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我国未来公共交通建设的重点,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并促进城市建设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特别是其线路走向及布置对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及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且轨道交通对线路周围的环境会产生噪声,振动等污染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且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尚未形成一套健全的体系,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环评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解释了指标含义;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体系,以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蕾 《环境保护》2011,(15):50-53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发布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速期.月前,我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截至2010年底,国务院已批复的3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95条,规模达到2650公里.  相似文献   

4.
油库及加油站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施工过程的关节点主要是安全、质量,安全是第一要务,只有保证了施工安全,才能谈质量和速度.石化销售企业为了能稳定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一直以来都在加强输油管道、油库和加油站建设,特别是油库和加油站,是销售企业的主要阵地,对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秦应兵  杜文 《交通环保》2001,22(4):9-1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振动环境及大气环境的影响,阐述了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步骤和评价内容,提出了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具有工期长、土方开挖量大、扰动面积大等特点。工程施工的水土流失聚集地主要产生在城市轨道线路部分、乘车停驶和转换部分、施工现场周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该类型项目施工的水土流失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噪声与振动产生的原因,并从控制噪声与振动源、隔离传播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减振降噪的控制措施,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设施工行业为高危行业,发生事故仅次于交通、煤矿和非煤矿山,排第3位,关注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合同管理,从项目前期介人,包括服务商选择、招投标、商务洽谈、合同签订、履行监管、项目验收等多环节强化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监管,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齐鲁公司烯烃厂从合同管理人手消除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以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分析本工程的电磁辐射污染源,采用类比方法,预测和评价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电磁辐射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二氧化碳,其碳减排工作刻不容缓。基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排放研究成果,将经济、技术、制度作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排放的3大主要因素。选取城轨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额、低碳技术成熟度、环境规制强度等12个因素作为显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排放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和效用。研究发现,经济制度以及技术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碳排放影响均较大(0.433,0.317,0.224),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碳解锁需要经济制度经济因素的共同参与。且经济因素对制度和技术的影响很大(0.748,0.514),故可以重点加大对经济要素的投入,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碳减排工作。同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高架道路建设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现场观测和对比,分析了城市一般道路上和城市高架道路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扩散条件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有着重要影响,例举日本对城市高架道路建设的有关规定,提出应重视城市高架道路建设的环境预评估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高架桥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凤琦 《环境科技》1999,12(3):21-24
以南通市茶庵殿高架桥建设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架桥工程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原因,并就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模式和防治对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具有安全风险和具有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要求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对于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许多评价报告中,两者往往雷同,不利于突出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笔者依据自身对两类风险评价的认识,从两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两者间的相关性问题,简述了风险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通风条件较差的深街谷,建设于深街谷内的高架桥会加重周边街谷内空气污染.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CFD)探索在不同环境风速下的深街谷中,高架桥的高度和宽度对街谷内气流组织与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架宽度小于0.8倍街谷宽度时的高架桥不会抑制桥下空间的流动;桥宽增加会改变桥下空间的涡旋结构和涡旋方向,近地面流动方向由之前的从右至左流动变为从左至右流动,因而桥下空间污染分布也发生明显改变;高架桥宽度的增加导致两侧低层住户受到较大影响,对背风面住户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高架宽度为0.5倍街谷宽度的高架桥能对迎风面中层住户造成影响;增加高架桥的高度,其下方污染物浓度增加;当高架桥位于街谷冠层时,下部空间的污染物浓度急剧增加;冠层处及涡旋交界面高架桥对两侧住户产生较大影响,而其他高度高架桥对两侧住户影响不大;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高架桥对近地面源污染物扩散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弱.研究显示,深街谷中增加高架桥的宽度、高度都会导致街谷内空气质量的恶化,而高架桥会阻碍因环境风速增加对街谷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王庭佛  冯苗锋  徐剑 《环境工程》2012,30(3):113-116
为控制高架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南京市应天大街纬七路西延高架道路上安装了一条总长度764 m的全封闭声屏障。该长度的全封闭声屏障在城市高架道路上实施在国内尚属首例。简要介绍该声屏障的工程概况,重点阐述了该声屏障的声学、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情况,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使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更科学、合理,在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将地铁盾构施工风险划分为工程本体风险、周边环境风险、施工人员作业安全风险、自然风险4大类;然后结合实际工程的特性,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风险结构分解,并对风险部位与风险因素进行耦合分析,构建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南昌地铁4号线礼庄山站一西站南广...  相似文献   

17.
高架桥路交通噪声主观反应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与噪声测量同步进行的方法研究人们对城市高架桥路交通噪声的主观反应,分析了主观烦恼度,睡眠干扰率随等效声级变化的规律,指出不同人群主观烦恼反应,睡眠干扰反应的差异,高架桥路建设前后及非高架桥主观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对于如何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和详细的指导性建议。在许多的建设项目报告中,两类评价混淆严重,不利于突出两类评价各自的重点,也不利于风险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对两类风险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上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阐述了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间的相关性和相异性。为环境风险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价在实践评价过程中指明了各自具体的内容和重点,促进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模糊综合评价在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施工现场的高危险性,使其安全综合评价成为必须.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建筑施工现场条件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建立了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将8位专家的主观评判转化为客观数据,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判,找出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模块化施工的概念、原则及主要做法,以实例证明录取模块化施工可大大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