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初探——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以苏州高新区为例,着重从组织、政策、技术、资金、社会和环境管理工具构建了其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为开发区按循环经济的规律运行作了有益的探索,也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温度、盐度和光照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溶血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正确认识和评价球形棕囊藻赤潮的危害,设计了盐度、温度、光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考查了不同盐度、温度、光照条件下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和产毒的变化,分析了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是影响球形棕囊藻生长和产毒的显著因子,盐度和光照的影响不显著.30℃时球形棕囊藻比生长速率最大,藻细胞产毒能力最强,但所能到达的藻密度最小.在盐度为22、33、40,温度为20、25、30 ℃,光照为2000、4000、5000 lx的所有实验组合中,盐度为40、温度为30℃、光照为4000 lx时球形棕囊藻细胞产毒能力最强,盐度为40、温度为30℃、光照为5000 lx时球形棕囊藻的比生长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3.
何理  孙同  段序 《环境保护》2022,(20):51-54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事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提出了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目标,结合相关创新成果,提出了以创新驱动修复为动力,高质量协调发展、绿色可持续修复为保障,全方位开放和共享融合型修复为助力的五种修复模式,并从政策、资金、区域特色三个方面探讨了可行的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的科技和管理水平、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选择了不同矿山、矿种,以卫星遥感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对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及其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试验,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管理和科学规划,为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申请号为03137936.2的中国发明专利和申请号为03265805.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提出的一项新颖防腐蚀体系。并与现有的各种重防腐蚀技术进行了分析对照,阐明了该发明的优越性、新颖性、首创性和实用价值,为我国和国际防腐蚀科技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压静电分选Ag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的效率,寻求可产生较佳分选效率的电压、转速、极间距和电晕线角度。采用自制的线辊式静电分选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Ag与PET的分选效率。结果表明:将Ag与PET从二者混合物中有效分选出来的电压为25~30k V、转速为60~75 r/min、极间距为60~70 mm、电晕极角度为50~60°;当电压为30 k V、转速为75 r/min、电晕极距离为70 mm和电晕极角度为60°时,Ag的分选效率达到了最大值为99.60%,PET的分选效率也达到了最大值为99.98%,为线辊式静电分选机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伍曌  陈建平 《环境保护》2011,(19):49-50
3S技术是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实现对区域环境实时、动态、准确的监测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发展过程及污染损失情况,为治理决策提供依据。这大大提高了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提高了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人们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毋丽娟  谭海樵  彭金宁 《环境科技》2006,19(Z2):114-116
论述了太原市建立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GIS技术、Inter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提出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方案、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为太原市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石油管道储运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技术特征,指出现有的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完全适用于石油管道储运企业.文章针对该类企业生产过程中能耗高和存在潜在风险等特点,探索并确定了以能耗平衡和物料平衡为核心、以风险评估为重点的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并用于实际审核.文章为石油管道储运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排和风险防范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该类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选取山东省典型工业城市——莱芜市钢城区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了106个表层土壤样品,测定了As、Cd、Co、Cr、Cu、Hg、Ni、Pb和Zn等9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别利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对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9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了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Hg、Pb和Zn的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42、4.69、1.74和1.54倍,在表层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2Cd、Pb和Zn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交通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施用;Co、Cr和Ni为自然源因子,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As和Hg来源于煤炭燃烧和钢铁冶炼,Cu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研究区总体上处于中等与高生态风险的临界水平,其中Hg为高生态风险水平,Cd为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其他元素则均为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贾少华  刘爽  刘大钧 《环境工程》2021,39(10):197-200,212
环评管理、排污许可、环境执法是构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体系的3项重要管理制度。对中国尾矿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环保执法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做到了科学评级、科学监管,但大部分企业排污许可证中关于尾矿库的信息不全或缺失,部分尾矿库污染防治效果有待提升。针对尾矿库制度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指出打通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环保执法管理三大板块制度体系,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执法有机衔接,是全面提升尾矿库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该成果为推动尾矿库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环境规制的就业影响识别为:劳动投入-污染排放弹性、环境规制的相对成本和环境规制-污染排放弹性,并利用2003~2017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总体就业造成显著负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其研发和非研发人员均受到显著负向冲击;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影响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总体就业和非研发人员就业受到显著正向影响.弹性和相对成本测算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规模(减小)、挤出、技术替代等多效应的负向冲击;技术密集型行业受规模(增大)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的正向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各效应均不明显.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减排成本补贴、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环保产业培育等措施减少环境规制的负向就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在抓好排污许可证数量的基础上狠抓质量提高,坚持走好精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道路;在建立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成核心制度,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评、总量控制、生态环境统计、监督执法等相关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系统联动,扩大排污单位、环境要素覆盖面,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和贯穿全周期监管,全面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和原材料、降低废物处理和处置费用,从而在经济上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清洁生产的污染预防思想是一种“源头控制”的环境战略,将清洁生产的内容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中,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有利于项目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和产生少量污染物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因此,清洁生产理论可促进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避免环境影响评价失去真实性、有效性。同时,清洁生产分析可以强化人们的环保措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关系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名升  孙媛  陈远航  张建辉 《环境科学》2014,35(3):1198-1204
为分析污染排放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构建了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关系模型,将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关系划分为低污染-高质量、高污染-高质量、高污染-低质量、低污染-低质量这4种类型,探讨不同类型间的演变路径,并以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属于高污染-低质量类型,且研究期内类型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大部分省区环境质量指数高于污染排放指数,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污染物减排是各地所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环境治理的关键时期,应防止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的过度扰动.研究结果有助于各地区研判环境形势,推进污染减排,从而最终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水流条件,也影响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降解和转化过程,其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将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湖南衡阳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时的水流条件、水质状况的分析,对事件发生的水域进行流场及浓度场模拟计算,研究了河道型水库与天然河流岸边污染带的变化特性,并对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但又易被忽视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7.
城市家庭规模与结构对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昆明等5个城市30个中等收入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家庭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随家庭规模增大而增大,其中受家庭规模经济影响,COD、BOD的排放强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边际递减规律,而TN、TP主要受家庭居民个体因素影响;综合考虑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的影响,首次提出家庭污染等效因子,把所考察的家庭转换成“等价(参照)家庭”,相对于参照家庭而言,所考察的家庭的污染排放状况与家庭污染等效因子成正比,由此反映不同家庭类型与生活污水排放之间的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水动力学模型预测海湾余流分布的前提下,讨论了深圳湾北岩填海后污染物迁移规律的一些变化,并采用水质模型分析了海湾的水质变化。根据浓度场的迭加原理,计算了各种岩线方案下海湾可利用的环境容量。通过对不同环境要求的各种岩线方案之比较,给出了协调诸要求的相对较优岸线。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质排放、转移登记制度作为化学物质管理的有效手段 ,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该项管理制度的实施 ,可以使行政机关确定环境政策的优先顺序、掌握实施环境政策的效果、预测污染源、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企事业自主削减排放、决定更为妥善的环境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实施多年且已被证实对保护环境 ,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它的实施对建设项目污染预防 ,减少污染物排放 ,起着决定性作用。两项制度有机的结合将为今后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保证 ,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海洋环境容量及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是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制定海洋管理制度、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本文从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水交换数值模拟,污染物总量控制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并对海洋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从而为污染海域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