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环境质量背景值较好的区域,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控制目标计算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较大,规划污染源允许排放量过高的问题,提出建立大气环境承载力线性规划模型,以规划污染源的预测浓度作为控制目标,结合区域污染源布局优化进行大气环境承载力估算的方法,并以平顶山市某产业园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国家二级标准、一级标准及一级标准5...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开展我国海洋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管理的总体构想。概述了我国海洋污染源调查的现状,地海洋污染源作了较详细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调查的内容,给出了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海洋污染源动态管理机制的设想,并就其功能、目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开展我国海洋污染源调查评价与管理的总体构想。概述了我国海洋污染源调查的现状,对海洋污染源作了较详细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调查的内容,给出了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海洋污染源动态管理机制的设想,并就其功能、目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向政府和公众报告辖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排污状况,是区县环境监测站的重要工作任务。相对于环境质量报告,受客观条件制约,污染源排污状况报告难以做到文档结构思路清晰,数据取用科学合理,评价标准准确适当,比较方法简单易行,报告结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食品加工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分析和评价的内容集中在项目自身的排污治理措施分析。而往往忽视了外界潜在污染源对食品厂区的环境空气影响,文章探讨了外界潜在污染源对食品厂区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方法,分别从评价因子选取、标准值确定、模式选取、预测结果分析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以乳制品厂为实例进行说明,通过分析预测结果判断外界潜在污染源与乳制品厂之间距离是否合理,并且判断外界潜在污染源是否对乳制品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现代管理学原理分析了地方环境管理实体系统的职能、内在联系及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常州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CZEMIS),建立了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预测和规划,以及环境图形管理四个平行子系统。   相似文献   

7.
编制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以下简称"排放清单")需要获取大量污染源活动水平及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整个过程的人力、物力耗费巨大。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含环境统计、污染源监测和排污许可三大数据体系在内的多来源环境管理数据体系,可考虑将其运用到排放清单编制工作中。然而,当前环境管理数据体系下的污染源类别和污染物种类涵盖不全,时间分辨率不高,空间分辨率不足,难以满足精细化排放清单编制要求,本文建议可扩大环境统计年报调查范围、细化调查指标,促进现有环境管理数据融合共享,创新大气污染源清单编制手段。  相似文献   

8.
油船装船时烃类气体的蒸发损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目前油品码头环评阶段,大气环境评价仅仅是定性分析,并没有进行定量预测。本文就油品码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强的估算、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预测情景假设等进行了探讨,并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鲤鱼尾作业区8#泊位3000T级成品油码头为例,通过模式预测定量地分析油船装船损耗对港区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规划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行广 《环境工程》1991,9(1):34-37
本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目前在环境评价和污染源监督等环保工作中随意取样和直接用规定标准进行判断的不尽合理性,并推导出了用于计算取样数和判断标准的统计学模式,讨论了有关参数和具体判断方法。采用本文提供的方法进行环境和污染源的取样和评价,将会使所得判断结论更具科学性和正确性。同时,本文提供的方法不仅可用于优化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大气监测点数,并且也说明了如何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的动态,为环境管理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源地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GIS技术平台、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涵盖污染源特性与污染物属性两大方面的8项指标的污染源危害性评价的参数体系,建立了污染源特性指标评价与污染物属性指标评价的耦合模型,解决了地下水源地污染源的量化评价问题.应用所建方法评价了某地下水源地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危害性.结果表明, 研究区的排污沟、石化公司周边的渗坑群及南部和东部某河滩的渗坑对地下水的潜在危害程度最高,石化公司的潜在危害性中等,其余区域危害性较低.这为污染源的有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市某钢管加工厂为例,依据《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通过评价等级及范围、预测因子与时段、评价标准确定,以及对污染源强分析和模型概化,预测了该钢管加工生产项目运行后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采用解析法计算出锌和总磷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范围,得出非正常状况下锌、总磷预测污染物在服务期15年内影响范围会超出厂界。建议以建设单位为主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与标准,通过监控、防渗防控和检漏等措施,减少污染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污染源排放标准的选择关系到污染源监测结果的评价,本文描述了我国炼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通过结合日常监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炼焦行业三台煤气锅炉采用不同排放标准进行结果测算分析,阐述了炼焦行业中的煤气锅炉执行何标准进行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是环境污染综合评价的首要组成部份。污染源的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才能为污染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据。目前在我国最常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综合评价废水污染源。其一般计算式为: (吨/天或吨/年) 式中:P_i为废水中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C_i为废水中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毫克/升); Q_i为含i污染物的废水量,(吨/天或吨/年); |Co_i|为i污染物排放标准绝对值;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与污染源相互作用的机理,综合考虑污染源荷载风险(L)、地下水污染风险(V)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属性(P),建立了一套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21个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加权求和模型,构建了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价指数(I)的计算方法;依据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价指数将污染源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以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供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污染源的的调查与评价是环境污染综合评价的首要组成部份。污染源的评价是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评价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才能为污染的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2.2.4 影响预测(或分析) 在污染源调查、现状评价、各种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影响预测,预测工程排污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及范围。预测因子原则上是指未来污染源评价结果所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影响报告书只编写影响预测结果(包括事故排放),预测结果是指与本底(由环境规划决定)迭加后的结果。表7为某规划扩建的感光厂外排SO_2对  相似文献   

17.
以某地区工业废气污染源为研究对象,对废气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主要污染源排放量、主要减排因子二氧化硫减排量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废气污染源监测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以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策背景和被誉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出台的法律背景下,改革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和体制迎来窗口期。污染源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的重心,目前仍然存在制度不完善、不协调、不系统等问题,本文从污染源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入手,剖析问题,查找原因,围绕环评和排污许可两项服务于污染源管理的核心制度,从污染源生命周期、管理层次、空间管理方面提出了污染源全面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实行机动车排放欧洲标准的环境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年为基准年,在全面调查北京市城区道路交通、机动车保有运营状况的基础上建立机动车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借助ADMS-城市模型建立机动车污染物扩散模型,对北京市城区内的机动车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模拟;对国Ⅰ、国Ⅱ标准实施的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回顾性评估,并预测实施国Ⅲ、国Ⅳ标准后,在未来能取得的污...  相似文献   

20.
采用Visual C#为开发工具,以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开发了基于高斯模式的工业多点源污染扩散环境影响预测系统,实现了对工业点源下风向敏感点污染物浓度的快速、准确计算。通过加载Surfer9 Type Library COM组件,绘制污染物浓度分布云图,结合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了污染源对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程度,为城市空气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