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空气中氡及其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从发现铀矿开采工人肺癌发病率与井下空气中氡及子体浓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以后,氡及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上有些辐射防护机构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对产生高浓度氡及子体的工作场所制订了相应的限制标准和防护措施。但是,在一般环境里,室内外空气中也存在着氡及其子体,对人体所产生的辐射剂量约占整个天然辐射剂的一半。为了解室内外空气中氡及子体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和国外都相继开展不同规格的调查,并公布了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已公布的一些数据,介绍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氡及其子体 1.1 气态放射性核素氡—222、氡—220、氡—219 自然界存在3个天然放射性系列,铀系(u)、钍系(Th)和锕系(Acu)。在其衰变过程中,都会产生气态放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环境中,人类接受的环境辐射剂量大部分来自天然辐射,而天然辐射中的主要贡献来自于放射性气体氧及其子体。人类吸入过量的氡及其子体,健康将受到影响,肺癌的发病率将增加。而氡却是居室内空气中重要污染物之一,所以对生活环境中氡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了解徐州地区环境中氡及其子体的含量,进而了解其危害程度,我们对徐州地区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徐州地区居民所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双滤膜法测氡和三段法测子体的联合监测方法,调查前全省统一刻度,并对测量系统进行标定,在监测过程中不时使用镅—241标准源对仪器进行监督。双滤膜法测氡时利用洗筒时间(5分钟),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某矿井氡析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矿井井上、井下环境氡浓度调查与测量,运用计算公式和UAIR-FINE软件,估算工作人员年附加受照剂量,模拟氡排放对周围20 km范围内各子区的氡浓度贡献值分布、公众个人剂量分布.结果表明,矿井生活环境氡浓度基本处于环境本底和限值以内,井下部分区域氡浓度略高,需采取补救行动;工作人员年附加受照剂量基本处于全国煤矿地下工作人员平均剂量水平;煤田矿井氡排放对周围20 km范围内公众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人体内照射的最大天然辐射源氡的基本性质、氡的来源、以及氡及其子体对人体的危害,列举了常用的氡及其子体的测量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我国室内氡水平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室内氡的危害及防氡降氡措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氡及其子体是铀、钍等放射性元素产物,是引发肺癌的重要致病因子。居室高氡浓度易造成氡危害。不同地段房间的氡有不同的来源途径,它包括了氡的产生、向地表运移和进入室内的过程。本文将从室内氡的危害、致癌机理、氡的来源及防氡降氡等几个方面探讨居室氡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氡,虽然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气体,但是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却并不多。氡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是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产物。因此。氡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且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物。本文通过介绍人类生活环境中氡及其子体的存在、危害和对氡及其子体的控制,力争将氡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浙江省地下轨道交通氡浓度水平现状,对现据有轨道交通的杭州、宁波两个城市中的轨道交通氡浓度进行了监测,估算了车站内氡及其子体所致地铁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并提出了地下轨道交通氡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居室中的杀手—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过去被忽视的居室环境中的放射性氡危害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元素,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辐射效应。人体长期处于含氡环境,吸入含氡气量高的空气或饮用含氡量高的水,其中70%的氡可沉积在肺部,氡及其子体产物可长期滞留于肺部而导致肺癌的发生。调查表明,肺癌的发病率与空气氡浓度有线性关系。此外,白血病、皮肤癌以及出现在儿童中的某些癌症也与氡的照射密切相关。氡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危害1899年,R.B.Owens和E.Rutherford在研究钍的放射性时,…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部分城市室内氡浓度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 7个市区的办公室和居室内空气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办公室室内空气中氡的平衡当量浓度为 3 9.3 / Bq· m- 3。居室空气中氡的平衡当量浓度为 43 .2 / Bq·m- 3,居民由室内氡及其子体所致年有效剂量为2 .6m Sv  相似文献   

10.
硬岩型铀矿山氡辐射环境污染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岩型铀矿山不仅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铀资源保障,而且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来源。本文分析了我国硬岩型铀矿山开采区、废石堆、露天采场废墟及尾矿库中普遍存在的氡辐射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发生和运移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法及治理现状。  相似文献   

11.
尾矿库覆土效果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氡析出率和覆盖层厚度关系的指数减弱规律原理,在某铀尾矿库222Rn释出率研究和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尾矿库覆土厚度与覆土效果的关系。通过使用实验室和野外实测结果比较相近的两种不同的222Rn析出率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容重、尾矿砂不同含水量的条件下的不同覆土层厚度的对降低222Rn析出率的效果,从而确定了在降低天然降水的入渗量的最佳条件下覆土效果参数、覆土后γ辐射水平以及安全粘土覆盖层厚度和费用,为尾矿库的治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粘土覆盖层厚度80~120cm,平均厚度为l00cm时,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率降低至国家规定限值0.74Bq/m2·s,覆土费用4200~48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华南东部主要铀矿区居民室内外氡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南东部6个铀矿区居民室内外空气氡浓度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矿区废渣和坑道口释放出来的氡气对周围大气形成了氡污染,特别是在矿区周围0.5~1.5 km的范围内的污染严重。但是空气中的这种氡污染随离矿区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弱。矿区周围居民室内氡的浓度高,是广东省室内氡浓度平均值的10倍左右。在进行调查的190个居室中,有45个(23%)居室室内氡浓度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48 Bq/m3室内氡浓度的上限值。居室中氡浓度的升高,除了受矿区释放出来的氡污染外,更主要是因本地区属高本底辐射区,房基下的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中的铀、镭等放射性元素的含量高,其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氡释放出来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13.
闽北570铀矿区周围大气环境氡浓度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北570铀矿区的大气氡环境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矿区废渣和坑道口释放出来的氡气对周围大气形成了一定的氡污染,特别是在矿区周围0.5~1km范围内的污染较严重。但是空气中的氡污染随着离矿区的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弱,矿区周围居民室内氡的浓度较高,是福建省室内氡浓度平均值的1~8倍左右。在进行调查的28个居室中,有6个(占21%)居室内氡浓度超过我国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GB/T16146-1995中已建住房的室内氡浓度上限值(200Bq/m3)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200Bq/m3的上限值。居室中氡浓度的升高,除了受矿区释放出来的氡污染外,还因为本地区属高本底辐射区,房基下的土壤、岩石和建筑材料中的铀、镭等放射性元素的含量高,其放射性衰变产生的氡释放出来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14.
个旧地区环境中氡水平及其与地质特点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个旧地区环境中氡的浓度及分布、运移规律,采用SSNTD方法,于1990-1992年间在个旧地区进行了氡的环境地质野外考察和土壤、居室内布点监测,共获479个数据。结果表明,尽管在个旧地区未发现铀、钍矿物,土壤氡水平普遍超过世界地壳土壤氡水平均值。居民室内氡水平均值高达471.9Bq·m-3,远高于我国部分省、市近年来所测氡水平值,位于断裂带的居室氡水平高于远离断裂带的居室。个旧地区室内氡夏季高,冬季低,与一些国内、外有关报道结果相反。氡水平与楼层高度呈正相关,顶层为底层的2.70倍。调查结果可能与个旧地区的环境地质因素有关。建议采取远离地质断裂带建房和防止上升气流逸入室内的防氡辐射进而防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室内氡浓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14种代表性建筑物室内的氡浓度,并对北京地区室内氡源的相对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房屋下面的地基土壤和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主要来源,占室内氡全部来源的70—80%;地面和建筑物表面的裂隙、孔道是氡气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生活用水、民用燃煤和燃气对室内氡的影响不到2%。北京地区地面建筑室内平均氡浓度为30Bq/m~3,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93mSv。地下建筑中室内平均氡浓厦为35Bq/m~3,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3mSv。  相似文献   

16.
氡是广泛存在于居室中的一种放射性气体,和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以慈溪市某典型居民住宅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通风、温度、高度、地面装饰材料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以及一天中氡浓度的连续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建筑物中,随着楼层的增加,室内氡浓度逐渐降低;在温度为24℃左右时室内氡浓度最低,在15℃~30℃之间,氡浓度表现大致为先下降后上升;随着通风时间的增加,室内氡浓度逐渐降低;夜间的氡水平比白天高,氡水平值的波动范围较大,且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1999年以来上王地震台咸水渠泉地下流体水氡观测资料,在剔除K值影响的基础上,对水氡及其辅助测项流量、降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上王地震台水氡动态变化受流量、降雨影响,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并结合2008年汶川8.O级地震震后出现的显著异常现象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对乌鲁木齐市具有代表性的民用住宅室内氡浓度进行了连续一年的监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室内氡浓度平均值55.4 Bq/m3,低于国标的“200 Bq/m3”,并据此估算出其所致居民的年均有效剂量为1.400 mSv,以及所致居民支气管上皮组织、肺、性腺、骨髓及骨表面细胞等关键组织的年吸收剂量分别为1886.49,378.96,2.80,3.20,3.20μGy/a,大于UNSCEAR2000年报告的世界平均值1.008 mSv,结合室内氡的主要来源,提出了对建筑材料进行放射性监测、控制装修、工程竣工后开展室内环境监测、加强室内通风以及开展室内氡污染治理等措施控制室内氡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桂林市岩溶城市的氡气测定,发现桂林市土壤氡气是桂林土壤氡背景值的4~10倍,属局部高背景区;岩洞内氡气是国家建筑屋限量的2~4倍,属中度超标。在对比桂林市、贵阳市地区数据基础上得出岩溶城市局部高氡异常是普遍存在的结论,提出广西岩溶城市氡气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