%.③观测期间对OFP贡献较大组分为OVOCs、烯烃、芳香烃.结合无机物种定点观测数据发现,VOCs和NO2的浓度峰值与PM2.5浓度峰值变化趋势一致.结合VOCs浓度呈早晚高峰的日变化规律,判断机动车尾气可能是VOCs、NO2、PM2.5的主要排放源之一.④特征比值法判断观测期间空气老化程度较高,苯系物主要来自交通源和燃料燃烧源.PMF(正矩阵因子分解法)源解析结果表明,VOCs污染源包括溶剂使用源、空气老化和二次形成源、植物源、交通源、工业源,结合非参数风回归模型(NWR)评估污染主要来自定点观测点北方的工业企业以及东南方向的环高架快速行驶的机动车,与走航观测高值点位一致.利用MIR系数法得出5类VOCs来源因子,其OFP贡献率依次为空气老化和二次形成源>溶剂使用源>植物源>交通源>工业源.研究显示,苏州市需加强管控溶剂使用行业的VOCs排放量,倡导在上下班高峰期、周末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当地O3生成.   相似文献   

18.
飞机飞行振动预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飞机飞行振动的主要来源和特征,分析了传统预计方法的不足,针对飞机飞行振动与高度、马赫数和攻角等飞行参数呈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振动预计新技术,建立了预计模型,通过8组建模样本训练网络,确定了预计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值。预计结果和实测飞机飞行振动信号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预计精度高,验证了BP神经网络预计飞机飞行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导弹飞行振动环境地面模拟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导弹飞行环境的载荷特征和环境条件,指出了目前常用的试验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振动-噪声复合试验方法及柔性悬挂-多点激励试验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振动-噪声复合试验方法可更有效地模拟飞行过程中的宽频带振动环境,多点激励试验方法可对飞行过程中的面载荷进行有效模拟,采用柔性悬挂可模拟飞行过程中的自由边界。这些试验方法与传统试验方法相互补充,可更精确地模拟导弹飞行振动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飞行过载状态下的橡胶减振器动态性能。方法通过对试验件施加不同大小力来模拟过载情况,测量试验件减振前后的加速度响应。结果对加速度响应进行分析,发现橡胶减振器主减振方向上的减振效率随飞行过载增大而减小,减振器的刚度反而增大。在正交于主减振方向上,其减振器减振效率和刚度,基本不随飞行过载环境而变化。结论飞行过载影响橡胶减振器在过载方向上的动态性能,因此在橡胶减振器选型时,应考虑到飞行过载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